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采写策略探究
李丹丹 河南省鹤壁日报社
摘要: 新闻报道中一种比较重要的新闻类型就是社会新闻,一直以来就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一则好的社会新闻可以弘扬正气,展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反映出社会的道德风貌,是社会文明的有效推动力。社会新闻想让人们所认可,在采写的时候就要注意一定的采写技巧,还要注意一些事项,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社会新闻充分发挥其作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 社会新闻;采写技巧;注意事项
社会新闻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究其原因,社会新闻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就会出现社会新闻的素材。按照题材来划分,社会新闻包括综合性社会新闻、交叉性社会新闻、事件性社会新闻、批评性社会新闻、问题性社会新闻等。新闻记者在采写的时候应当注意新闻的价值。因为社会新闻的发生都是比较突然的,所以需要新闻记者采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技巧,最大程度勾起人们的兴趣。用最真实的画面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叙述清楚,从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一、社会新闻采写技巧
(一)策划策略
社会热点给新闻记者提供了丰富的采写资源,比如大型会议、热点事件、体育活动等,报道这类新闻,有助于提高媒体公信力。报道社会新闻之前需要做好准备,采访前要策划好,最大程度让采编内容更加具有可看性,紧抓热点主题,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向人们讲述清楚。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新闻的宣传作用,最大化提升新闻报道的效果。
(二)提问策略
社会新闻采访环节就是创作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记者只有深层次的提问,才能确保新闻作品的质量。提问前,新闻记者需要将提问的问题罗列出来,从简单开始提问,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提问时,新闻记住应当避开敏感话题,提出的问题应当是人们所关心的内容。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要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来进行提问,比如采访对象是农民,需要记者掌握农民的语言习惯,采访的是老师,就需要清除知道老师的业务语言。无论是采访什么身份的对象,都要给对方足够的尊重,最大程度做到公平公正。提问后,新闻记者需要将素材整理好,包括录音、录像、笔记等,找出新闻作品中需要的内容,从而创作出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作品。
(三)内容策略
社会新闻要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实际,只有这样才艺创作出人们喜欢的新闻作品。要想掌握最真实的素材,新闻记者需要深入到他们中间,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取得他们的信任。采写过程中要倾听群众的内心,创造出最真实的喜温暖作品,让新闻显得更加温馨,更加真实。
H2假设成立,面对多种多样的支付方式,消费者认为使用无现金支付操作说明通俗易懂,操作过程简单易掌握,甚至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经过简单的操作步骤也能完成交易时,使用体验良好,感知价值将得到增加。
(四)主题策略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是代表数学教育界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也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最新进展和成果的展示、交流平台,迄今为止已召开了13届.经过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华东师范大学获得2020年ICME-14的举办权,这是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以此为契机,西南大学将承办ICME-14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卫星会议,旨在让世界各国研究者相互交流本国民族数学教育问题,分享民族数学教育中的特色、经验,探讨民族数学教育发展的路径,目前会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五)加强舆论监督
另外,从立法模式上讲,“我国关于偷税罪的规定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混合式立法模式,即在税法如《税收征管法》里规定涉及偷税罪的有关行为和表现,但真正明确罪刑关系是在刑法典中。因此,我国偷税罪立法的改革完善还要取决于立法模式的改变。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税制得复杂化、税种的不断增加,把税收犯罪规定于各种税收管理法规之下是一种理想选择。”或许,该选择是目前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国家税法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对于我国现今经济文化与水平来说,或许不是最佳选择,我国仍需如当年一样“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最适合国情的立法方向。
人们关心的是社会热点事件,想要看到的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事件报道,比如曝光非法经营者,督促有关部门对其查处。这类报道可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和喜爱,需要新闻记者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勇于报道那些丑恶事件,加强舆论监督,促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弘扬正能量。
(六)重视舆论导向
社会新闻通过生动的情节来向人们叙述事件,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重视舆论导向,报告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新闻。比如关爱老人、救助贫困大学生、关注困难群众等,这些都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更能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在报道时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利用新闻带动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当中,从而发挥社会新闻的价值。
二、社会新闻采写注意事项
(一)不能弄虚作假
三人成虎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事经过不同人嘴里传出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件事。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对采访对象的内容真实度做判断,如果对方是听别人说的,此人的语言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新闻记者需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还原事实真相,所以要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一则好的社会新闻是可以体现出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然而由于新闻记者的思维单一、采访工作量大,缺乏挖掘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使得社会新闻的质量大打折扣。要想改变这样的情况需要新闻记者培养自身的洞察力,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就将其联系社会各个方面,深入挖掘欣慰时间的深层次主体思想,这样做有助于增加新闻的传播性,也可以展现出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
(二)不能道听途说
不论是社会新闻还是其他新闻都需要坚持不弄虚作假,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如果发现事件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应立刻停止采访工作,坚决不报道这个事件。一旦新闻记者报道过虚假事件,那么他的信誉就会降低,以至于之后报道的社会新闻也不会被群众认可。曾经有过一个报道,说一老人拿零钱去银行,在路上不小心将零钱洒落,路人看见之后都纷纷过来捡钱,老人以为大家是在哄抢,很伤心。谁知路人捡完钱都归还给老人。最后老人清点零钱发现还多了五块钱,原来是有好心人将自己的钱也给了老人。在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会让人认为社会风气变好。这则新闻还过得了当年的新闻大奖,之后有人去调查才发现此事件是一则假新闻,成为了新闻界的一个反面教材。
(三)力求客观全面
社会新闻在报道事件的时候要力求客观全面,不对事件进行过分渲染,也不表现新闻记者的主观评价,保障报道对象的权益。如果想要解释该事件的发生原因,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最大程度确保新闻报道不出现差错。
(四)注意时效性
跟其他类型新闻一样,社会新闻也需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新闻一旦超过时效,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梅雨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可能今天下雨,明天就晴天,如果将抢排渍水的新闻放在第二天来报道,就会显得不合时宜。
离自己的家不算太远,蒋海峰想回去看看。已经好多年不在这里生活,一切都陌生了。总有一些抹不掉的痕迹,在老墙上,在斑驳的树影中,在心里。
三、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新闻不仅需要新闻记者拥有正确的大局观、价值观,在采写的时候需要充分利用采写技巧,还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全面客观,只有这样才可以创作出让群众喜爱和支持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冯兴阁.社会新闻的采写思路[J].新闻与写作,2017 (7):87-89.
[2]张乾强.当下社会新闻采访的几大原则与高效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7 (07):238.
[3]刘青霞.浅谈社会新闻采访写作与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8 (06):188-189.
[4]卢超.社会新闻的采编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7 (6):55-55.
标签:社会新闻论文; 采写技巧论文; 注意事项论文; 河南省鹤壁日报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