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及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李宁

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及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李宁

李宁

广西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变的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建立一个具体实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生态学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与技术,对整个环境生态进行综合评价,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在此从生态环境监测的对象出发,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方法及几个具体的技术应用做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对象;监测技术

前言:生态环境监测是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可以针对环境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作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和监测结果,研究环境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方式,将有很大的实践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一、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生态环境监测是指通过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时空格局进行度量,并通过监测生态条件和变化因素,从而获得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变化趋势。从监测对象上来说,生态环境监测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有所不同,与工业污染监测也有所不同。目前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在于宏观的、大范围的生态破坏问题,主要用来反映人类活动对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有机综合影响的优势。在研究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时,生态监测是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是发展生态监测的基础条件。充分理解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概念,能更好的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的分析。

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这一定义从方法原理、目的、手段、意义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二、生态环境监测的对象

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每一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包括了环境要素变化的指标和生物资源变化的指标,同时还要包括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国内对生态监测类型的划分有许多种,常见的是从不同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根据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生态监测可分为两大类:

1、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2、微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根据 监 测 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三、生态监测方法的选择

生态监测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项目指标进行具体量测和定度的方法。从而得出生态系统中某一项目状况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反映该指标项目的现状及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一指标项目可采用多种监测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选择监测方法时,要注意现有的条件,结合实际选择出最佳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大致按一下几点编制:监测目的;监测的方法及使用设备;监测场地描述(土壤类型、植被、海拔、经纬度、面积等);监测频度;监测起---止时间、周期;数据的整理(观测数据、实验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图形数据、图像数据),编制生态监测项目报表;监测人员及监测要求(监测依据、执行标准、人员持证监测)。

四、生态环境监测的几个重要技术应用

1、GPS 技术

GPS 是一种定位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能够适时地对遥感技术提供的信息变化区域进行定位导航,具有精确、客观的特性。GPS 技术主要是对遥感技术提供的实况数据感测图等加以分析提供地理坐标,其的应用原理是:遥感技术将实况数据传输予GPS 仪器,GPS 仪器进行定位导航后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同步对实况变化坐标进行动态观测。

GPS 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的一大创新,它能够应用与实时动态的监测目标的状况,这也是比遥感技术进步的一大特点。此外这一技术还能应用于某一时段的事物数量监测,从而对相关方面进行推测,比如监测某一区域的树木数量从而监测出树木某一时段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这一技术应用也是十分广泛,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可以与遥感技术相互辅助,适时监测出动态数据,并能对一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适时关注,还能监测生态链的平衡程度,这样能够减少物力、人力的投入,而且宏观、便利。

2、GIS技术

GIS技术是一个有关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运用和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体系,是现在最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之一。它除了具备数据库的基本作用外,还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作用,能为宏观决策管理服务,可以完成迅速、正确的空间分析与动态监测研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运用这一技术关键是其具备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监测人员可以依据这一技术分析被监测范围的地理信息特征,为生态发展的规划与地理资源的管理和灾害的预测与预警方面具备无法取代的作用,因为中国的地理环境繁杂,运用GIS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正确性与真实性。

3、RS技术

遥感RS技术就是通过卫星或者其他远距离的监测,监测被监测范围内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变化,分析得出此物体现在处于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反馈,技术可以高空对物体进行扫描、拍摄,对信息的采集相当快速、准确,而且可以被遥感的对象有很多,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的状况、空际环境污染指数、气温闭环等等,例如,我们可以对大兴安岭森林采用遥感技术监测,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森林的覆盖面积是否减少,来推测是否有人在破坏植被,进而想出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手段进行处理,也可以对于大兴安岭上空气温状况进行监测,时刻注意是否会出现火灾等自然灾害,如若发现异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扑救,遥感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来人力资源的投入,市一中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五、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展望

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是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通过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等方式为更深层次的生态环境管理服务及决策部门服务,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所追求的建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时至今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显得日益严峻,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已不能单纯依靠理化、生物等指标,生态环境监测必将得到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的重视与掌握。

六、结语

综上,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实际中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对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评定,并提出合理的生态环境规划及生态设计方案,有效的促进环境治理。

参考文献:

【1】葛承轩,杨 琴.生态环境监测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1(2):92~94.

【2】刘敏.3S技术及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广东林业科技,2005,21(3):63-65.

论文作者: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及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