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论文_周志千

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论文_周志千

匡形联创(天津)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2

摘要:目前,随着人类不断地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各类能源等方面的问题都变得极为严峻。为了改变生态自然环境,实现人力与自然的平衡发展,人类已经将环保理念加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景观设计领域自然也不例外。景观设计行业开始将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实施了生态化景观设计方式。为了高质量地运用这一设计模式,设计人员首先应全面、深入地分析“生态设计理念”。

关键词:生态设计;景观设计;节能能源

1导言

景观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不断能够给人呈现美的视觉效果,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增加重要砝码;而现如今社会,生态因素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态对环境的重要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言而喻。而两者完美的融合更让景观设计体现出不一样的感受,因此,研究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实践意义。从生态角度出发,环保节约的实施应该建立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设计者在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在环保的基础上使得艺术性得到最充分地表现。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和艺术的融合。

2生态设计理念

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在设计之中融入环境因素,整体设计方向以绿色环保为主的设计理念,也被称之为“生命周期设计”、“环境设计”或者“绿色设计”。该设计理念要求每位设计人员必须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个设计环节之中,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降低设计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证整体设计能够与生态环境达到平衡的状态。

生态设计理念的诞生,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实现绿色化设计,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降低整体景观成本,降低潜在责任风险,确保设计单位的竞争实力,因此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

3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因素

3.1景观设计与植被

景观的设计中,要考虑植被这一影响因素。植被作为绿色植物,可以缓解人们的工作疲劳,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放松人们的身心。如果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利用和设计植被,就会对原有生态造成破坏,与它为生的生物也会遭到生存的威胁,这与景观的设计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景观设计师要在原本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有原则、有目的的改动,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为景观设计增添别样的精彩。

3.2景观设计与生态结构

生态平衡对整个社会的迅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生态因素,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结合而成的结构有序的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指构成生态诸要素及其量比关系,各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各组分间能量、物质、信息流的途径与传递关系,若生态系统结构因为景观的设计出现破坏,这是万万不可的。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景观设计和生态系统结构进行无缝对接,这样不仅利于形成景观设计的美感,更会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如此,人为设计的景观和大自然的生态系统结构达到一种平衡,人们在享受大自然时,同时享受到景观设计者的艺术美,真正达到自然美和人为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此,生态结构是景观设计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3景观设计与经济节约

节约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美德,不仅要求在生活上节约,而且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倡导节约的美德,经济节约也不例外。经济节约实际上就是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节约不仅仅是金钱和能源的节约,更要注意设计的成果是否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达到精品的要求。金钱节约是用最少的经费设计出最好的景观;能源节约指的是物质的循环利用,景观设计过程,要多加选择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保证能二次甚至多次利用。经济节约更深度的理解便是设计成果是否达到精品的要求,若设计的景观违背自然规律,不能打到精品的要求,这样会浪费更多的金钱和能源,更达不到经济节约的目的。

4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

4.1选择合适的植物

在园林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植物的选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的,植物之间的搭配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一部分园林设计者为了保证其美学获得体现,进而选择了一些不太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进而就会导致资源出现浪费。而从生态理念的角度出发,在选择植物之时应该坚持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确保树种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适应生长的环境,进而逐渐提升成活率,保证其可以实现观赏的和实用的双重效果。当树种的美观效果和实用性二者发生冲突的话,要求以当地种植的环境以及气候特点,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实用性的树种。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也应该坚持施工养护以及植物选育等等过程中以生态发展作为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可以将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两种理念进行结合,应该选择一些经济型的植物,进而发挥出其既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功能发挥出来,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不符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树种不应该进行种植,选择一些同当地生长环境的树种,确保园林建设效果可以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而达到良好的园林建设效果。依据园林工程具体建设的需求,也应该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其中,挑选最为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而就可以营造出最为理念的园林景观效果,推动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还能起到环境治理与提升的作用。

4.2应用乡土植物

执行生态设计理念时,使用土生土长的物种,最大程度上应用自然再生设备以及乡土植物,也要求慢慢降低园林建设过程中对于外来树种的需求。如此的话,其在人力和物理等等方面都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而应用乡土植物另外一个优势是,其在形态、遗传以及环境等等性质上更加适合,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功能额。比如说我国现在的大部分城市在进行园林施工过程中,都应用了乡土植物来建设生态艺术,促使植物成本逐渐降低,也可以使得生态环境理念可以融入到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也可以使用一些生态效益良好、生命力旺盛的本地树种作为主要植物,如此就可以提升其实用性,进而建造生态型的园林景观工程。

4.3擅用生态环保材料与技术

园林景观本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环境,不但要美,还要能够促进生态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多去了解先进的环保材料与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广泛使用生态材料去完成设计,在施工中多采用生态环保的加工技术。例如人造石的应用,该材料利用了开矿时产生的大量的废石料资源,本身的生产方式是对废物再利用,另外人造石不需要高温聚合,也就不存在消耗大量燃料和废气排放的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中也应该减少到处使用石材来展现园林景观档次的方式,石材的过多使用造成不断的挖山采掘,本身就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多设计绿植景观,多使用生态材料做硬质景观是一种趋势。再例如“雾森系统”在园林景观中不但有美化环境的效果,而且还有降温、增湿、抑尘以及增加负氧离子含量的功能。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设计、施工,还要多了解生态技术与材料,并在园林景观工作中加以应用。

5结束语

总之,现代设计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生态化景观设计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不断掌握生态设计理念,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景观设计之中,进而设计出与生态理念更加相符合的景观作品,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胡亚岗.漫谈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J].江西建材,2016,13:198.

[2]祁素萍,王兆骞,卢剑波.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15,1:33-38.

[3]高娟.浅谈园林生态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6,5:52-55.

论文作者:周志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论文_周志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