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粟粒型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型。发病时间一般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至1年内,多见于1~3岁的小儿[1]。该病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复杂,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及时的诊疗的和得当的护理是改善本病预防后遗症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儿24例,患儿年龄在6个月至4岁之间,其中男15例,女9例,病程在1~36天。所有病例均经过临床症状、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及头颅CT检查确诊。患儿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抽搐及意识障碍等,多数患儿出现脑膜刺激征,部分患儿还出现偏瘫、失语、斜视和口角歪斜等症状。
2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1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注意呕吐性质、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意识状态等。如患儿出现持续高热、频繁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减慢、意识障碍加深等则提示有脑疝形成,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抢救。
2.2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其中胃肠道反应和肝损伤最常见,要定时抽血做肝功检查,观察患儿的食欲情况。如患儿出现食欲不振及体温升高等症状,即报告医生,根据情况做激素用量调整。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病房内的光线要柔和,保持室内的安静以减少周围环境对患儿的刺激,病房要定时开窗通风,定时紫外线消毒,保证室内的干净整洁,温度、湿度要的适中;细心护理患儿的眼睛、口腔,每日早晚口腔护理两次,昏迷患儿的眼睛不能闭合时,用纱布蘸眼膏覆盖保护角膜;保持患儿全身皮肤的清洁干燥,经常变换患儿的体位,2小时给患儿翻身一次小心扶托肢体,用大小不同的棉圈垫在各关节及骨隆突处,防止褥疮的发生;评估患儿的进食和营养状况,为患儿提供高蛋白,高纤维,高热量的食物,鼓励患儿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因进食过快引起反射性呕吐,对不能吞咽的患儿予以鼻饲和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
3.2 对症护理
3.2.1 降低颅内高压的护理 颅内高压的处理是整个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处理不当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减低颅内压首先要保持患儿安静,卧床休息,保持床头高度在15°~30°,以利于脑脊液静脉回流,减轻脑充血及脑水肿,防止颅内压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患儿高热时要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降温,抽搐时给予镇静剂,以减少脑的耗氧量和代谢率,达到减低颅内压的效果;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使PaCO2保持在15~30 mmHg,PaO2保持在100 mmHg以上,可明显减低颅内压[2]。预防患儿上呼吸道感染,保持患儿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造成颅内压增高。
3.2.2 侧脑室引流的护理 结脑患儿出现脑积水颅内压会急剧升高,当脑干生命中枢受到压迫即发生脑疝,行脑室引流减压可缓解其症状。行脑室引流护理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侧脑外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于床头,引流瓶固定于床头支架上,与侧脑室额角保持10~15 cm;与引流管远端连接的一次性输液器每周更换二次,每天用0.5%碘伏消毒手术口、管口及周边皮肤,手术口用无菌纱布覆盖,敷料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管入口周围头发4~5 d剃除一次,以利消毒和敷料固定;引流瓶采用当日输注抗生素的空盐水瓶,每日更换1~2次;灌注治疗时须将每次灌注的生理盐水250 ml加地塞米松2 mg加热至37 ℃,缓慢注入;若患儿出现躁动不安,不能进行操作时可缓慢静推安定10 mg[3]。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和量,并做好记录。要经常检查引流管,防止扭曲、压迫和拔脱等意外的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不易太久,一般不超过一周。
3.2.3 预防控制惊厥的护理 结脑患儿晚间易发生惊厥、抽搐现象,反复惊厥可加重脑缺氧,损害脑组织,严重时会造成呼吸衰竭。护理时要注意减少引起惊厥的诱因,及时发现惊厥先兆。婴幼儿惊厥常表现为凝视或斜视、屏气、四肢摆动或强直性伸展、局部或全身痉挛。在患儿惊厥发作时齿间应置牙垫,防咬伤舌。给患儿平卧,置床栏,头偏向一侧,禁止家长搂抱、按压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1~2 l/min鼻前庭间歇供养,必要时使用止痉剂,并密切观察用药效果,防止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3.3 功能康复护理 结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会出现偏瘫、失语、口角歪斜、斜视等伴随症状,处理不及时可留后遗症。患儿长期卧床,护理时注意保持肢体关节的功能位置并按摩、运动患侧肢体,运动关节从大到小,力度要从小到大,每天2~3次,每次10~15 min[4]。根据患儿情况可进行穴位针灸促进康复,如针灸合谷、曲池、百会、涌泉等穴位,针灸前要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少家属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护理时还要注意诱导和唤醒患儿潜在的语言机能,耐心细致的指导患儿从单音节开始练习,循序渐进的进行。
4 出院指导
结脑治疗时间比较长,让患儿及家属明白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并做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做到不间断的按时按量用药。除说明出院后的一般注意事项外认真告知患儿及家属药物剂量的调整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己不可随意增减;说明不同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反应和应急处理措施。对留有后遗症的患儿,嘱家属做好相应的家庭护理工作,坚持每天做肢体功能和语言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嘱患儿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合理饮食,进行适当的活动,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颜少兰.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全科护理[J],2009,7(6):1618~1619
[2]吴 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全科护理[J],2014,12(30):2809~2811
[3]冯 艳.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J],2015,31(27):146,148
[4]古声凌.小儿结核性脑膜炎21例的临床护理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J],2010,32(4):46~47
论文作者:邱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患儿论文; 脑膜炎论文; 脑室论文; 颅内论文; 小儿论文; 家属论文; 结核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