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及其波动特征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贸易论文,格局论文,特征论文,区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对外开放事业向深层次推进,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尽管如此,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加之国内各区域间在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等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而国内各区域的对外贸易发展便存在着各自的特点。了解各区域在外贸方面的具体特征并进而形成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于现阶段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研究综述
对外贸易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往的核心内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且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低及其融入世界潮流的关键性标尺;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也对相关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国际贸易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实践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国际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再加之其本身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与系统性,因而国内外的大多数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国际贸易影响下的资源利用、市场拓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政策选择等方面上;与此同时,关于国际贸易对国内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国外关于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尤其是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对产业集散影响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33年,贝蒂尔·奥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形成了自己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区际贸易与生产布局理论;1939年,奥古斯特·勒施在《区位经济学》一书中又将国际贸易理论与经济区的性质问题分析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20世纪末,保罗·克鲁格曼作为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则又为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想和实证活动的实验室。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尽管取得了如此多的成绩,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大多无形中忽视了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波动态势的影响,故其对实践的解释力与启发性无疑就大打折扣。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对外贸易对就业增长带动、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影响、对外贸易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对贸易与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并得到了不少具有启发性的结论(谷克鉴,2006)。鲁奇、张超阳、杨春悦、曾磊、张超阳及段娟等人(2007)通过总结我国不同尺度地域单元近40年不同阶段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基本特点及其地域格局演变的基本态势,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并初步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特点及其地域格局形成的基本成因;刘力(2005)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结构分析,探讨了贸易扩张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演化的结构关联机制并进而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贸易成因做出了解释与判断,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国际贸易对国内各区域间经济发展周期和波动的影响等问题,所以,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必将会受到极大的制约。有鉴于此,现阶段展开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波动的影响”等问题的探讨也就有了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二、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程度要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程度
为了更直观和准确地反映全国对外贸易的区域版图及其变化趋势,以1994-2006年按出口货源地和进口目的地划分的各省份的进出口额为基础数据,分别测算各区域以美元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增长速度、各区域对外贸易总额和净出口占全国的比重、区域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净出口增长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计算结果及其区域间的比较分析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区域对外贸易以及外贸依存度均呈高速的增长态势,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均超过了自身的GDP增长速度;尽管如此,然而从区域特征或是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考察,全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是极度不平衡,尤其是对外贸易总量与增长位势的区域差异更甚于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区域差距。
1.各区域对外贸易增长位势差距要远远大于GDP的增长位势差距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近些年来,全国和各区域对外贸易的波动位势均大于各自的GDP波动位势;同时,全国与各区域经济的外向度提高的趋势表现得也十分明显。
表1 1994—2006年全国和各区域对外贸易总额波动位势与GDP波动位势的比较
项目全国东北地区东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以可比价计算的GDP波动位势
9.39 9.94
12.75
11.259.97
以美元计算的对外贸易总额波动位势
18.13 11.66
19.20
14.02
13.73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专网及《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提供的原始数据经测算得出。
注:全国GDP波动位势小于各区域平均值是2000年后国家GDP统计管理体制调整后全国公布的GDP的增长率低于各地公布的GDP加总增长率的结果。
具体说来,从对外贸易波动位势的区域间的对比情况上看,国内从高到低的顺序是东南地区最高,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低。既然对外贸易波动位势的区域格局与GDP波动位势的区域格局完全一致,因而就又说明了国内对外贸易波动与GDP的波动间是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的。再从对外贸易波动位势的区域间差距和GDP增长位势的区域差距的对比情况上看,对外贸易波动位势的区域差距也明显大于GDP波动位势的区域差距。据统计,在1994-2006年的13年间,东南区域GDP波动位势和东北、中部、西部地区GDP波动位势的差距分别为2.78、1.47和2.77个百分点,而对外贸易波动位势的相关差距则又分别高达7.43、5.19和5.4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外贸易波动位势差距就分别是GDP波动位势差距的2.65、3.48和1.99倍。
表2 1994—2006年各区域GDP、净出口和进出口额占全国比重对比 (单位:%)
项目 东南地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GDP 55.5911.3617.4915.56
净出口
78.47 5.9712.11 3.45
进出口
85.99 5.84 4.42 3.75
资料来源:依据中经网及《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经测算后得出。
2.全国对外贸易的区域集中度要远远大于GDP分布的区域集中度
依据1994-2006年国内4大区域以美元计算的对外贸易总额、净出口额及以可比价计算的GDP累计额占全国同期相应指标累计额的比重的具体情况(见表2),静态地看,全国对外贸易的区域集中度要远远大于GDP分布的区域集中度。事实上,表2中的相关数据即已显示出13年的累计,东南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55.59%,而同期该区域对外贸易总额、净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则分别高达85.99%和78.47%。而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国内各区域发生的对外贸易和自身GDP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也是一致的,其总的趋势是:东南地区的比重提高,其他区域的比重下降,但因受区域间对外贸易波动位势差距远大于GDP波动位势差距的影响,全国对外贸易的区域分布集中度的提高速度也要明显大于GDP分布的区域集中度的提高速度。据统计,1994年到2006年,东南地区对外贸易占全国的比重便由78.94%提高到了85.96%,提高幅度高达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区域GDP占全国的比重则由52.06%提高到了55.58%,提高幅度达3.5个百分点;两者相比较,对外贸易比重提高的幅度应是GDP比重提高幅度的2倍。
3.各区域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差异巨大
对外贸易依存度不仅是反映一个国家与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度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反映经济波动和对外贸易波动关系紧密程度的关键性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据此,我们又可以测算出自1994-2006年全国和各区域经济对国外贸易总额的依存度(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国内东南、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经济体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仅差异甚大,而且此差距还呈现出了持续、迅速扩大的趋势。具体说来,从1994年至2006年,东南地区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便由57.795%提高到了95.22%,十几年来提高了近38个百分点;而同期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却只分别提高了1.6、0.6和2个百分点;东南和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差距也由当初的2.0、5.6和5.8倍,进一步扩大到了3.1、8.7和8.0倍。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头5年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相比,东南地区由59.52%提高到了76.72%,提高了17.5个百分点;而同期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仅提高了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则下降了近0.5个百分点。很显然,同一时期全国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的提高主要是东南地区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的反映和体现。
4.净出口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差异明显
一般说来,净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不仅是进出口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力的反映。而且也应是区域经济对外需依赖程度的一种反映。某一时期净出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数学上表示为同一时期区域净出口增量和GDP增量间的比率。0到t期某区域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的计算方法为:
据此,我们又可以计算出不同时期全国和各区域净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见表4)。
表4 全国和各区域净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比
(单位:%)
年份 全国
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1994-19993.84 -1.29 6.43 0.90
0.17
2000-20061.24 -9.73 2.39 2.06 -0.28
1994-20062.05 -4.60 3.19 1.43
0.60
资料来源:依据中经网及《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
从表4中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全国除中部地区外,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全国净出口增长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3.84%下降到了本世纪头5年的1.24%;同期,东北、东南、西部地区净出口增长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变化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此外,从区域特征上看,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头5年这两个时期4个区域的净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位次没有变化,4个区域净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东南、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应该说这一顺序与各区域GDP波动位势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完全一致的。
总之,通过上述四个部分的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程度要远远大于GDP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程度;同时,各区域对外贸易波动位势、净出口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与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相关的指标,由高到低的排序又与改革开放后各区域GDP波动位势的排序完全一致。由此我们又可进一步推论: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差距本身构成了区域对外贸易差距扩大的原因,同时,区域间对外贸易进而对外开放程度差距的扩大则又加剧了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
三、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其对外贸易波动的强度越大
以兰宜生计算的全国30个省份(未单列重庆市)的经济对外开放度指数为依据,按照全国、东北、东南、中部、西部地区的分区原则又可以分别计算出国内4个区域的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指数(见表5和表6)。
表5 1992-1998年推算的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度指数
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山西省
22.54 56.02 10.64
11.53 9.93
资料来源:根据兰宜生“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中的相关结论计算得出。
表6 全国和各区域对外贸易波动强度比较
项目 全国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山西省
以美元计的对外贸易总额绝对波动系数 11.6513.01 11.34 15.99
14.38 25.08
以美元计的对外贸易总额相对波动系数 0.64 1.11
0.59 1.141.05 1.22
以可比价计的同期GDP绝对波动系数 1.90 1.56
2.60 2.181.53 1.90
以可比价计的同期GDP相对波动系数 0.20 0.16
0.20 0.190.15 0.20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及《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经计算后得出。
从表5与表6中可以看出,全国越是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低进而经济的整体外向度低的地区,其对外贸易的波动强度就越大。具体说来,4个区域相比较,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低与整体的外向度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东南、东北、西部与中部地区;而外贸波动强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中部、西部、东北、东南地区;两种排序指标体系相比较,在位次便是完全颠倒的。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况,关键性的原因即在于:中部地区进出口的总规模偏小且又相当不平衡,出口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但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且又以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为主,出口贸易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因而其对外贸易的波动强度就较大。以中部地区的山西省为例,该省乃是典型的开放相对不足以及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引进外资数量较少的省份。到目前为止,山西省GDP占全国的比重已达2.23%,然而其进出口总额却只占全国的0.41%;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5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仅占全国的0.40%,近些年来这一比例更进一步地降到了0.15%,而且经济外向度也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此外,作为资源大省,山西省的进出口贸易受世界能源市场变化的影响也很大,以至于其进出口贸易的波动便十分剧烈。据统计,与全国和各区域同期对外贸易的波动强度相比,山西省对外贸易的绝对波动强度约是全国和东南地区的2.2倍、东北地区的1.9倍和西部地区的1.7倍。这些现象其实也就说明:对外贸易波动强度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特点所决定的。
四、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其进出口贸易越不平衡
为更好地说明问题,可用两个指标来衡量全国和各区域进出口贸易间的不平衡程度:一个是出口与进口的比率,它直接用各区域当年发生的以美元计算的出口额与进口额相除来计算;另一个则是净出口比率,它用各区域以美元计算的当年净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相除而获得。这两个指标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7和表8。
表7 全国和各区域出口进口比率
年份 全国
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山西省
1994 1.051.62
0.98
1.24
1.14 2.72
1995 0.881.18
0.85
0.98
0.84 2.08
1996 1.051.14
1.05
1.23
0.73 3.36
1997 1.131.18
1.12
1.30
0.96 4.00
1998 1.091.27
1.06
1.44
0.95 4.11
1999 1.281.46
1.25
1.81
1.34 4.36
2000 1.311.27
1.30
1.76
1.25 4.23
2001 1.181.17
1.17
1.34
1.08 1.87
2002 1.111.16
1.09
1.25
1.31 2.98
2003 1.091.02
1.09
1.31
1.07 3.80
2004 1.101.03
1.10
1.26
1.21 3.25
2005 1.070.98
1.06
1.12
1.18 2.59
2006 1.080.86
1.06
1.29
1.11 3.84
13年合计比率 1.111.09
1.11
1.30
1.09 3.28
90年代平均1.121.29
1.10
1.39
1.04 3.34
2000-2006年平均
1.081.01
1.09
1.24
1.15 3.29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专网提供的原始数据经计算后得出。
表8 全国和各区域对外贸易不平衡指数
年份 全国 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山西省
1994 2.62 23.62 -0.78
10.764.39 46.24
1995 -6.24 8.17 -8.06
-0.96
-8.53 35.12
1996 2.28 6.41
2.63
10.15 -15.43 54.10
1997 5.95 8.39
5.72
13.20
-1.87 59.99
1998 4.22 11.97
3.12
18.06
-2.80 60.89
1999 12.43 18.82 10.95
28.89
14.40 62.69
2000 13.42 11.96 12.93
27.48
11.09 61.73
2001 8.11 7.71
8.00
14.374.06 30.36
2002 5.08 7.23
4.30
11.15
13.40 49.81
2003 4.42 0.90
4.26
13.253.59 58.29
2004 4.90 1.53
4.63
11.509.64 52.97
2005 2.99 -1.04
2.925.688.09 44.23
2006 2.77 -7.64
2.79
12.605.19 58.69
1994-1999年平 6.91 12.13
6.52
15.488.07 51.39
2000-2006年平均
4.05 3.64
7.81
10.837.97 52.80
1994-2006年平均
5.81 8.86
5.49
13.708.03 51.93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专网提供的原始数据经计算后得出。
依据表7、表8中的相关数据,不难得出以下的两个结论:一是全国及主要区域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出了逐步平衡的趋势。从表7和表8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及各区域的进出口贸易总体为顺差,只是顺差率呈先升后降和逐步平衡的变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头5年相比,全国出口进口比率从1.12下降到了1.08,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指数也从6.91下降到了4.05。全国除西部地区出口进口比率有所上升以及进出口不平衡指数变化趋势不明之外,同期各区域进出口贸易平衡程度的变化趋势与全国是基本一致的。从理论上讲,由于就国家而言,短期内国际贸易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而平衡只是相对的;然而从长期上看,国际贸易又将是基本平衡的。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及国内主要区域进出口贸易平衡程度的这一变化趋势又是符合国际贸易的一般规律的。二是经济外向度最低的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也最不平衡。国内的东南、东北、中部、西部4个地区相比较,可以说中部地区不仅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和外贸开放度是最低的(见表3和表5);而且其波动强度也最大、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指数也最高、外贸顺差的比率也最大(见表7和表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南地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及对外开放度则最高,同时,其外贸波动的强度最小、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指数最低与贸易的顺差比率也最小。一般说来,实践中导致国际贸易长时间失衡的原因往往十分复杂。就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来看,关键之处在于两点:首先是若本区域内部需求不足以及内部的吸引力过弱,那么区域内的大量剩余产品就必须要寻找外部出路并进而形成贸易顺差;其次是区域内个别产品具有强烈的比较优势,从而又在一个时期内形成出口大于进口的贸易格局并进而出现贸易顺差。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低但进出口贸易顺差比率大的原因也主要在于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经济特征比较鲜明的省区的内部吸引力不强、进口需求不旺,但与此同时其个别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比较突出以及出口竞争力又比较强大;而与此相反的因素则又造成了东南地区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大、且进出口相对均衡以及贸易的顺差比率较小的特征。
这里不妨仍以山西省为例来重点说明中部地区贸易顺差比率较高的原因。从表7与表8给出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1994-2006年,山西省出口进口比率平均高达3.28,是同期全国和东北、东南及西部地区出口进口比率的3倍;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指数平均高达51.93,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东北地区的6倍、东南地区的9.5倍、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的3.8倍、西部地区的6.5倍。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该省经济增长相对乏力,再加之内部吸引力的相对不足,因而全省的进口需求也就明显不足;其次是该省以煤炭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相对发达且比较优势突出;最后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进一步放大和强化了该省资源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从理论上看,对外贸易顺差的实质乃是向国外输出实际劳务和实物资源并进而借此换取对外净资产的积累,因而如果实践中这种交换是等价的,那么对一个区域而言,其在一定时期甚至是较长时期内维持一定量的贸易顺差也就未尝不可。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大量的外部成本无法内部化,所以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资源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事实上也就不是一种等价交换(以山西省为例,据该省有关机构研究,如果不考虑环境污染、生活质量恶化等间接社会成本,而仅考虑矿产资源损耗、水资源损耗、土地塌陷损耗、固体废弃物污染损耗、矿区生态恶化等五个方面的直接经济损失,保守估计,每开采1吨煤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损耗成本便为73.05元,这一成本实际上与近十年来煤炭产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基本相当。此外,近20年来,山西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废弃物污染及煤炭开采地区环境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1358-2108亿元,这种损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该省20年来GDP增量的总和)。这种情况提示我们,就整个国家而言,长期大量地输出实际劳务及实物资源来换取外汇的现象并非是一件好事;同时,建立在大量的环境资源及居民福利损耗基础上的贸易顺差也必须要加以合理的改善;否则,所谓的经济增长也只能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标签:净出口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东北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贡献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