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论文_黄孟菲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论文_黄孟菲

(国网江西高安供电分公司 330800)

摘要:台区在电力系统中是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台区线损管理是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低压线路特有的技术状况和用户用电的多样性决定了低压线损成因的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台区工作人员要综合分析线损的主要原因,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将低压线损率控制到最低本论文主要针对台区线损的一些异常现象,结合形成这些异常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台区线损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很关键的一项问题,,低压线路本身就具有特定的技术,用户群体也是比较多样的,这对低压线损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也使低压线损的成因变得更加复杂。由于台区供电的特殊性,其低压线损率一直都很高,对供电设备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这一问题不及时控制住,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本论文主要结合和针对五个特殊的台区线损异常现象,首先阐述异常的表现,分析原因,然后提出方法,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相邻台区线损率互补

(一)异常成因

相邻台区线损率互补指的是台区之间的线损率不对应,出现异常。出现这种状况其原因在于台区内公用变压器与所供用户的不对应。老台区原电缆因故未挂标识牌或没有更新标识牌,一旦新增公用变压器各分表需要变更台区,容易因原始资料不全或电缆标识不清晰,没有正确区分配电变压器与户表的隶属关系。或者是由于在营销系统没有对实际的变电器和户表所变动的情况进行信息更新工作,这样就会出现营销系统中所记录的变电器和户表资料对不上实际的情况,统计线损率的时候偏差也会较大。

(二)解决措施

要及时做好变电器和户表之间的检查工作和核对工作,仔细核对每一个用户的资料是否和变压器的用电量相符合。还要调用营销系统台区用户信息资料与原 始资料核对,现场实际采样核对,在营销系统内根据现场采样结果更改用户信息。如果台区现场的变电器和户表情况不够明确,而且电缆线路没有明确的走向,那么可以利用用户识别仪对变压器进行逐户核对工作,这样能将老的配变台区变电器和户表遗留下来的不准确信息给解决好。如果没有配变用户识别仪,也可根据线路走向或地下电缆标识牌的指示逐一排查,必要时可通过拉电方法加以识别。

二、同一台区某段时间内线损率变化幅度大

(一)异常成因

大部分情况是人为导致的。在统计用户用电量时,进行自动化抄录时,当电脑上的数据出现问题时,需要抄表员去现场记录数据,落实抄表工作。有少数抄表员不按规定在抄表时间内到现场抄表,而是估抄或托人代抄,或者虽到现场但出现漏抄、错抄、估抄,甚至抄人情表等。不仅如此,还有能够引起抄表误差大的原因就是抄表顺序不一致、数据录入时出现差错,以及公用变压器的低压侧总表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分表抄表时间进同步进行。

(二)解决措施

对抄表的正确率严格把关和考核,坚持以100%严格要求抄表员,严惩出现的错误抄写行为;逐个核对各分表的数据,检查是否有用电剧变户;还要对营销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复核,将错误录入等现象都改掉;尽可能运用配变监察自动化系统对低压负荷的监控,进一步完善营销系统营业分析功能;加强抄表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教育、敬业爱岗教育。

三、台区内短时间线损率变化大

(一)异常成因

通常是因为电表发生故障,电度表的计数机构与测量部分是分开的。或者是季节性用电及临时用电、追补电量、用户窃电、公用台变总表与分表及TA错误接线或故障、表计及TA更换后用电量没有进入台区线损报表统计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实际工作中以公用变压器低压总表、错误接线或故障造成计不正确等原因。

(二)解决措施

要核查短期内的抄表率是否出现错误;检验相关电表是否发生故障;是否有临时、紧急用电电量未计入的台区;是否存在窃电现象。若线损率大幅度下降,应检查是否有临时性追补电量及囤积电量进入。上述因素检查无误排除后,可根据“随后较长时期排徊在某一值附近”的现象,重点检查公用台变总表和用户的表计与TA运行情况,有无存在表计、TA 接线错误和故障。

四、台区线损率偏高,功率因素偏低

(一)异常成因

这里出现异常主要原因是线路无功补偿不理想,无功补偿,称为无功功率补偿,能够有效地通过各种方式降低电流在传送时的损耗,并且降低公共变压器的功率损耗。除此之外还有管理和体制的原因,低压无功管理粗放,忽视台区无功补偿和无功就地平衡,因线路无功功率过大所引起的高损耗问题相当突出。

(二)解决措施

在低压的环境中,进行无功降损可以有效的在低压线路中进行无功补偿,提高供电效率,降低电路的电损,使线损率和功率因素达到平衡。还有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在低压线路中点或负荷集中处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对电动机就地补偿等。

五、台区线损率长期不明原因偏高

(一)异常成因

首先原因不明便排除了常见增损因素,如人为因素等。通常是由于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也就是三相负荷不平衡。三相四线制供电模式在每相负荷相同的理想平衡条件下中性线电流为零,线损为最小。实际上,由于台区供电线路用电负荷变化,中性线电流不可能为零,中性线上线损不容忽视。

(二)解决措施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详细了解三相电流中负荷的分布,用电脑软件绘制条形图或者波状图,来进行形象具体的对比和分析,一般情况下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 衡也可在配变室中进行负荷实测加以确认。

结语:

台区线损现象多变,成因复杂,实际线损通常由多个增损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综合治理台区线损更需各相关部门全力合作。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线损率,能够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分析台区线损的异常现象,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线损管理措施,使得企业对于各种特殊情况的应对性变强。在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线损管理人员更应该坚持不懈地做好台区的线损分析工作,积极探讨各种异常现象的原因,并且在实践中摸索高效率的最佳解决方法,然后做好数据记录和方法总结,推动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蓝海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建议[J].智能电网,2014,01:62-66.

[2]侯伟宏,裘愉涛,吴振杰,吴靖.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回路安全措施研究[J].中国电力,2014,09:143-148.

[3]杨洛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措施规范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6:187-188.

[4]曹萌,周海娟,孙嘉翼.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规范化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5,03:185.

[5]邓哲林,李俊,钟文慧,刘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措施及其可视化技术研究[J].电子世界,2016,23:151+155.

论文作者:黄孟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论文_黄孟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