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治疗骨科椎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闵行分院 201100

【摘要】 目的 研究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中医隔物灸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隔物灸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70.3%,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中仅1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的7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中医隔物灸技术进行治疗,可以使椎骨关节的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减少治疗所导致不良反应,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骨科;椎骨关节疾病;隔物灸;治疗;效果

颈椎病、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骨性关节炎等属于目前临床骨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性关节类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退行性、增生性关节症,其基本病理学特征性改变为关节软骨出现变性或受到破坏,也可能是存在骨质增生病变,在中年女性属于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肥胖者发病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是目前公认的导致老年人残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1、2]。本文研究骨科椎骨关节疾病采用中医隔物灸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发病时间1-14个月,平均6.5±1.9个月;患者年龄33-60岁,平均46.7±6.2岁;治疗组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发病时间1-18个月,平均6.9±1.5个月;患者年龄31-64岁,平均46.0±6.6岁。两组受试者上述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一般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骨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隔物灸技术进行治疗,其具体内容包括:根据椎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实际症状表现,结合临床X线等相关辅助检查技术,对需要进行治疗的具体部位进行确定,按具体的疾病对主穴和辅穴进行选择,颈椎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主穴选择肩井、天柱、大椎、天宗,辅穴选择风池、外关、合谷、膻中、双涌泉穴;腰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穴选择阿是穴、肾俞(双)、大肠俞(双)、腰阳关、腰眼穴、命门; 肩关节周围炎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穴位选择阿是穴、肩髃、肩髎、肩井,辅穴选择臑俞、天宗、手三里;骨性关节炎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主穴选择阿是穴、内膝眼、外膝眼、血海,辅穴选择足三里、梁丘、阴陵泉。医生应该首先用拇指腹对相应的穴位进行依次的按揉,每穴进行3min左右,按照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基本顺序和原则进行,贴敷隔物灸贴对患病部位进行全面的覆盖,隔物灸贴所产生温度能够持续12小时以上。患处穴位贴敷隔物灸贴,每日一次,以10天为一个聊城。比较两组患者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痊愈: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和阳性体征在治疗后完全消失,病变部位的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椎骨关节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和阳性体征基本消失,但在活动量相对较大的情况,患者自述会出现隐痛等程度轻微的不适感。有效:椎骨关节疾病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治疗后有所减轻,但在活动之后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并不断加重。无效:不符合上述任一标准甚至是恶化[3]。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经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患者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70.3%,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

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仅1例发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

3 讨论

隔物灸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利用热力对患者体表的一些穴位产生良性刺激作用,使局部的穴位有酸、麻、胀、痛等异常感觉出现,然后进一步传入到神经纤维的位置,将所携带的相关信息经背侧系统或背丘系统向患者的大脑进行有效传递,而脑细胞在神经刺激作用之后,可以使体内的腺体、血管、相应器官产生体内分泌,使酶体、激素、内皮素、血管素、疼痛因子、免疫体液细胞、活动因子的分泌和释放量明显加大,使患病器官的生理功能能够迅速得以恢复[4]。隔物灸主要是运用远红外和自热的基本工作原理,以传统中医的经络学说为依据,对穴位进行刺激的一种疾病外治方法[5]。骨科椎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中医隔物灸技术进行治疗,可以使椎骨关节的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减少治疗所导致不良反应,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必保.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和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9):84-85.

[2] 尚仲新,王金贵.辨证推拿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139-2141.

[3] 金坚,赵玲丹.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404-2405.

[4] 时国臣,郑琦,高霞,等.泻阴补阳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6):25-26.

[5] 魏楠.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93-694.

论文作者: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隔物灸治疗骨科椎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