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并且每组有患者30例.给予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仅给予参照组患者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以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6.33%,并且获得较高的满意率,参照组患者获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参照组患者高,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对提高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获得广泛的满意率,应该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脑血栓;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88-02
作为一种神经内科中最常见的疾病,脑血栓常见于老年群体中.当下伴随社会老龄化的现象突出,患有脑血栓疾病人群逐渐的增多.其具有致残率较高的特点,并且一旦致病会产生较高的复发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医学工作者也在不断地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的研究通过对60例脑血栓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治疗效果,发现采用护理干预更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所做出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 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并且每组患者30例.其中,研究组有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18例,年龄在48岁-78岁的范围内;参照组有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4 例,年龄在50岁-80岁的范围内.所有患者中有失语患者22例,口角歪斜患者18例,半身不遂患者有20例.所有入组的患者都符合脑血栓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且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拥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参照组患者的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一般形式的常规护理,即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脑代谢、活血化瘀等一系列的治疗以后,实施常规护理:每日定期测量血压和体温、脉搏,并且为患者提供正常剂量的药物等[2].
1.2.2 研究组患者的方法 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第一,对患者宣传健康知识.让患者了解形成脑血栓的致病原因,以及常出现的临床表现症状和并发症问题,使患者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疾病特点,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3].第二,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要经常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的了解到患者的内心所想,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对患者讲述一些脑血栓患者通过积极地治疗后得到康复的实例,树立起患者通病魔抗斗争的信心,消除患者低沉、消极的情绪.第三,对患者实施按摩、针灸护理.用热水将毛巾浸湿后,使用温毛巾擦拭患者全身,接下来进行全身的按摩,每次的按摩时间在十分钟左右.对于患者的偏瘫部位可以实施针灸,并且每日一次[4].第四,为患者提供舒心干净的治疗环境,病房要定期的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度,并且使室内的温度事宜.第五,为患者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计划,通过健康的膳食习惯,增加患者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5].第六,照顾特殊病患群体.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为了避免发生褥疮的现象,应该定期的对其床单进行换洗,消除异味,从而降低发生感染率.第七,在患者的康复阶段,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护理.让患者处于舒适的坐姿状态,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方案,并进行语言训练[6].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评价标准为:有效、显效和无效,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例如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所得到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满意率的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做计算处理,数据中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应用(n,%)来表示,用卡方做检验,数据中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则应用均数±平均数(X±s)来表示,用t做检验,当P<0.05时,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获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患者获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显著的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获得的满意率为96.67%,参照组患者获得的满意率为76.67%,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在老年人群体中,脑血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疾病,其具有发病急以及病情变化速度较快的特点.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多数的脑血栓患者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例如烦躁、恐惧、抑郁等现象. 一旦发生心理障碍问题,就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延缓康复的期限.对 脑血栓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对患者的肢体重组以及代偿产生推动作用,避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的恶化,同时可以有效的保证不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损害.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让患者树立起积极地治疗信心.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分析,在治疗期间,患者的情绪能够对治疗的进度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与患者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帮助患者排忧解难,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消极的治疗心态进行矫正,避免发生过激现象. 在患者康复期间,对患者实施肢体功能训练以及按摩等,可以推动患者血液循环,从而避免产生关节僵硬或者肌肉痉挛的问题,通过每日定期的关节训练, 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肢体功能. 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以分组的形式并且采用不同方式的护理,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组的脑血栓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要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且其获得的满意率也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采用护理干预对于脑血栓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绪,重建康复的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最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结语:近些年来面对脑血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其对于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的现状,医学工作者不断的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对脑血栓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一方面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推动的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值得在临床时间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 郑爱嫆.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9):296-297. [2] 闾小慧.护理干预对提高脑血栓患者治疗疗效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450-2451. [3] 金岩.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28(03):443-444. 4] 曾瑜.脑血栓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 13(10):99-100. 5] 庞富连,赵晓花,陈哲.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脑血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1):2983-2984. [6] 孙春红.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03):133-134.
论文作者:王淑芳 郜根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统计学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常规论文; 率为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