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李良任

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李良任

广西省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卫生院 532800

【摘 要】目的:对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单纯性肛瘘治疗的患者5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肛瘘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创口面积比对照组要小、手术后创口感染的患者人数较少、创口的愈合速度更快。结论:采用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肛瘘,不仅能治愈患者疾病还能减少患者术后创口问题带来的烦恼,属于较为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关键词】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单纯性肛瘘;临床效果

临床上将肛门周围出现的皮肤脓肿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引流后形成的连通肛周皮肤和肛管或直肠下段的瘘管的现象称为肛瘘[1]。据调查,肛瘘是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群体中的常见疾病且男性患病的机率更高些。而临床上又将肛瘘疾病分为多种,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肛瘘情况是单纯性肛瘘。单纯性肛瘘会使患者的肛门周围皮肤发生红肿甚至化脓,让患者倍感痛苦的同时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为了解决患者的肛瘘疾病问题,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单纯性肛瘘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16例,年龄22~38岁,平均(31.1±5.7)岁。对照组: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15例,年龄24~41岁,平均(33.8±4.2)岁。对两组患者的肛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每例患者的肛门外观都属于正常形状,且肛门周围的皮肤为出现松弛。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年龄和病情等方面的差异不大P>0.05,因此可进行本次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研究方法

给予实验组患者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进行治疗,步骤如下:①让患者左侧卧位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肛门周围皮肤;②将患者进行麻醉后,施行镜检确定患者肛内情况,然后将无菌白色纱布经肛窥从外向里放入患者肛门直肠内,将适量无菌美蓝溶液经外瘘口注入瘘管,根据纱布染色的情况判断肛瘘内口位置及瘘管走向等情况,利用金属探针从外口探入患者瘘管内,从内口穿出(有经验的医生单纯性肛瘘都能顺利穿出内口,若穿出内口困难,则根据瘘管染色情况边切开边探入直至内口)形成一个医源性假道[2];③顺着瘘管将患者的皮肤切开,根据瘘管周围组织的染色的情况进行切除,将被染色的部分切除掉;④将切除过后的患者创口呈“V”型敞开,利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为患者的创口周围进行清洗,然后利用浓度为0.5%的碘伏溶液为患者的创口周围进行杀菌消毒,选取“2-0”的丝线为患者创口进行缝合;⑤观察患者创口不在出血后,用涂抹了凡士林的纱布对患者肛门进行填塞包扎。

给予对照组患者肛瘘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该方法的手术前三步和第五步与实验组患者一致,而第四步则是将切除过后的患者创口呈“V”型敞开,不给予创口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创口面积、创口感染情况以及创口的愈合速度三方面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创口情况进行分析,经t检验后发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创口面积

实行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进行手术时,手术结束后会将创口用丝线缝合起来,而实行普通的肛瘘切开引流术进行手术后,手术结束后不将创口进行缝合,两种模式的手术方式使得实验组患者的创口平均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创口面积。

2.2创口感染情况

由于实验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创口进行了清洗、消毒和缝合,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后不对创口进行缝合处理,这使得实验组患者术后创口受到感染的机率要小于对照组。据统计,实验组有3例患者术后创口发生感染,占总人数的12%,而对照组有7例患者术后创口发生感染,占总人数的28%。

2.3创口愈合速度

由于实验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创口进行了缝合,使得创口周围皮肤紧密连接后易于结合,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创口不进行缝合,使得皮肤结合较慢,因此导致实验组患者创口的愈合速度要比对照组要快。据统计,实验组患者创口愈合好的平均时长为(11.6±3.2)天,对照组患者创口愈合好的平均时长为(16.9±4.1)天。

3讨论

据统计,我国患有肛瘘疾病的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尤其在青壮年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极高[3]。肛瘘疾病会引起患者肛门周围的皮肤发生红肿、疼痛、瘙痒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皮肤发生化脓现象,使患者倍感疼痛的同时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临床上一般会给予肛瘘疾病的患者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方便快捷,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且使用较多的手术方法为肛瘘切开引流术[4]。但随着接受肛瘘手术治疗的人数增多后,发现患者在手术后由于留下较大创伤面积,使得患者创口愈合需要很长时间,期间创口还易发生撕裂和感染,再次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病情。为了解决术后创口问题给患者带来的烦恼,现在临床上许多肛瘘手术采用了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此种手术是对原先的肛瘘切开引流术的术后进行了完善,对术后创口进行了缝合处理,使得之前面积较大的创口被缩小化,创口周围皮肤被接连起来。

通过比较本次实验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创口面积比对照组要小、手术后创口感染的患者人数较少、创口的愈合速度更快。

综上所述,采用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肛瘘,不仅能治愈患者疾病还能减少患者术后创口问题带来的烦恼,属于较为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少军,刘璇.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长窦道肛瘘临床对比观察[J].结直肠肛外科,2012,12(6):387-388.

[2]朱竞,毛细云,王建民.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2(2):179-181.

[3]沈小斌.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492-493.

[4]杨云,赵红波,葛志明等.切挂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贫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5):437-349.

论文作者:李良任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肛瘘切开缩创缝合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李良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