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冲突的遥远回声:车臣事件对俄罗斯对外关系及其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影响_车臣论文

车臣冲突的遥远回声:车臣事件对俄罗斯对外关系及其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影响_车臣论文

车臣冲突的遥远回声——车臣事件对俄罗斯对外关系和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车臣论文,穆斯林论文,关系论文,俄罗斯论文,回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俄罗斯联邦军与车臣的军事冲突,世界各国均承认其为俄罗斯的内政。不过,对于俄罗斯在车臣动用武力的深层含义,则不论在俄罗斯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引起了程度不同的广延的理解,人们对这场冲突将对俄罗斯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猜测纷纷,而首当其冲的是俄罗斯与穆斯林世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关系。

近些年来,俄罗斯与穆斯林世界结怨颇多。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持续了10年之久,直至5年前才告脱身。在波黑塞族和穆斯林的冲突中,俄罗斯袒护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在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帮助政府军与穆斯林反对派作战,并不时与阿富汗发生军事摩擦。现在则是与车臣穆斯林的残酷战斗。难怪车臣总统杜达耶夫会不断向国内外的穆斯林呼吁联合起来抗击俄罗斯。

车臣战火一起,俄罗斯国内的穆斯林,首先是地理上与车臣相邻,在血缘或历史命运上与车臣人相近的达吉斯坦和印古什受到了震动。俄军在途径这两个共和国进入车臣时,均受到了当地居民的阻碍。他们排成人墙,使俄军的装甲部队行动迟缓,一些居民还与俄军发生了武装冲突,造成了人员伤亡。俄军在进入印古什的第一天,就有30件技术兵器被烧毁。印古什则有15人被打死,150人受伤,40幢房屋被毁。为此,印古什总统阿乌谢夫已向俄最高法院提出了控告,指控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在达吉克斯坦和印古什,都有志愿者参加了车臣的战斗,当地的伊斯兰政党和高加索联合会更是推波助澜。达吉克斯坦和印古什总统虽都不公开支持车臣,但却都公开反对俄罗斯在车臣兴师问罪。

俄罗斯的其它穆斯林地区也对俄罗斯在车臣大动干戈持有异议。一些地区联名向叶利钦表示反对总统的车臣政策,鞑靼和楚瓦什共和国总统允许它们的士兵拒绝去车臣参战。俄罗斯欧洲中部穆斯林联合组织的领导人加伊努特金则称:俄罗斯正在把自己变成穆斯林的敌人的形象。这很危险,因为在俄罗斯有1800万穆斯林。

车臣事件爆发之后,穆斯林国家普遍表示了关注、不安和谴责。在与高加索地区邻近的伊朗、土耳其等国发生了群众集会抗议活动。据报道,在车臣被俄军封锁之前,有5万土耳其车臣人自愿进入车臣去“帮助他们的兄弟”。此外,来自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志愿人员或雇佣兵也可能参加了车臣的战斗。这五国驻莫斯科的大使曾被召到俄罗斯外交部,解释他们的国民卷入车臣冲突之事。

不过,尽管穆斯林国家普遍对俄罗斯在车臣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谴责,但却没有进行直接干预。土耳其总理一方面忧虑车臣的战火有可能蔓延到整个高加索地区,同时也宣布保持中立。伊朗领导人拉夫桑贾尼警告说,车臣事件可能破坏穆斯林世界与莫斯科的关系,但伊朗与俄罗斯在1月9日签订了由俄罗斯帮助伊朗建立核电站的协议。去年12月在卡萨布兰卡举行的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上,大会虽然对俄罗斯进行了谴责,但没有接受杜达耶夫的呼吁对俄罗斯进行“圣战”。对于利比亚要求伊斯兰会议组织就车臣问题召开紧急会议的提议,各成员国也都反应冷淡。

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中,对于俄罗斯在车臣的行动的指责更多地是来自波罗的海国家和东欧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相对较轻,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急于表示与俄罗斯分清界线和与西方国家的一致。

自华约解散和前苏联解体之后,东欧国家脱离了俄罗斯的控制,波罗的海三国则获得了独立。俄罗斯由于连年不断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滑波,国力大受削弱。国内的问题已使其自顾不暇,更无力顾及国外。因而,俄罗斯对其它国家已不具有原苏联那样的具大威胁。不过,对于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匈牙利、捷克这些历史上曾看到过俄罗斯和前苏联军队兵临城下的国家来说,心头上的阴影难以一下子消除,况且这个东方的大国近年来虽为外忧内患弄得疲惫不堪,但在军事上仍是世界第二强国。在它的巨大身影下,作为它的弱小邻国不能不有芒刺在背之感。因此,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波罗的海三国几年来一直强烈要求加入北约,以寻求西方的军事保护和安全感,同时也获得某种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

车臣事件在心理上对这些国家无疑会是一次震动,使得它们尚未消失的对俄罗斯的担忧重新生长起来。车臣的战火,很可能使它们对于战争和武力增加了一种现实感,更主要的是,使它们不安的与其说是俄罗斯军队轰鸣的坦克,不如说是俄罗斯国家的发展趋向。车臣事件将会把俄罗斯引向何方,这不能不使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关注和不安。十分可能的是,这些国家要求加入北约和进入欧洲大家庭的愿望会更加迫切。

独联体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与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怀有同样的心情。它们以忐忑不安的目光注视着车臣事件的发展。与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有些不同的是,它们相对来说在地缘政治上离西欧较远,与莫斯科则较近,对于俄罗斯的依赖程度也更深。因此,莫斯科国内局势的变动对与它们的影响也更直接。所以,一方面它们担心俄罗斯“帝国”倾向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们也不愿看到俄罗斯国内出现震荡和混乱。从另一个角度说,俄罗斯在车臣使用武力也为独联体各国处理与俄罗斯有关的民族和领土纠纷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比如说,如果克里米亚半岛的俄罗斯人宣布独立或是要求加入俄罗斯,乌克兰对其采取军事手段,俄罗斯将如何对待这一乌克兰的“车臣”?俄罗斯境外有2500万俄罗斯族人,这也是困扰着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一大难题。俄罗斯又将怎样对待这些境外的俄罗斯族人与所在国家之间的矛盾?如此等等,在所有这类问题上,车臣事件对于俄罗斯的态度将有所约束还是相反呢?

车臣冲突爆发之后,西方国家最初的反应相当平静。美法等国当即表态,称车臣冲突是俄罗斯的内部事务,俄罗斯政府有权利维护国家的完整。西方的这种态度给人的印象是完全袖手旁观。但随着战争的拖延和冲突的升级,战斗发展到出乎意料的残酷程度,并且殃及到了大量的平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不满和愤怒与日俱增,温和的批评变成了声色俱厉的谴责。美国副总统戈尔称俄罗斯军队轰炸格罗兹尼是一个“可怕的错误”。法国表示俄罗斯军队在车臣的行动可能会影响俄罗斯与西欧的关系。连与叶利钦私交甚笃的德国总理科尔也谴责俄军在车臣的军事行动是“十足的疯狂行为”。德国国防部长吕厄说“俄罗斯以这样前所未有的残酷形式处理内部关系,象这样一个国家,它同西方的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西欧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举动,以示对俄罗斯的抗议。欧洲委员会暂停了俄罗斯原定四月加入该委员会的程序,欧共体也决定推迟批准与俄罗斯的和平伙伴关系条约。

在对俄罗斯的一片严厉谴责声中,西方国家对于是否制裁俄罗斯和放弃对叶利钦的支持显得十分迟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主张孤立俄罗斯,迅速把北约扩大到东欧甚至是波罗的海和乌克兰。美参议院新当选的外交委员会主席赫尔姆斯和对外拨款委员会主席麦康奈尔要求停止对叶利钦政府的经济援助。在西欧,几个月前在北约东进问题上对俄罗斯最为理解的法国也变得态度特别强硬。但总的看来,在车臣事件中,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所表现出的谴责、愤怒和威胁多于实际行动。特别是德国和美国,尤其给人以口头上严厉而行动上温和之感。德国总理科尔不主张对俄罗斯采取制裁行动。美国总统克林顿则表示不应因为车臣战争而停止对俄罗斯改革努力的支持。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说:美国政府普遍的看法是不能将叶利钦一笔勾销。那些主张将叶利钦一笔勾销的人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把握事情更深一层的含意。显然,西方国家虽然对俄罗斯在车臣的行为感到十分不满和不安,但也不愿冒与叶利钦反目和破坏西方与俄罗斯的国家关系之险,除非俄罗斯走得太远。

西方国家在车臣问题上的克制,是因为有诸多忧虑:

制裁或过于刺激俄罗斯,不仅将使性格刚烈而又自尊心极强的叶利钦更易铤而走险,而且也会使俄罗斯国内敌视西方的情绪增强。这样一来,十分可能把俄罗斯推到与西方的对立位置上。如此,西方所希望的俄罗斯的民主化和经济改革成果将付诸东流,西方与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之后三年多里艰难建立起来的关系框架也将受到威胁。

在目前的形势下,削弱叶利钦,其结果是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受益。也就是说,如果叶利钦被迫下台,西方面临的将是更强硬、更不可把握的领导人,而不可能是亲西方的民主派。

此外,西方的强硬措施有可能鼓励俄罗斯的民族分离倾向和激化国内的政治斗争,从而使俄罗斯陷入混乱。俄罗斯的混乱和动荡,十分可能导致尚不稳定的俄罗斯国家的分崩离析。对于一个疆域如此辽阔、有着众多民族、200多万军队和无以计数的常规兵器和核弹头的国家来说,一场大动乱所意味的将是一场梦魇。不但周围邻国将受其波及,西方国家也将难避其害。

所有这些都将有损于西方的利益,因而也是西方所不愿看到的。塔尔博特副国务卿所说的车臣事件之外的“事情的更深层含义”也许就是指其后果。因此,西方不愿与俄罗斯直接对抗,而是尽量小心翼翼地使俄罗斯这个暴躁的庞然大物平静来下,再回到原来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使叶利钦保持改革的方针,维持俄罗斯与西方的脆弱的关系平衡。

那么,是不是说车臣事件对于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没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害呢?恐怕亦非如此。西方国家在车臣事件中对叶利钦的容忍,是因为它们认识到继续支持叶利钦是它们的利益所在。但是,车臣事件至少使西方看到了两点:其一,叶利钦并非它们所希望的那样的民主派。《经济学家》杂志评论说,西方曾对叶利钦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市场经济的、民主的俄罗斯,并能顶住共产党人和民族主义者的挑战。现在看来,叶利钦是“一个错误的人在领导着改革的俄罗斯”。其二,俄罗斯仍是一个易变、难于驾驭和难于预测的危险伙伴。联系到去年以来俄罗斯在波黑冲突、和平伙伴关系和北约东进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突然强硬,这种印象就更为突出。由此可以说,车臣事件对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意义是叶利钦和俄罗斯在西方面前的形象将发生某种改变。今后西方将会以与过去有所不同的眼光和心理看待叶利钦和俄罗斯,基于意识形态之上的亲近感将会淡薄,对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发展期望上的理想主义色彩将会褪去,这对于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自然也将产生虽不是直接的,但却是深刻的影响。

标签:;  ;  ;  ;  ;  

车臣冲突的遥远回声:车臣事件对俄罗斯对外关系及其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影响_车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