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分析论文_岳春鹏

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分析论文_岳春鹏

岳春鹏

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 1525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方法:查阅近年来的相关中药金银花资料及相关中医药书籍,对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金银花中药用成分为挥发油、三萜皂苷类物质、黄酮类物质、有机酸类物质和无机元素,其药理作用包括:止血作用、抗病毒作用、抗炎解毒作用、抗菌作用、利胆保肝作用。结论: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显著,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将会更加丰富,发挥显著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中药金银花;药用成分;药理作用

金银花又名忍冬,出自于《本草纲目》,其在中药制剂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也是我国重点管理的名贵药材,其药用价值受到广泛肯定,并经国务院确定为名贵药材。经临床实践证明,金银花岁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此次研究中对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及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以期为金银花的临床运用提供更多理论参考。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查阅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性网站中关于金银花的相关论文、图书馆中各类中医学典籍、金银花相关著作、杂志等,对其查阅结果进行总结。

1.2 方法

通过统计查阅 结果,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品质、药用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2 结果

2.1 金银花主要药用成分

2.1.1 挥发油

挥发油主要存在于金银花的枝干、枝藤、鲜花中,而在金银花鲜花和干花中的挥发油成分存在很大差异,金银花鲜花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香醇,金银花干花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当前分离挥发油主要采取气质联用方法,分离出的挥发油包括:亚麻酸、亚油酸、芳樟醇、肉豆蔻酸等。当前分离出金银花挥发油中的药用成分为萜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单萜类和倍半萜两种类型。

2.1.2 三萜皂类

三萜类化合物由我国相关研究人员于1990年提炼出来,首崔提炼出1类三萜皂苷,1994年,相关人员又提炼出2类双咖啡酰基奎尼酸酯。随后,许多研究人员提炼出了三铁皂苷类化合物。

2.1.3 黄铜类

日本相关人员首次在金银花中提炼出忍冬苷和木犀草两种黄酮类化合物,1994年,我国相关人员再次基础上提炼出4种黄酮类化合物,1996年,我国相关人员再次提炼出3种黄酮类化合物[1]。

2.1.4 有机酸类

经过诸多研究结果证实,金银花中存在多种有机成分,且以酸类化合物居多。如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等。其中有机元素含量最多的为绿原酸。随着研究进展,当前已经证实异绿原酸属于混合物,且当前已证实其具有7种异构体。

2.1.5 无机元素

诸多研究结果证实,金银花中还存在许多种类的无机元素,如锌、铜、铁、钙、锰、硼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

2.2.1 止血作用

在金银花中炭水煎液及相关混悬液具有良好止血效果,且混悬液止血效果明显优于炭水煎液,主要原因是咖啡酸和绿原酸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而混悬液中上述物质含量更高。

2.2.2 抗病毒作用

金银花中绿原酸抗病毒效果显著。在相关体外实验研究中,采用不同物质治疗呼吸道类疾病,研究结果显示绿原酸的抗病毒效果最佳,研究结果显示,绿原酸对合包病毒、萨科齐病毒抑制效果最为显著[2]。此外,在一些研究中,对金银花的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金银花的抗病毒效果显著高于病毒灵、双黄连粉针剂。

2.2.3 抗炎解毒作用

金银花解毒清热功能显著。在相关研究中,使用金银花对足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其对于因交叉莱胶、蛋清、二甲苯等相关物质引起的足水肿效果最佳,能明显减轻或抑制患者症状。且相关诸多研究结果显示,金银花还具有抗炎作用,且使用金银花治疗相关急性炎症,效果显著,其药理与皮炎平、地塞米松相似。相关研究中证明金银花能提升吞噬细胞功能,从而促进清热、解毒功效发挥作用,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提升治疗效果[3]。但笔者总结当前金银花的药理分析,发现金银花抗炎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尚不透彻,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2.4 抗菌作用

金银花中绿原酸还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笔者总结相关资料发现,金银花对于多种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于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金银花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霍乱杆菌等抑菌效果显著,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等也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2.2.5 利胆保肝作用

金银花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利胆保肝作用。在相关研究中,从金银花中提炼出总皂苷,并使用其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患者CCL4明显减少,从而缓解患者肝脏损伤状况,减轻患者肝脏坏死点。此外,金银花中绿原酸能促进患者分泌胆汁,从而发挥利胆作用[4]。

2.2.6 抗氧化作用

金银花中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能清除患者过氧化氢,发挥抗氧化作用。此外,在相关研究中,使用金银花对烫伤小鼠进行治疗时,小鼠体内中性粒细胞及溶酶减少,说明金银花具有抗氧化功能,从而减弱相关功能,从而减轻小鼠体内相关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各类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具体状况如下表。

表1 金银花中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统计

药用成分药理作用

挥发油 止血作用

三萜皂类抗病毒作用

黄酮类抗炎解毒作用

有机酸类抗菌作用

无机元素利胆保肝作用

3 讨论

金银花又名忍冬,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良药,具有“药铺小神医”的称号。金银花在我国中医药中具有悠久的运用历史,其在多种疾病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广泛运用于咽喉肿痛、发斑、发疹、身热等各种热性病,肿瘤,热毒血痢,胀满下疾等疾病的治疗。其性甘寒清热但不伤胃,芬香而祛邪,随着当前对金银花的研究更加深入,其在临床上的药理作用将更加广泛,必将发挥更大的药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鹏.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5):24.

[2] 陈明光,刘倩.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J].北方药学,2013,10(10):29-29.

[3] 范洪春.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3):407-408.

[4] 冯彦,王红丽.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06(06):95-96.

论文作者:岳春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分析论文_岳春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