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体系,需要有特殊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要不断改革创新,融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善于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再加工,灵活地、艺术地应用于舞蹈课堂教学中。建立起"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表演能力和编导能力。
一、实践教学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在舞蹈教学中,教学形式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一直以来,许多舞蹈院系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但却对实践教学则重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会影响课堂教学。本人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后认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并不矛盾,特别是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课堂教学,既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又可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问题。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水平。
许多学生在刚刚迈入大学时,在课堂的学习中一直非常努力认真。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会认为在跳舞时老觉得没有"感觉",只是在进行简单机械的动作重复,训练的只是动作的熟练与连贯性,没有理解舞蹈中每个舞段、舞句的真正意义,在艺术上没有更好的提高。但是经过了几年的演出实践后,学生们会慢慢地认识到,在跳舞时不能够只注重课堂上的练习,单单只是从动作到动作,尽管很努力,可是却依然找不到"感觉"。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通过编导老师的启发,通过在一定的情感氛围里舞蹈,慢慢地学生就会发现舞蹈动作的内在情感及联系,于是,形随情动、身随情舞,很快在舞蹈表现中就有了"感觉"。同样,通过演出实践,我们也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讲授动作的规范性,不注重讲授动作的内在情感和相互联系。在演出实践中,这些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这样学生把这些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探讨并能够帮助老师们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同时更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实践教学提升整体的创作水平
在舞蹈教育中,教学科研的重要一环就是剧目创作。然而,剧目创作是要求一定条件的:需要一定的资金,相应的作曲、演员、服装、道具、舞美等等。因此,学校在平时要启动一个剧目创作的项目十分慎重,并且很不容易。而实践性教学方式则正好创造了这些条件,为师生们提供了大量创作的机会和演出的平台,使我们有条件不断地进行创作尝试,在创作中磨练碰撞,使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外请来的国内外著名舞蹈编导老师之间的交流切磋,而且在参与与操作的过程中也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艺术眼界和创作观念。在这些帮助指导、磨练碰撞的过程中,师生们的创作思路、创作手法和创作水平有很大提高,使其逐渐形成了十分活跃的舞蹈创作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实践教学培养了师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及拥有技术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舞蹈专业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国舞蹈事业发展对高校舞蹈本科教育的要求。然而,创新思维和技术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而实践教学恰好为之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都有收获。学生可以在舞蹈表演方面积累经验,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教师可以在舞蹈创作实践中求新求变,推出作品;在实践教学与舞蹈课堂教学的磨练摔打中,教学相长,从而培养和强化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创新思维和技术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对客观材料进行分解和重组,并与我们原有的知识进行结合。在进行分解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对客观材料进行过滤试分析,也就是对收集来的初级事物信息进行筛选,记住事物的本质。在记住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人的爱好进行有方向的选择内容,加以各自独到的见解,从概念上打破了当时的旧观念,从而超越前人。所以在我们舞蹈创造中,首先要进行思维创造,和观念的改变。这就是一种创新思维。例如学生在进行某一个舞蹈作品的排练,在过程中,作品反映的是怎样的情景,事态是如何发生发展的,那么演员应怎样根据剧情进入表演状态,随着情节不断发展,演员的情绪和肢体语言应怎样渗透情感,最后完美地完成二度创作,这都是需要有应用能力以及创新的思维的,而不是按照单一的一个模式进行人物塑造,是私下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都有着各自的体会与理解,在不断钻研与实践中,在不同的创作思维中塑造出不同人物背景、性格特征、生活经历的舞蹈形象,使得作品在表演形式上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
我们在舞蹈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上述有益探索,证明了实践教学对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并使舞蹈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激发和促进了师生舞蹈创作的热情,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术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更符合舞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今后,我们还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不断探索和开拓实践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为促进我国舞蹈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于平. 舞蹈艺术美论纲[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1993,(01)
[2] 王艺波. 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定位与发展[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4,(05)
[3] 郭翠红. 舞蹈艺术风格浅说[J]. 艺术百家 , 1993,(03)
[4] 徐亮. 舞蹈:身体力行的艺术--舞蹈审美本质论[J]. 甘肃社会科学 , 1993,(01)
[5] 包敏真. 本体超越与综合创新--从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决赛看舞蹈艺术的发展[J]. 福建艺术 , 1997,(03)
[6] 付强. 高校素质教育与舞蹈艺术教育[J]. 琼州大学学报 , 2004,(03)
[7] 崔久友. 浅谈舞蹈艺术[J]. 戏剧文学 , 2004,(11)
论文作者:边巍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舞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艺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