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嵌入性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基于青海藏毯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集群论文,青海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地域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8.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4)04-0148-05 一、文化嵌入性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论述 波兰尼的嵌入性观点其实已经融入了文化视角,只不过他指的是国家层面的民族文化,还缺乏实证方面的支持。实际上,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嵌入性,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很大。1985年,格兰诺维特重新阐释了嵌入性内涵,并将经济行为纳入到具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考察,激发了人们对社会文化的高度关注,促进了产业集群研究的“文化转向”[1],嵌入性理论也遂成为“文化转向”的重要研究切入点[2]。 事实上,社会网络的运行受到文化、观念和制度的制约,社会关系网络与文化及制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三者共同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从现有文献来看,地域文化对产业集群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下面分情况进行论述。 (一)地域文化嵌入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马歇尔是最早关注文化影响产业集群的学者,他提到的“产业氛围(industrial air)”就是指社会文化。马歇尔把区域文化因素作为工业集聚的首要原因[3]。马歇尔把区域内原本毫不相干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嵌入特定区域的“公共物品”,使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提供了集体学习的文化氛围。可见,马歇尔已经发现了地域文化对集群发展的重要性。 Bagnasco把意大利东北地区的产业集群(他称其为“新产业区”、“第三意大利”)定义为是具有相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及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4-5]。Bagnasco认为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互动是受社会文化支配的,他强调了区域文化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6]。Bianchi和Miller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本地化的经济现象,成功的产业集群嵌入于特定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方式等,具有不可复制性,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这些本地特色社会文化基础之上的[7]。Cooke和Schienstock认为社会文化影响产业集群的决策行为,区域文化影响着本地人们的价值观,进而左右他们的决策行为[8]。魏江(Wei Jiang)通过实地调研认为产业集群嵌入于一个无形的社会文化网络之中,产业集群中成员的经济行为与产业集群结构有关,产业集群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即产业集群具有文化嵌入性[9]。林竞君认为区域文化可以视为产业集群萌芽的初始制度诱因[10]。格兰迪(Grandi)认为区域文化是产生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历史传统与文化一致性(cultural homogeneity)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文化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关键资产[11]。胡蓓认为文化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精神源泉,产业集群必须嵌入于当地的社会文化,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保证了产业集群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12]。 上述研究都强调了社会文化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产业集群深深地嵌入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文化促进了集群整体发育。 (二)地域文化嵌入性阻碍产业集群发展 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本地的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确实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但也有学者注意到了区域社会文化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 Knorringa研究了印度Agra地区的制鞋产业集群发现,大多数生产商是由贫穷的穆斯林与比较低等的印度种姓加塔伍斯(Jatavs)人组成,而贸易商则是由较富有的穆斯林与高等的印度种姓巴尼亚斯(Banias)人组成,这种由种姓制度文化造成的歧视与不信任,严重影响了不同种姓的企业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生产商与贸易商之间的分工也因社会分化而加剧[13]。巴泽和施密茨(Bazan and Schmitz)在研究巴西赛诺谷(Sinos Valley)鞋业集群时指出,在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的作用也不同。尤其是全球化后,随着集群国际化程度的加深,集群企业的产品出口量开始逐渐增长,原来基于本地社会文化构建的关系网络体系的作用日益减弱,与本地企业间的合作不再靠关系维持而是以产品质量来判定;本地信任开始下降,“陌生人”(外地人)间的信任开始逐渐上升;企业间的信任关系的建立越来越趋向于经济理性,从社会关系纽带逐步向商业纽带过渡[14]。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集群与外部组织的社会以及经济联系日益重要,本地企业更多地与以往没有社会联系的外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15]。格兰迪也注意到了集群文化的负面作用,即路径依赖的问题,他提出,地方文化中的企业家精神有助于克服这个困境[16]。 国内也有学者提出社会文化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仇保兴认为基于亲缘、地缘、血缘等社会关系建立的产业联系,容易导致“爱有差等”,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个人,容易将经济交易活动限定在特定空间范围(如村落或小企业集群)而陷入封闭,阻碍创新和技术进步,最终会导致集群衰退[17]。魏江也指出区域社会文化会因惯性的力量而造成集群的封闭性,进而降低集群从外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当集群所有的成员都适应了过去的文化环境后,就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产生文化惯性即形成了一种“文化锁定”,这会严重阻碍集群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18]。 上述研究证实了地方文化对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阻碍作用。从这一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社会文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并没有定论。本文结合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发展来实证分析青海地方文化对藏毯集群发展的影响。 二、青海藏毯产业集群的地域文化嵌入性实证分析 (一)传统地域文化:集群形成的基础 传统文化对产业集群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胡蓓的研究表明,浙江和广东由于远离了内地政治文化笼罩,在文化传统上具有极为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人们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熏陶下,行为上表现出更强的经济理性:不尚空谈、敢想敢干,具有自强不息的自主创业意识,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意志;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灵活务实、敢闯敢冒险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尚贤用能等用人理念的文化氛围[19]。可见,嵌入在当地的传统文化是导致浙江和广东产业集群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1.藏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藏毯是藏文化的载体,是藏文化的传承,藏毯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据史书记载:历史上青海藏族的形成包括藏、汉、蒙古、土族等多个民族[20]。藏族在青海分布很广,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藏族,藏民族文化在青海具有很深的底蕴,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藏传佛教文化在青海乃至全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每年到青海湟中县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旅游和朝拜的国内外游客超过50万人次,仅次于西藏的布达拉宫。 藏毯作为青藏高原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已有3000多年。1959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所辖的都兰县诺木洪汉葬古墓群出土的一块彩色“毛席”残片,经考证,证实是3000多年前聚居在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的居民们(羌人,藏族的先民)用牛羊毛编织御寒的原始地毯残片,考古界称之为“毛席”,藏语叫“溜”,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关于手工地毯的实证①,也是今天藏毯的原始雏形。这些毛席的原材料经考证为青藏地区本地产的藏系绵羊毛编织而成,并已有染色技术,主要以黄褐两色为主,少数有黑色、红色或蓝色不等,即原色毛与染色毛相结合应用,图案多以色条、色块及点缀色为主,经纬线大多为单线,由于是手捻纱,毛纱的粗细不匀,使之表现粗犷、古朴、自然的美。从这些毛席的纺织工艺、染色技巧看,当时的工艺已经达到了十分娴熟、稳定的技术水平[21]。 吐蕃时期,生活在雪域高寒地区的藏族人们已经有用本地所产牛羊毛为原材料编织的藏被、毛布等毛纺织品。编织牛羊毛生活用品也是牧民热心从事的一项手工劳作,这是藏族展示自己艺术创作天赋的领域。所以,历史上,藏毯的编织技艺十分普及,几乎人人有纺锤、家家有织机。随着历史的演进,编织藏毯的“棒棒缠”方法就是从过去的工艺中演绎而来,形成了藏毯独特的编织技艺,它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手工地毯编织方法,也不同于我国其他地区手工地毯编织方法。东汉时期,青海湖地区已流传栽绒藏毯的编织工艺,藏毯产业盛极一时。清朝中晚期,青海藏毯获得进一步发展。清末到民国的百年间,青海湟中县马场藏族乡的加牙村成为高原著名的藏毯专业村。民国二年,该村建立了织毯职业学校,与村民共做藏毯产业。全村妇女皆能捻线编制,其产品花样新奇、精致、大观。当时在湟中县及甘肃武威等地年销售约6000余条。随着茶马互市物资交易及贸易的发展,藏毯工艺逐渐传入甘肃等地[22]。 由此可见,青海藏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其传承的藏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从有历史记载的文献来看,青海藏毯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距离塔尔寺4公里处的加牙村,历史上加牙村是一个藏族集聚村。加牙村藏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300多年前,17世纪初清康熙年间,扩建塔尔寺庙宇,为了供应寺院装饰及僧人修坐,在塔尔寺邻地的加牙村藏毯应运而生,后来成为青藏高原地区著名的藏毯专业村。加牙藏毯2007年获得“非文化物质遗产”称号,第七代手工藏毯编织艺人杨永良被授予加牙藏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牙藏毯具有古朴、粗犷、自然、原生态和纯手工等特征,深受欧美等国家消费者喜爱。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加牙村几乎家家都织地毯,有400多付机梁。在加牙村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姑娘嫁到加牙村,不捻线来干啥哩”的织毯文化。 2.传统地域消费文化观念 历史上藏民族是靠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为了抵御高原的寒冷和草原的湿气,藏族先民发明了编织藏毯——卡垫(一种块毯)。藏毯具有保暖去湿的功能,白天牧民把它搭在马背上当坐垫,晚上铺在地上当床垫。藏毯是牧民生活的必需品。牧民们白天放羊捻纱,晚上织毯,基本上是自给自足。这种传统一直流传下来,藏毯也逐渐走进了高原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已经形成了使用藏毯的消费习惯,几乎家家都有藏毯。正是这种传统的地域消费文化使得藏毯产业一直延续下来,成为藏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藏文化成为藏毯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地域特色。 (二)企业家精神决定藏毯产业的兴衰 Rebernik等人认为企业家精神与产业集群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家精神可以促使人们承担更多的风险,把原来的企业做大做强或者创立新企业,企业家精神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互补性可以降低单个企业投资风险,反过来也会促进本地企业家精神的形成[23]。Glavan和Bogdan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企业家精神起了关键作用,在产业集群的初始阶段面临着诸多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奠定了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基础[24]。 青海藏毯产业集群中大多数是青海本地人,青海藏毯借着新中国成立国家外汇不足的机会实现了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过一波三折,借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和中国加入WTO之际,国外订单大增。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拓了出口市场,形成了以藏毯为基础的外向型产业集群。从藏毯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与企业家精神是分不开的。 1.计划经济时代缺乏企业家精神:兴旺一时的青海藏毯产业迅速衰败 在1978年前,青海只有2家藏毯企业,一家为国有企业(青海地毯一厂),一家为集体企业(青海地毯二厂)。20世纪80年代初,结束国家计划调拨出口后,青海藏毯②得到了自主发展的机会。1984年青海省获得自主出口权,加快了青海藏毯产业的发展,出口额逐年递增。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青海省共有藏毯企业30多家,纺织企业56家,农村(含牧区)有家庭纺织作坊2000多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几乎遍布全省各个州县。 1994年由于国家实行出口招标制度,并收取招标费用,增加了地毯出口的销售成本,尤其是对藏毯出口造成较为严重的制约。青海企业规模较小交纳招标费后,出现亏损,出口受阻,导致产品大量积压。由于青海藏毯主要以出口为主(出口占98%以上),出口无门,企业纷纷倒闭,农牧区家庭作坊也逐渐消失。1994-1996年是青海藏毯的“冰川时期”,大量企业倒闭。从出口最高时期(1992年)的650多万美元,出口约15万平方米,到1996年出口才1.53万平方米创汇68.63万美元,全省加工点由最多时的200多个加工厂、织毯工人2万多人萎缩到1996年全省加工点只剩20多个、织毯工人不足2000人,青海藏毯进入低谷时期。 由于国有企业固有的弊端,缺乏企业家精神导致青海藏毯创新不足,产品图案花色几十年如一日,缺乏创新,产品附加值低,加之管理混乱是导致企业纷纷倒闭的主要原因。 2.民营企业家的出现:扭转乾坤,藏毯产业蓬勃发展——展示企业家精神的威力 1996年青海省第一家民营藏毯企业成立——ZY集团,当年获得自营出口权。ZY集团的董事长ZHW是一位从事多年外贸的国家干部——主管地毯的销售科长,常年国外销售产品。他发现国际市场上尼泊尔生产的藏毯销售十分火爆,于是在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收购了破产的原某国有地毯企业,成立了第一家民营企业。在董事长ZHW的领导下,不断开拓创新,青海藏毯出口迅速上升,1997年至2002年青海藏毯生产和出口逐年回升,年均增长59.5%③。 在ZY集团的带动下,到2004年底,青海省拥有藏毯全能生产型企业5家,外销经营企业4家,省内加工厂(车间)174个,年产量达32万平方米,工业产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④。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宁、海东、海南、黄南等地。到2008年年底,全省藏毯生产全能生产企业11家,销售公司10多家(含个体户),年销售额达3.5亿多元,出口224万平方米,出口创汇364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⑤。其中,ZY集团成为全国三大地毯出口企业之一,ZY品牌成为全国“十大地毯品牌”之一。 随着青海藏毯的发展,也激发了本地企业家精神,一些胆子大敢闯敢干的人开始创办新企业,如2003年成立的RY公司和MY公司,2007年成立的QZ公司和YYX公司等,生产企业数量从2003年3家增加到2010年的17家(不包括个体经销户和加工厂)。 (三)企业家认知促进藏毯产业集群发展 1.本地企业家认知:集群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青海藏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与本地企业家的敏锐洞察力分不开。早在1996年,ZY集团的创始人ZHW先生凭借其多年跑外销的经验,敏锐地发现国际市场上对藏毯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于是组建了ZY集团,开始组织生产藏毯。当年获得自营出口权,1996年出口50万美元,到2003年出口达1058万美元(青海结汇),年均递增54.7%;到2008年出口达2800万美元(青海结汇),是1996年出口的56倍⑥。2006年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藏毯龙头企业,形成了集产、供、销、研、培为一体的综合性、外向型的藏毯生产经营企业,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和合作企业11家。 龙头企业的企业家认知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带动了其他企业模仿龙头企业的路径。笔者访问了这位早期创业的老板,他讲述了企业为什么要集团化(纵向一体化),而不是专业化的考虑:“刚开始,我只做销售,这是我的老本行,我是做销售出身的。做了几年,我发现还是要有自己的生产企业,主要是我发现销售形势很好,青海当时的生产能力有限,和别人合作很难,最怕的是质量(不稳定)。当时,青海的纺织企业已经都破产了,手工地毯主要以手工纺纱为主,为了能够及时完成订单,只有自己建立生产厂……青海人很难合作,比较懒惰,青海人做事情需要你去推、拉、扶、搡、拽,才肯动,主动性很差,这是青海文化的一大特色。没办法,我只好开始和省外的一些企业合作,一是学习他们的技术,二是可以引进新思想。做出口,一定要产品质量好,要能跟得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行。所以,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产供销研培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作为龙头企业,只有自己先做大做强才行,企业集团化发展是企业成长的一个趋势。”(藏毯公司董事长,57岁) 龙头企业家的认知还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方向,从这位青海藏毯产业中的领军人物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认知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ZY集团从2001年到2008年出口额一直占全省出口额的75%以上,ZY集团带动了青海其他藏毯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出口额的增长,引领着青海藏毯产业的发展方向。2006年以前ZY集团100%外销,2007年外销占98%,2008年公司开始大幅度转向内销,占40%以上,2009年公司内销占到60%。2013年ZY集团的销售额达7亿多元,占全省销售额的70%以上⑦。 在全国地毯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而萎靡不振时⑧,青海藏毯产业却能够保持12%的增长和赢利,这与龙头企业家的认知是分不开的。 2.外部企业家认知:避免了本地文化锁定,加快了集群发展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其他中小企业里,有些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SY公司,该公司2007年才成立,2009年从广东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做公司总经理。外部职业经理人的引入,带来了新观念和新认知。外部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的引入给青海藏毯产业集群注入了新鲜血液,避免了本地文化的锁定,加快了藏毯产业发展。 (四)传统观念决定集群发展模式:纵向一体化 产业集群强调集群主体之间所信奉的商业文化与竞争理念、诚信与信用网络等人文环境,这种社会文化环境氛围可以促进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关系,可以促进企业间分工协作[25]。 笔者在调研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青海人瞧不起青海人,人与人之间不愿意合作,喜欢单打独斗。”这种文化影响了不少企业家,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直接影响了企业家的行为。 另外,青海“轻商、歧商、排商”的社会传统文化,导致青海人缺乏创业精神和经商意识,市场观念淡薄[26]。青海历史上以游牧为主、农业为辅,游牧主要在6州,农业主要在青海的东部即海东地区和西宁市。这种产业布局,导致青海人形成了“重农牧轻工商”的传统观念,思想保守,缺乏市场观念。长期的封闭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青海人养成了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性格,害怕风险、缺乏冒险精神,死守田园,不思进取。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形成了“安于现状、只求温饱、不求更好”的度日观[27]。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很难形成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即使身边有人创业成功也没有人愿意模仿。相反,一旦失败,还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1.缺乏创业精神:培育龙头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可能形成大量创业者。针对这一情况,2003年6月20日青海省政府规划出青海藏毯产业发展蓝图,提出“以藏毯产品为核心,以藏毯产业为主导,培养国际性集团化藏毯企业,整合要素资源,扩展产业链,使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整合思路。青海ZY集团是青海省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通过政府政策的刺激,激发了企业家精神,开始将企业做大做强,集团董事长ZHW敢于冒险,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企业网络,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2.扶持重点企业形成龙头,制造示范效应,培育创业文化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青海的企业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为了鼓励藏毯产业发展,只能先扶持一个企业先做大做强,形成示范效应,打造藏毯业的“航母”。在缺乏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扶持与政府有良好关系的企业做大做强,拓展了产业网络,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落后地区缺乏创业精神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大量小企业。即使到今天,青海藏毯已经发展到年销售额达3.92亿元,原辅料企业年销售额达7亿多元,青海也只有12家藏毯生产企业,5家原辅料企业。300多个农牧区加工厂,90%以上是政府利用扶贫款帮助修建的,由政府提供机梁,并将其分配给每一家生产企业,作为企业的一个加工厂(车间),并不是独立企业或者个体家庭作坊。从这一点来看,青海人缺乏创业意识,加之“轻商、歧商、排商”的传统文化及企业家精神匮乏,成为藏毯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另一位企业总经理认为青海文化影响了藏毯企业间的合作,关键是观念的问题。 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密切的合作网络体系。同时,受“青海人瞧不起青海人”观念的制约,“死要面子活受罪”。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企业宁愿多花运费从外地企业购买原辅材料也不购买本地企业的原辅料,认为和本地企业合作没面子。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制约下,本地企业宁愿与外地企业合作也不愿意和本地企业合作,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通过企业集聚来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也证明了集群中本地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只有本地企业间形成了合作信任文化,才能实现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青海这种不合作的社会文化加大了企业发展成本,只能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只能通过兼并、收购实现集团化来增强企业实力,树立品牌形象和公司形象。很多企业只能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做大做强,吸引外地更多的供应商和销售商[28]。 总之,文化嵌入性对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具体体现在:传统藏民族文化是藏毯产业的文化竞争优势的源泉,龙头企业家精神是促进集群发展的关键力量,本地企业家是集群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外地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促进了集群发展,引入了新文化(即新认知和新观念),避免了本地文化的锁定;同时,青海本地的“轻商、歧商、排商”的传统文化观念导致企业家精神匮乏,集群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但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观念下,驱使有魄力的本地企业家和外地企业合作,反而使集群网络保持了良好的开放性,尤其是龙头企业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通过建立国内外销售子公司,拓展了集群网络,避免了集群企业本地联系过强导致本地网络出现过于僵化而引起的锁定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集群发展。通过集群开放的网络,引入了新思想和新观念,有助于青海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改变,对青海藏毯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海传统的文化观念导致集群只能通过纵向一体化的模式进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地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增加了企业发展成本。 ①关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研究中,金祥荣和朱希伟(2002)对浙江的产业集群研究发现:古代先民的生产实践或偶然的历史事件造成了某些产业特定性要素在一些局部地区形成与发育,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与当地文化习俗等不可移动性要素紧密结合,逐步累积、强化并固定下来。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青海地毯从1985年才开始称为藏毯,主要是因为1984年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地毯展销会发现尼泊尔生产的一种地毯十分畅销,买回一块研究后发现是用藏系绵羊毛(青海俗称“西宁大白毛”)编织而成。尼泊尔藏毯的生产工艺是由20世纪50年代末达赖集团叛逃至尼泊尔,被他胁迫的藏族同胞为了生存开始生产藏毯,并得到尼泊尔政府大力扶持,1975年开始出口国外,并得到英国地毯公司帮助进行了工艺改进。青海藏毯直到1986年才进入国际市场,比尼泊尔整整晚了12年。1985年后,青海地毯改称为青海藏毯。文中藏毯和地毯交叉使用,二者可以替代。 ③④⑥文中数据由中国藏毯协会提供。 ⑤⑦数据为调研获得,文中数据除特殊说明外,均为调研所得,下同。 ⑧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地毯企业从2003年的2200多家降到2010年的1300多家,能够正常运营的企业仅300多家。以与青海邻近的甘肃省为例,2003年有70多家地毯企业,到2009年破产了60多家,到2010年能够正常运营的仅3家。新疆和田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手工地毯生产基地,企业也大量倒闭,到2010年仅有少量企业还在坚持生产,但生产规模不断缩小。区域文化嵌入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基于青海藏毯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_产业集群论文
区域文化嵌入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基于青海藏毯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_产业集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