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程化设计在《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林婷,张娅,许明明,高懿凤,胡昔云

工作流程化设计在《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林婷,张娅,许明明,高懿凤,胡昔云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宜宾 644003

【摘 要】对于《建筑给排水》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我们提出以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化设计为教学单元项目,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以实际工作流程为教学单元,以企业标准为课程质量标准,选择实用、必须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建立独特的建筑工程类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职业能力的全对接。

【关键词】工作流程化 建筑给排水 教学

《建筑给排水》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专业基础课为水力学、泵与泵站、工程制图等,与建筑设备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联系紧密,同时也是我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必考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建筑给排水方面的工程设计、设备安装以及仪表等知识的原理及方法的学习,掌握安装工程施工岗位、安装工程造价岗位和建筑水电设计岗位要求的建筑给排水知识。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建筑给排水》课程还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课程分成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先学习建筑给排水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课程设计。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的问题有:

1、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许多学生出现怠学情况。本课程纯理论知识难度较大,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时觉得枯燥难懂,不想听课不爱学;在实训课操作时,由于理论课上过的时间过长,许多知识点忘记了,跟不上操作进度,就放弃学习,而老师常常为了照顾这一部分学生,被迫在实训课时再花时间复习理论知识,挤占实训操作时间,影响实践训练。

2、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脱节。近年来我国建筑给排水行业的迅速发展,《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中水设计规范》等常用规范不断修订完善,新的规范标准也不断更新出现,课程标准的制定更新滞后,与行业标准脱节。

3、教学内容与建筑行业脱节。建筑给排水工程本身的从业内容正在逐年扩展:从给水扩展至热水、直饮水;从排水扩展至中水、循环水,乃至污水局部处理;从消火栓灭火扩展至自动喷水系统;从水消防扩展至气体消防和特殊消防,从单栋建筑扩展到小区。教学内容越来越多, 一般高校建筑给排水的理论教学为 40 ~ 50学时, 不少本课程内容尚未能接触,更不必说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增加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 ,同国际化的建筑设备工程接轨了。

故此,本课程的课程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按照现代高职教育的新要求来进行课程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在课程改革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做法上,以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化设计为教学单元项目,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以实际工作流程为教学单元,以企业标准为课程质量标准,选择实用、必须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建立独特的建筑工程类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职业能力的全对接。

首先,学生在第一堂课,不是学习理论知识,而是领到各不相同的建筑图纸和建筑给排水设计任务。这些图纸全部来自实际工程,由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提供。在第一堂课上,学生由教师指导,熟悉建筑图纸,明确设计任务。

第一单元,建筑给水设计。学生首先通过对学生宿舍和教学楼的实地观测,认识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然后,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确定各自的给水方案,选择给水管材、附件和设备,布置给水管道系统,完成给水水力计算,绘制建筑给水施工图,编制设计说明书,完成建筑给水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就能应用到设计中,同时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规范和图集,到建材市场了解各种给水管材、附件和设备的性能特点。最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钢管的螺纹连接、PP-R管的热熔链接和旋翼式水表的安装训练。

第二单元,建筑消防设计。学生首先通过对教学楼和学校地下车库的实地观测,认识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然后,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查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相关图集,到建材市场了解各种管材、附件和设备的性能特点,绘制建筑消防施工图,编制设计说明书,完成建筑消防设计。

第三单元,建筑排水设计。学生首先通过对学生宿舍和教学楼的实地观测,认识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然后,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查阅相关规范和图集,到建材市场了解各种排水管材、附件和设备的性能特点,绘制建筑排水施工图,编制设计说明书,完成建筑排水设计。最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PVC-U管道的连接和卫生器具的安装训练。

这种按照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化来设计教学单元的方式,把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教学内容和建筑行业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结语

建筑给排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具备建筑给排水工程各系统设计和管理的工程实践能力。这种按照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化来设计教学单元的方式,是教学改革中的一次尝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和行业的发展情况不断改进,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春燕 ,张勤,刘智萍.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的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06.12;

[2] 郭艳、李红环.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探讨[J]. 教育现代化. 2015.11;

[3] 常金秋. 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2008.06;

[4] 王健康、汤骅、杨广、孙志华. 工学结合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教学模式探讨[J]. 新校园. 2015.11;

[5] 杜馨、邓曼适、何芳. 基于“工学结合”给排水专业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01。

论文作者:林婷,张娅,许明明,高懿凤,胡昔云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  ;  ;  ;  ;  ;  ;  ;  

工作流程化设计在《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林婷,张娅,许明明,高懿凤,胡昔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