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布点规划探索论文_许奇峰

中小学校布点规划探索论文_许奇峰

——以惠州市惠城区为例

许奇峰

惠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 惠州 516001

【摘 要】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是社会事业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对促进城市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通过科学编制中小学校布点规划,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行动,合理布局城乡中小学资源。

【关键词】中小学校;布点规划;达标建设;惠城区

一、背景

2013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制定了《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2015年1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印发《惠州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为契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质标准化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的义务教育方针,实现惠州市“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教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优化标准化建设,引导中小学校科学、合理布局和有序建设,因此启动了惠州市惠城区的中小学校布点规划研究。

二、现状认知

1. 现状学校建设

2014年规划范围内现状小学生人数约11.33万人,初中生人数约4.74万人,高中生人数约3.61万人。规划范围内已建中小学校147所,用地面积约299.52公顷。其中小学96所(含教学点),用地面积约110.55公顷;初中13所,用地面积约41.05公顷;九年一贯制学校22所,用地面积约55.41公顷;高中5所,用地面积约43.85公顷;完全中学8所,用地面积约26.69公顷;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用地面积约21.98公顷。

2. 老城区现状学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公办学校学位紧张,大班额现象突出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部分规划确定的中小学校用地未能优先建设公办学校,而用于建设高收费的民办学校,导致公办学校数量不足、学位紧张。为满足现状就学需求,不得不超额招生,形成大班额现象,如下角小学、上排小学、河南岸中心小学等学校班额已经超过60人。

(2)新城区学生占用老城区教育资源

新城区学校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部分学生分流至老城区。另一方面由于老城区历史较悠久的老校吸引力较强,加剧了学生的分流。

(3)中小学校用地面积不足

老城区部分学校建设年代久远,校园用地面积偏小,如一小、十小、下埔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生均用地面积不到7平方米,与省教育厅2013年颁布的规范化办学标准要求差距较大。

3. 新城区现状学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新城区学校建设跟不上城市建设和扩展的速度

新城区城市扩展速度较快,规划配套的学校建设则相对滞后,一定时期内新开发居住小区的学生无法就近入学。如金山湖片区新建了嘉泽园、中央公园、方直东岸等居住小区,规划为其配套的三所小学目前尚未实施建设。

(2)新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

惠城区学校发展不均衡,目前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新城区则相对匮乏。

(3)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难

新城区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相对集中的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总学生的44.3%,根据2012年《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目前仍然存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公办学校难的问题。

三、规划目标

1.千人指标的确定

规划综合现状趋势外推法、人口出生率推算、年龄构成预测等三种方法,结合第六次普查人口构成情况的分析,同时考虑到单独二胎、人口老龄化趋势及职业中专的发展趋势,确定各年龄段的学生千人指标如下:小学为90人/千人、初中为40人/千人、高中为30人/千人。

2.学位需求分析

规划人口总量控制以《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为依据,规划预测随着南部新城和火车站片区的建设,惠城区人口增长趋势会由逐渐变缓向逐步提升转变,为了能更好指导惠城区学校建设实施,规划预测近期规划范围内人口规模约128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约143万人。

根据学生千人指标,套用公式学位需求=人口规模×学生千人指标,规划确定2017年学位需求为小学11.52万个、初中5.12万个、高中3.84万个,2020年学位需求为小学12.87万个、初中5.72万个、高中4.29万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设总体目标

进一步优化惠城区教育用地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发展,构建均衡完善的中小学布局体系,满足教育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实现成为“国家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市”的战略目标。

4.建设分期目标

为实现建设总体目标,规划对近、中期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目标:

(1)近期到2017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学校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地区学位紧张和大班额问题。规划设置小学不少于107所,初中不少于35所,高中不少于13所,折合学位数小学11.52万个,初中5.12万个,高中3.84万个。(其中现状已建小学95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22所、高中5所、完全中学8所、十二年一贯制3所,折合学位数小学11.33万个,初中4.74万个,高中3.61万个。)。

(2)中期到2020年,形成教育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体系,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规划设置小学不少于120所,初中不少于39所,高中不少于15所,折合学位数小学12.87万个,初中5.72万个,高中4.29万个。

(3)远期到2020年以后,根据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情况,适时启动规划学校建设。

四、中小学校布点规划

1.规划分区

规划以各街道、镇的行政界线为基础,结合城市道路网界线和城市自然地理界线分为10个片区进行规划研究和布局安排(注:规划分区不同于教育部门的学区划分)。其中位于老城区的有4个:桥东片区、桥西片区、下角片区和上排片区;位于新城区的有6个:江北-小金口片区、汝湖片区、江南-龙丰片区、水口-马安片区、河南岸片区和三栋片区。

2.总体布点规划

按照城市远景发展建设总体目标,结合中小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共布置了中小学校287所,总用地面积约778.58公顷,学位数46.79万个,学校平均用地规模2.71公顷,生均用地面积16.64平方米/生,平均班额约48人。

其中小学(含教学点):160所,学位数17.57万个,学校平均用地规模1.59公顷,生均用地面积14.51平方米/生,平均班额为45人。初中:29所,学位数5.32万个,学校平均用地规模3.46公顷,生均用地面积18.84平方米/生,平均班额为50人。九年一贯制:58所,学位数12.56万个,学校平均用地规模3.21公顷,生均用地面积14.84平方米/生,平均班额为47人。高中:15所,学位数4.26万个,学校平均用地规模8.05公顷,生均用地面积28.36平方米/生,平均班额为55人。完全中学:22所,学位数5.85万个,学校平均用地规模4.13公顷,生均用地面积15.64平方米/生,平均班额为53人。十二年一贯制:3所,学位数1.23万个,学校平均用地规模8.47公顷,生均用地面积20.67平方米/生,平均班额为50人。

五、规划实施策略

以省教育厅2013年8月印发的《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为依据,规划结合老城区与新城区学位需求、人口结构、建设条件的不同,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对老城区和新城区提出相应的中小学校布点建设策略。

1.老城区学校建设策略

老城区人口结构及学位需求相对稳定,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完善旧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活动主要以旧城更新为主。目前老城区现状中小学校特别是小学呈现出学校规模偏小、班额偏大的现象,学校规模的不经济、空间布局的不合理以及教育资源出现的校际差异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小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老城区学校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提出以下策略:

(1)老城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在学校用地规模方面,小学生均用地(含九年制学校小学阶段)不低于9.4 m2,初中生均用地(含九年制学校初中阶段)不低于10.1m2要求。在办学规模方面,鼓励小班学校采用撤并模式进行改建,特别是低于6班的小学。建议老城区小学、初中宜设置不小于30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宜设置不小于45班。在班额方面,近期允许学位紧张地区的部分现状中小学校保留大班额,但小学不宜超过52人/班,初中不宜超过55人/班,中期应逐渐缩小班额至45人/班,满足省标准要求。

(2)旧城改造中学校建设策略

目前惠城区旧城改造的方向以商住开发为主,在旧城改造的同时也增加了一部分居住人口,造成老城区学校学位进一步紧张。因此在老城区旧城改造时应优先考虑安排中小学校用地,新增学校在下一轮地块改造规划研究中确定。

同时,规划建议对老城区现状学校进行扩建,结合旧城改造来为现状学校扩建预留用地,需要对现状学校进行迁建、重建时按照本规划中老城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2.新城区学校建设策略

新城区城市扩展速度较快,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地区,新城区存在学校建设跟不上城市建设和扩展的速度,中小学校学位需求量相对较大,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等问题。因此在新城区学校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提出以下策略:

在新城开发过程中,应加快中小学校的配套建设,缓解新城区学生占用老城区教育资源现象。中小学校应与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参考文献:

[1]谢慧,李沁.武汉市普通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索[J].规划师.2005

[2]郑敏.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区中小学布局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陈慧,周源.我国大城市老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教育布局规划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

论文作者:许奇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中小学校布点规划探索论文_许奇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