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影片百年概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观论文,中国论文,影片论文,故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05-1930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发明了电影,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中国人第一次拍摄电影在1905年的北京,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1850-1932)摄制了戏曲纪录片《定军山》,由京剧著名演员谭鑫培表演。电影这种外来的娱乐方式与中国戏曲相结合,揭开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序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上海成为中国电影工业的摇篮。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了亚细亚影戏公司,后因经营困难,1912年转卖给外国人依什尔和萨弗。依什尔等吸收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参与工作,张石川等人组织了下属公司(新民公司),创作了《难夫难妻》(1913),由郑正秋任编剧,张石川任导演。这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内容是讽刺旧式婚姻不能自主。这表明中国电影人从一开始就强调电影对于民众的教育作用,并不仅仅把电影看做是一种娱乐,这预示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
在香港,由布拉斯基投资并提供技术和设备,黎民伟等人拍摄了《庄子试妻》(1913),这是香港电影的开端。
中国民族资本家开始创办比较大规模的电影企业,投资摄制影片。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兼营电影业,以拍摄新闻短片和风光片为主,也拍摄短故事片和戏曲纪录片。中国影片制造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也相继成立,拍摄短故事片。明星公司摄制的《劳工之爱情》(1922)是短片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故事片。
二十年代初,一批长故事片相继拍摄成功,凶杀片《阎瑞生》(1921)、爱情片《海誓》(1922)、侦察片《红粉骷髅》(1922),伦理道德片《孤儿救祖记》(1923),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影片类型。这些影片尽管在思想方面缺乏积极意义,艺术方面多有模仿西方电影的痕迹,制作水平不高,但是毕竟表明中国人已经基本掌握了电影的一些规律。从此,中国电影逐渐走上商业化的道路,成为大城市中主要的娱乐方式。
明星影片公司主张商业娱乐与社会教育并重,改良社会,代表了当时的主流电影观念。影片多取材于当时流行的家庭伦理故事和流行小说,艺术技巧借鉴中国传统戏曲、小说、说唱艺术,通俗易懂。明星公司也拍摄了一些武打片,如《火烧红莲寺》(1928)。
长城画片公司和神州影片公司不满当时军阀统治的社会现实,提出拍摄社会问题剧的主张,以求针贬时弊、移风易俗,拍摄了《弃妇》(1924)、《一串珍珠》(1925)等。
大众华百合影片公司的制片方针受欧美影响,代表作是《透明的上海》(1926)。创作者推崇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造型方面借鉴西方艺术和电影,形成中西混杂的风格。
天一影片公司注重宣传传统道德伦理,多拍摄伦理片,又改编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促进了神怪武侠片的兴起,代表作有《梁祝痛史》(1926)等。
联华电影公司主张改革中国电影,吸收人才,拍出一批思想进步,格调比较高的影片,如《故都春梦》(1930)、《恋爱与义务》(1930)等。
1921-1930年奠定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建立了从制片到发行放映的完整体系,积累了电影经营经验,也培养了一批艺术和技术人才。中国电影人使外来电影艺术和技术与中国传统戏剧相结合,在实践中基本掌握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技巧,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文化。
1931-1937
三十年代初,中国尝试摄制有声片。1931年明星公司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合作,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有声片并没有立即取代无声片,对于当时脱离现实的国产影片表示强烈不满,各电影公司找寻新的出路,主动寻求与左翼文化人合作。
1933年2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标志着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夏衍等共产党人应明星等电影公司的邀请,参与电影创作和制作,进步的爱国电影人士也拍摄了一些艺术水平较高的进步电影。代表作有:《狂流》(1933)、《姊妹花》(1933)、《城市之夜》(1933)、《都会早晨》(1933)、《春蚕》(1933)、《小玩意》(1933)、《上海二十四小时》(1933)、《神女》(1934)、《桃李劫》(1934)、《大路》(1934)、《新女性》(1934)、《渔光曲》(1934)、《风云儿女》(1935)、《都市风光》(1935)、《新旧上海》(1936)、《迷途的羔羊》(1936)、《压岁钱》(1937)、《马路天使》(1937)、《十字街头》(1937)等。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电影人拍摄了一批以抵抗外辱为主题的影片,当时称“国防电影”,代表作有《狼山喋血记》(1936)、《壮志凌云》(1936)等。
中国电影开拓了社会性题材,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危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深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生活实感,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贫富悬殊,阶级对立,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同时比较注重观赏性,表现形式力求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中国电影人借鉴了欧美电影,学习了苏联电影经验,丰富了电影表现形式,形成了民族化的风格。在编剧、导演、摄影、表演、音乐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荣誉奖,这是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第一次获奖,表明世界影坛开始注意到中国电影。
1937-1945
从1937年到1945年中国处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先迁往武汉,又撤退到重庆。电影事业进入了战时体制,国营电影制片厂成为主导力量。拍摄的故事片、新闻纪录片、动画片的内容以动员抗战,鼓舞士气为主,普遍注重采用大众化的民族形式。影片送到前线部队和农村巡回放映,直接发挥了宣传教育和文化普及作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八百壮士》(1938)、《东亚之光》(1940)等。
在1937年—1941年间,日本军队占领上海,但英法等国的租借暂时予以保留,未被日本军队占领,被称为“孤岛”,一些电影公司聚集在这些狭小地区大量拍摄电影。拍摄数量最多的是古装片。多数是单纯为了赢利的粗制滥造之作,但也有少数优秀作品,以《木兰从军》(1939)为代表的影片借古喻今,赞美民族气节,鼓励人民抵抗外辱,受到欢迎。当时的喜剧片、言情片、歌舞片、侦探片、鬼怪片、恐怖片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但是,没有一部影片赞美日本帝国主义或鼓吹投降,这是难能可贵的。
蔡楚生、司徒慧敏从上海到香港后,与当地进步电影人合作拍摄《孤鸟天堂》(1939)等影片,使香港电影在抗日战争初期面貌一新。
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电影业迅速恢复,尽管当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但是电影人满腔热情地投入创作,他们经历了三十年代初的觉醒和8年抗日战争的磨练,思想逐渐成熟,艺术水平明显提高,厚积薄发,杰作频出,作品题材和风格呈现多样化。
最有代表性的是一批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影片,有《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松花江上》(1947)、《万家灯火》(1948)等,它们继承了三十年代的传统,既有对战时历史的追忆,又有对战后现实的展示和批判。
《小城之春》(1948)成为中国艺术电影的代表,探索诗化的电影语言,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批喜剧对准社会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以笑中含泪的悲喜剧方式批判现实,喜笑怒骂,毫不留情,如《怀乡日记》(1947)、《三毛流浪记》(1949)、《乌鸦与麻雀》(1949)等。
这一时期的电影成就标志着中国电影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在思想、艺术等方面已经成熟,形成了艺术高峰。
1949-196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新中国电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注重电影的教育功能,提倡寓教于乐。普通劳动人民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塑造了一批工人、农民、革命军队中的士兵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勇敢、朴实、乐观的精神风貌。
表现战争年代的影片有,《中华儿女》(1949)、《白毛女》(1950)、《南征北战》(1952)、《董存瑞》(1955)、《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青春之歌》(1959)、《聂耳》(1959)、《红旗谱》(1960)、《红色娘子军》(1961)等。这批影片拍摄比较成功。由于长期的革命战争使艺术家积累了丰富素材,一些电影艺术家自己曾经是参加者,有切实体验和感受,因此创造的艺术形象真实感人,鼓舞人心。
表现现实生活的影片有,《桥》(1949)、《女蓝五号》(1957)、《老兵新传》(1959)、《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李双双》(1962)等。影片洋溢着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一批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受到欢迎,如《五朵金花》(1959)、《刘三姐》(1960)、《阿诗玛》(1964)等。这些影片的社会作用是,加强了各民族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团结。
电影工作者继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创造出一批不同类型、样式和风格的影片,力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历史题材影片注重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佳作有《林则徐》(1959)、《甲午风云》(1962)等,不仅再现了历史场景和事件,也塑造出感人的人物形象。
喜剧影片具有不同风格,讽刺喜剧《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游园惊梦》(1956)、歌颂性喜剧《今天我休息》(1959)、生活喜剧《女理发师》(1962)等,不仅给观众带来欢乐,也有教育意义。
惊险片《羊城暗哨》(1957)、《英雄虎胆》(1958)、《铁道卫士》(1960)等广受观众欢迎。儿童片《小兵张嘎》(1963)、《小铃铛》(1964)等,充满童趣。
戏曲片《杨门女将》(1961)、《红楼梦》(1962)等,由著名戏曲演员表演,艺术水准高,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找到不少知音。
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有《祝福》(1956)、《林家铺子》(1959)、《早春三月》(1963)等,原著多出自著名作家,改编者态度认真严谨,这些影片受中国古典诗歌散文影响,情景交融,含蓄而又深刻,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
1966-1976
这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摄制的影片很少,佳作罕见。《创业》(1974)、《闪闪的红星》(1974)在当时已属难能可贵,但是现在看来,艺术表现方面比较糙。
1976-2000
这段时期中国走向全面的现代化进程,向世界开放,电影事业获得全面高速发展。
这一时期拍摄了大量以革命斗争历史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注重全景式的表现,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人物形象形神兼备,历史评价比较全面公允,艺术表现日趋成熟,重要作品有《西安事变》(1982)、《孙中山》(1986)、《开国大典》(1989)、《重庆谈判》(1993)、《大决战》(1991-1999)、《鸦片战争》(1997)、《我的1919》(1999)、《国歌》(1999)等。
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影片,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发扬现实主义精神,展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精神世界。表现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的有《天云山传奇》(1980)、《芙蓉镇》(1986)等。表现改革开放时期的有《邻居》(1981)、《人到中年》(1982)、《蜀山》(1985)、《老井》(1987)、《血色清晨》(1990)、《心香》(1991)、《找乐》(1992)、《离开雷锋的日子》(1996)、《红西服》(1997)、《一个都不能少》(1998)、《女帅男兵》(1999)、《横空出世》(1999)、《生死抉择》(2000)等。
艺术探索取得丰硕成果,受到国际影坛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黄土地》(1984)、《黑炮事件》(1985)、《晚钟》(1988)、《红高梁》(1987)、《本命年》(1989)、《人鬼情》(1997)、《那山那人那狗》(1998)、《洗澡》(1999)等大多在国外电影节获奖。
少数民族题材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一些民族艺术家显示出特殊的才华和艺术个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992)、《东归英雄传》(1993)是杰出代表。
由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合作拍摄影片成为重要的电影现象,《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秋菊打官司》(1992)、《霸王别姬》(1993)曾在国外电影节获得重要奖项,令人瞩目。合作双方的电影人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使中国内地电影人受益非浅。
回顾近百年来中国故事影片发展历程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国电影始终与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进程同步,与中国社会紧密联系,及时反映中国人民的感情与思想,体现出中国电影人的智慧与才华。中国电影无愧于伟大的二十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