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主观创新意识的三维结构_主体性论文

导演主观创新意识的三维结构_主体性论文

导演主体性创造意识的立体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导演论文,意识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导演主体性创造意识的认识

斯坦尼说:“导演是媒人,他替作者与剧院说媒……导演是产婆,帮助演出……”

丹钦科说:“一个导演是具有三个面貌的人物:(一)导演是一个解释者,他教给演员如何演,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演员导演,或教师导演。(二)导演是一面镜子,要反映演员个性上的各种本质。(三)导演是整个演出的组织者。”

阿·波波夫说:“导演是剧场里不露面的魔法师兼思想家。”

亚·塔伊罗夫说:“导演是一出戏的掌舵人,他引导着戏剧演出这只船,躲过浅滩暗礁,排除意外的障碍,与狂风暴雨搏斗,启落船帆,一直把它引向坚定不移的创造性目标。”

戈登·克雷说:导演是指导“情绪构图”的人。

莱因哈特认为:导演必须控制演出中的每一个因素。

……

从以上大师们对导演艺术的概括和“导演”定义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也是导演艺术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导演主体意识的核心即导演的创造意识。这是一个文化概念,它意味着旧习惯、旧观念、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造,意味着整个文化形态的全面改造和更新,意味着从传统的人格和心理状态向现代的人格和心理状态的转变。我并非求全于大师们上述定义中缺乏“创造”二字,而是想说在他们的理论中充满了被动性,忽略了“创造意识”的阐发。纵观大师们有关导演艺术的理论再加以横向对比,我们发现其中又有“创造意识”的渗透,因为这些惊世骇俗的理论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并能见出其中涵盖着“创造意识”的端倪。再结合他们一生献身戏剧革命的实践我们又会发现他们的理论本身和他们的戏剧实践中间出现了一个悖论——实践对理论的否定。斯坦尼一生对舞台艺术执著探索成为一代先师,他的哪一部分作品不渗透着他创造的心血?丹钦科作为他的挚友为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以及导演契诃夫、高尔基和托尔斯泰的戏剧作品方面的成就不正是他创造的写照?塔伊罗夫针对斯坦尼和梅耶荷德两个流派在本世纪初的戏剧缺陷而创建的“感情充沛的形式的戏剧”体系正是在他的“再创造”基础上进行的。戈登·克雷以他创造的“独立的剧场艺术”之戏剧主张成为本世纪初欧洲剧坛“象征主义戏剧运动”的主将……但是,他们以上的导演艺术理论对我们导演队伍几代的影响远比他们的艺术实践要大得多,深得多,广得多。加之国人思维的惰性和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使以上大师们的戏剧理论体系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成了“畸型”。思想上囿于反映论的局限,戏剧理论斤斤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形成了导演队伍创造意识的贫弱。

1.导演的主体性创造意识与一度创作的关系

对一度创作的再创造是导演独特的心灵历史,他不是对一个现成的实在的单纯复写,不是对剧本实在的摹仿,而是对剧本实在的发现。他不仅仅是剧本的解释者,演出的组织者、控制者和指挥者。否则,他必然成为“用他的演员、绘景师和其他技术工人来解释剧作家的剧本”的工匠头、作坊主。导演应该创造和“还原”剧本的生活、形象、意境,而不是直译和图解作者的媒介,导演艺术自身的价值不在于对一度创作的如实复呈。照搬和临摹不是创造。导演的主体性创造意识犹如印象派对条件色的发现和追求——他们面对平凡的景色,用一种不平凡的眼光去观察,去表现。他们用“瞬间的”“不固定的”或“变动不居的”眼光让凝固的东西流动起来,从新的角度开掘出大自然的另一种面目,冲击着因循已久的习惯认识。他们的眼睛不是机械式的镜子,不是在被动地懒洋洋地照抄对象,而是在紧张地寻找,发现着某种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东西并把它表现出来。导演是在痛苦和欢乐中寻求自己的创作“自我”的,他要用自己的眼光独自看取周围的现实,同时还要站在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现实。这一点,正是当代导演主体性创造意识的特点之一。真正的创作“自我”永远在于,而且首先在于热烈的情绪,崇高的情感,对生活的独立的见解。

2.导演的主体性创造意识的起点是审美感觉

导演对剧本中社会生活实体形象的审美关系永远是创造关系,审美的创造根本上是一种意识创造。李渔曾经这样描述审美中的意识活动:“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跻尧、舜之上。”(《闲情偶寄·词曲部》)这种审美感受即刘勰的“神与物游”。导演一旦产生了创作动机,进入了对剧本处理的构思状态,他的艺术思维便“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感觉引起了感情的冲动。导演需要用莫扎特那种情绪奔腾的强大的审美感受力来感受剧中社会生活形态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光一色,导演在感受剧本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主体自己。经过导演对人的美的热爱,生活价值意义的思考的过滤、筛选,演出的形象种子在炽热的情感中渐渐成熟,在这个滚烫的形象种子中,导演把对象自我化的同时也把自我对象化了。

二、导演的主体性创造意识的立体构架

1.导演的自律与他律

就艺术创作是否与外在世界有关而言,美学史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认为艺术创作决定于自身,与外物无关的称自律论;认为艺术创作密切关联着甚至必须依赖于自身以外的他物才能进行的称他律论。在建构导演的主体性创造意识立体构架之前提下,对导演二度创作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进行再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在导演创造意识觉醒的今天,具体到艺术创作(一度、二度及文艺批评)的操作过程中,对人的主观表现即“表现自我”之为仍讳莫如深。

从二度创作的规律和特性而言,导演的确是以自身为目的,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完满自己的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是人对自己本质的观照。导演除了创造再现一度创作的“现实”空间及其中的人之外,还应对自己的本质进行自我观照,可以表现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世界,即“表现自我”。正如著名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所说:“我把自己,把自己的主题体现为我的作品的形式实体……它的各个部分和器官,就是我叙事的结构。我的舞蹈的节奏,我的呼喊的隐喻,我的情节的阐释和我感受世界的整个方式。我借助于这些,就如演员借助于手、脚、嗓音和炯炯目光一样,表达在我们创作中同样地激动着我们各自内心的东西……”由此再反观中外导演成功的传世之作,我们可以响亮地说:导演必须从自我开始。导演应该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

当然,换个角度看,二度创作同时又是他律的。一个导演在进行构思和在实现构思时必须得与自身以外的“他物”发生关系——剧作者,美术设计,音乐设计,灯,服,道,效,化。还有更为主要和棘手的一大群活脱脱人物形象的塑造者——演员。这是戏剧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当然不排除影视艺术)。彼德·布鲁克的看法是对这一层关系最好的经验性的概括:“导演要将他自身的思想状况投射到舞台上去。对导演来说,最高级的柔术是激励演员倾泻内心的丰富感情,以致完全改变他原有冲动的主观性质。但是导演或舞蹈设计的样式通常仍显露出来,正是在这里所期望的客观经验能转化成某个导演私下形象的表现方式。”

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出来的演出,不要制作出来的演出。剧本如果是在演员表演的特殊脉动中获得生命,那么导演就是造血与存血的脾脏。作为导演,要想排好一台戏,必须把自己创造意识控制下的“形象的表现方式”渗透到舞台演出的各部门,否则将预示着演出的失败。导演还要学会在“他律”的关系网络中生存。因为每排一台戏,随时都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制约。导演的自律和他律是两种性质的互相包含与交融。自律中同时有他律,他律中同时也有自律。导演创作的他律性须转化为自律性,隐没于自律性,通过自律性来实现。另外,在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中,在导演主体性创造意识必然受到上述各种制约的情况下,导演必须要培养训练自己在多层面严格限制下自由飞翔的素质和本领。要学会全视角、全方位的惨淡经营方式,心中那块艺术圣地只作为一个统摄因素提供内在的维系,从而获得一个流转的全视角、全方位的内在的自由空间。

2.导演的总体把握

舞台艺术综合性的特质决定了二度创作对总体把握的必要和必然。总体把握是导演主体性创造意识渗透下的二度创作的归宿,是主体性创造的审美价值判断的尺度,是主体渗透时量的衡定标准,是体现导演立意、构思的完整的直观形象的形式,是容纳“热情的哲理和哲理的热情”的总体框架,是演出艺术完整性的最终体现,是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结合,导演的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走向完美的蓝图。每个剧本都有自己有限的总体框架,每个导演都有自己一定的个性和美学追求。导演的创新与探索必须在这个总体框架中进行,探索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完成戏剧的主要任务——表达关于人的真实,表达自己对人的生活实质的思考。导演在组织如何形象地处理演出的创作全过程正是他实现对表现手段选择的全过程,他不仅要达到“自我表露”,必要时,从演出的总体构思出发,还要做到对任何一方的创作个性的“自我限制”。导演必须在总体把握的框架内找到一种办法,以影响演员的具有人性的“我”,充分利用演员的个人素质,达到导演所期待的反应。

反过来,如何判定导演在主体性创造意识渗透下对一度创作的总体把握呢?这时就显出“形象种子”的魅力了。衡量总体把握的标准是把戏剧的冲突,剧本的思想、哲理、主要人物形象、意境、气氛、节奏、情感等和导演的情感、观念、思考、审美判断等心血溶为一体而诞生的“形象种子”,是在演出的总的处理原则规范下的滚烫的“形象种子”,从而见出导演主体性创造意识与总体把握的艺术完整性的和谐、统一,看出导演自律和他律的和谐、统一。否则,主体渗透不顾总体的美学原则,一味强调导演主体观念的表现,就会出现总体把握失控,总的处理原则不统一,“形象种子”的不丰满、不准确;人物形象的冷漠、干瘪,哲理的冰凉、枯燥,激情的泛滥、无序,使一台戏失去它应有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也是导演艺术走向死亡的开始。

总之,导演主体性创造意识的立体构架是一个在审美基础之上的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相互渗透,一个导演的自律与他律的相互包融的创造工程。是一个以形象种子和总的处理原则为价值判断标准的主体渗透和总体把握的和谐统一的创造工程。它是以演出的最高任务为目标,以导演的主体性创造意识为轴心,以形象种子为纵向轴,以创作关系为横向轴的多维空间的坐标系。

标签:;  ;  ;  ;  ;  

导演主观创新意识的三维结构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