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袁红琼

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袁红琼

袁红琼 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 615700

摘要:创新教育是目前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创新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切实地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在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是教师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对于提升办学的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2-045-01

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正面临着生物工程、纳米科学、高温超导材料、生命科学、量子力学再发展等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严峻挑战,经济社会正面临着生态平衡、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等诸多难题,这都期待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和视角去审视,以创新的勇气和意志去解决。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各行业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成为新时期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当今教育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看法。

一、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计算机这门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不再适用于计算机教学,而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开发创新能力的手段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去参与学习,心情非常重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如何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乐”起来,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下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课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却只是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他们的兴趣是可以玩游戏、上网等,而对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没有多大兴趣。针对这种现象,计算机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发展为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精彩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创建超级链接时,我们可以采用超链接的具体事例来向学生展示超链接的精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适当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比如把课本上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动灵活的小模块,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和探究。兴趣是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最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他们创新能力。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方式。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就是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课教学活动中,我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时要一题多解,因为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拓展思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灵活掌握了知识。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活动功能,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索与合作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和反省,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要相信学生有质疑的能力,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他们一个创新发展的空间,并经常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比较、概括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此外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需从教师本身入手,要考虑设计一些思考性、实践性、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还要注意练习的形式,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学生在思考中有了新的见解、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大家都参与了这项活动,让学习带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和进取的动力。总之,教师要多采用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动脑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以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坚持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关乎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成与败,同时也关乎我们中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革新我们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确保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并培养起来。一方面,要在教学方式上费一番苦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之下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并在这种良好的意识作用之下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有效地融入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二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白鲜霞.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13).

[2]周志娜.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2,(07).

[3]唐小梅.试论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俪人:教师, 2014,(15).

论文作者:袁红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袁红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