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践导向管理核心命题的再思考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对实践导向管理核心命题的再思考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面向实践的管理核心命题的重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15年开始,中国留学生杨栓、穆湘玥等人便开始从美国向我国引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直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百年。在这百年的时间里,因为诸多原因,我们学习西方的科学管理进程发生了长时间的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管理科学才进入重建阶段,开始系统地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管理科学[1]。1996年,朱镕基总理做了“管理科学、兴国之道”的讲话之后,我国又掀起了全面学习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现代管理科学的高潮,对西方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等进行全面的引进、消化和吸收[2]。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管理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大量引进、消化和吸收了西方的管理科学思想,而且在研究范式等方面也逐渐与西方接轨,在很多方面甚至取得了创新性的发展。同时,近些年来,结合中国本土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也不断涌现,基于中国文化和本土管理实践的中国管理模式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并取得初步成果。这是让我们管理学研究者感到欣慰的地方。

任何理论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经历一个“实践、检验和反思”的过程。就管理学理论而言,改革开放后我们引进国外的管理知识体系已经30多年,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管理学家和管理学成果。值得注意的是,这30年来现实中出现了很多管理问题或新的现象,与已有的管理学命题发生了冲突,或者现有的管理学基本理论无法有效地解释实践中的管理现象,这在实践中已经成为很突出的问题。任何一个学科的进步,都有赖于自身进行反思的能力,管理学也不例外。鉴于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地局限于一些细枝末梢上做思考,而是要回到管理学的一些核心命题上进行反思,从而在根源上寻求解决或解释问题的答案。正如郭重庆院士①指出的那样,“中国管理学界的历史使命应是发现规律,解释现象,指导实践。要有质疑的精神,因为质疑是科学家最宝贵的精神,要反思、批判,不要趋炎附势、循规蹈矩。”为了探索有效地解决或解释现实问题或现象的答案,我们从实践的视角出发,对目前管理学研究面临的困惑和管理学的一些核心命题面临的现实矛盾做一个初步的反思,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做些初步探索。

1 研究困惑:管理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1)管理理论在不断丰富,现实的问题却依然突出 毋庸置疑,近些年来我国的管理理论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也在发生一些转变。在管理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大量的管理学论文和著作,它们从不同的视角探究管理学的规律或者解释管理学的现象,这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理论,促进了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对管理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然而,令我们不安的是,现实的很多管理者还在重复着西方100多年前实行的“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将工作中的人们变成了工业链条上的一个个工具,成了制度束缚下的奴隶,人的身心和价值观在慢慢地扭曲。如富士康员工跳楼等,就给了我们这样的例证,尽管这一现象背后还可能存在其他原因。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企业,它们为了追求股东的利益,实现企业的经营指标,不惜侵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惜践踏法律的尊严,甚至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这几年出现的大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事故和企业家道德丑闻等就是佐证。这些类似的问题,不禁让我们管理学研究者扪心自问:管理理论在不断丰富,理论多了、书籍多了、论文多了,那为什么这些问题依然非常突出,我们除了把原因归咎于社会、归结为环境的不断变化之外,能不能从管理学自身上也寻找一些原因呢?是不是我们对企业、对管理、对人性等一些基本的管理学命题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而对现实产生了错误的导向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2)管理学研究缺少对管理核心命题的反思 纵观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学的一些核心命题,比如人性是什么,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的性质是什么,等等,急需我们基于中国情境重新进行解读和界定。虽然一些研究对此类问题有所触及,但总体而言,管理学研究对核心命题的反思并不充分,很多时候我们被动地接受西方的观点多,而对问题本身的深入剖析、反思却不够。例如在人性观上,人性最后成了复杂人,最终变得扑朔迷离,这种没有抓住人性本质的命题对管理实践没有太大的积极意义。在管理的本质为什么是服务这一个重要问题上,我们似乎也没有给予系统且深入的揭示,这正是现代的很多管理理论无法有效地解释或者指导管理实践的原因之一。在企业的性质上,企业一直被界定为经济组织,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却超越了经济利益,追求精神的价值,例如一些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的涌现等等。旧的问题、新的现象、新的困惑,这些都在向我们伸出邀请之手,让我们回到管理学的一些核心命题上进行重新反思,从而在管理的“根目录”上,而不是在细枝末梢上找到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

(3)管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我们提出上面两个问题,并不是想谴责管理理论研究者,否定理论研究者做的贡献。恰恰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管理科学近几十年的发展,凝聚了大批管理学专家和学者的智慧与心血,管理学专家和学者们无论是在引进西方管理理论、管理学研究范式,还是在管理学本土化研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上面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能归咎于某一位、几位、几十位、几百位甚至更多的学者。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年以来管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并不是十分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也就是管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关注不够,研究成果本身难以有效地指导管理实践。当然,有学者认为,管理理论和实践本来就是两套不同的语言体系,管理理论研究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并不一定需要实践者能够理解。这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可是仔细品味一下,如果这样研究的话,那么研究的价值又该如何评价?难道就是以发表论文数量的多少和论文发表期刊级别的高低为评价标准,而不问论文的实践价值吗?如果那样的话,研究者的人生意义岂不就是大约等同于发表论文的数量了吗?如果这样的话,评价文章质量的标准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出了错误,岂不是无法客观地反映研究者的能力,或者让一些做了重要贡献的人无法得到认可?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都促使我们反思现在的管理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思考管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到底应该如何建立有效的链接。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撰文呼吁管理学研究要强化对实践的关注;一些学者的论文也越来越扎根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问题并开展研究;一些有责任感的专家、学者和单位也纷纷组织管理实践论坛,对管理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引导管理理论研究要更多地关注实践,并探索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路径等。这些学者的举动绝不是空穴来风,也并非自作多情,而是他们深刻认识到了目前我国管理学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认识到实践中大量的管理困境需要管理学者的指导。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也是为了指导实践。让我们先回到理论的原点,重新反思我们对管理学核心命题的认识,从而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起点上打好基础。

2 现实矛盾:管理学核心命题的反思

(1)企业性质的反思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似乎建构了人们的基本认识。科斯将节约交易费用这样一个企业经营条件性、结果性的现象作为了企业的性质[4]。其前提假设是“企业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组织”。的确,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经济组织,要追求利润,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但是,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导下去,那利润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如果说用于企业扩张,那扩张的目的又是什么?难道是追求利润,然后再扩张?

从狭隘的经济学理解出发,人们理所当然地把企业当成了一个以营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结果“唯利是图”似乎成了企业的核心追求。然而实践中却出现了诸多与之相反的例子,例如一些没有学过企业理论的企业家,他们从普普通通的做人目标开始,建设了一个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如松下幸之助、李嘉诚、稻盛和夫等。他们把经营企业的目的定位在助人、利他上,而不是获取利润。当然,有人会说他们还是为了赚钱,但是许多人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他们正在用赚的钱干什么。毋庸置疑,尽管他们没有把经营企业的第一动力定格为赚钱,但是他们仍然赚到了钱,可是这种赚钱的方式与那些以获取利润为直接目的的企业相比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以利他为出发点,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媒介,以赚钱为工具,最终实现的是利人利己的有机统一。我们管理学界反思过对企业性质的定义吗?

企业不能仅仅因为有经济活动而被定义为经济组织,企业同时也是社会组织,自然承担着社会使命与责任。企业如果仅仅被定义为经济组织,为攫取利润而生,那么它的社会责任该放置何处?面对那些“为穷人们挣钱,搭平台、搞研发、做物流、支持人们致富、支持人们心智提升,大头给大家,小头留自己,为众人创造幸福生活”的企业和企业家,管理学中有多少理论能给出充分的解释?看到理论家们面对这样的企业家时的表情,我们没有办法为理论感到自豪。相反,心中满是惭愧。

我们必须明确,以一个组织的目的而不是工具进行组织性质的界定才是正确的方法,否则,我们就会误导一个组织,偏离正确的方向。

(2)管理本质的反思 关于管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至今依然莫衷一是,没有达成共识。当然,管理学者的价值观是不同的,达成共识变得十分困难。于是,不同的管理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管理的本质,也就有了不同的结论。如果以经济学为基础界定管理,那么管理的本质就成了追求经济效益;如果以管理要素为基础理解管理,那么管理就成了以“人、财、物和信息”为管理要素的管理过程。如果以管理过程为基础界定管理,那么管理的本质就成了控制。

长期以来,在管理实践中,“管理就是控制”似乎不再被质疑,管理者们也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管理。如果说管理的本质是控制的话,那么试问有人喜欢被控制吗?实践表明,没有人喜欢被控制,而控制与反控制恰恰构成了管理中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一对矛盾,也构成了管理自己制造问题的错误逻辑基础。于是,问题越来越多,控制越来越强。想一想,这样的管理有出路吗?

总体而言,这些对管理本质的界定,紧盯着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与职能,而没有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追问管理的根本属性,完全忽视了管理运作和管理终极的人文性,因而这些都不是管理的本质。我们只有找到了管理的根本属性,从管理的人文性开始,才能够更加接近管理的本质。

(3)人的本质的反思 几十年来,虽然理论上出现了不同的人性假说,管理中的人性理论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这些人性假说中,“经济人”的人性观似乎一直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占主导地位。一些人理所当然地,甚至是毫不质疑地把人地本质理解为“经济人”,把人看做是追求物质利益的高级动物。结果追求和满足物质欲望就成了企业和个人的基本定位,也成了企业在人性观上进行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物质利益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便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人和人的关系也成了赤裸裸的物质利益关系。结果正如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所告诫的那样,一种不断变换花样的肮脏在现代文明社会实践中不断呈现: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思想的展开都是从人性论开始的。对人性的假设一旦出了问题,那么伴随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等便都会出错。这么多年来,受西方经济学和管理思想的影响,管理把人理解为“经济人”,把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当做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目的与手段,结果出现了很多让人痛心的问题。

毋庸置疑,理论工作者肩负着理论引导和人格塑造的责任,面对这样的错误结果,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那些纳税人呢?因此,管理到底应该如何认识人性,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

(4)管理主体的反思 管理学中最流行的看法是将管理主体看做是把管理活动的出发者和执行者,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领导责任和影响力的人[4]。因而,长期以来,只有管理者被视为企业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则被视为管理的客体。然而,事实却绝非如此简单。20世纪4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曾举行了一次大规模征文比赛,主题是《我的工作和我为什么喜欢它》。这是一次关于劳动者态度的抽样调查,参加人数有19万人。这次调查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人具有主动性,喜欢工作[5]。这后来成了麦戈雷格在《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Y理论的依据。哲学上则把人的这种活动的主动性称之为人的主体性,并主张人人都具有主体性。既然人人都具有主体性,那么在企业管理中人人都应该能够进行管理,而不是只有管理者进行管理。因而,管理的主体也不应该仅仅是管理者,还应该包括被管理者等。这一理念在很多企业已经得到实施并取得了成功,比如GE的“全员决策”管理,克莱斯勒的“听取员工意见”,本田的“为自己工作”的管理等。我国很多企业也正在进行着这样的管理,并取得了成功。但是企业家们知道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而并没有进行理论的探究和提炼,这一任务留给了管理学,尤其是担负反思使命的管理哲学。管理哲学本来是担当审视和反思功能的,然而,许多管理哲学的教科书却仅仅把管理者作为了管理主体,这实际上不是在提升管理,而是在为封建式的管理做注脚。如此下去,丧失了反思功能的哲学还有什么价值?管理还有什么希望?由此可见,正确且系统地认识管理的主体也非常重要。

(5)人的精神性的反思 人具有主体性,如果剥夺了人的主体性,人就会反抗,这在现实中已经司空见惯。可是,大多情况下人们很难找出更好地发挥人的主体性的方法,或者习惯于官僚式的处理问题方式,以至于管理中人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很多时候管理一直是在管控人的行为,而不是在激发人内在的主动性。当然,有的时候一些物质上的刺激会发挥短期的激励作用,但是那就像“钓鱼”一样,只是在用物质引诱人们“上钩”,最后物质一旦失去魅力,人们的积极性便会马上消失。有的时候物质激励还会培养人的贪婪,越是涨工资、发福利,人们就越是感觉不公平,所以不仅不会感恩,相反还会抱怨。

其实,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是一种内在的高级精神性,人的行为是受人的精神系统制导的。即使为了要管好人的行为,也要从人的精神入手;即使运用物质激励手段,也要与人的精神性进行链接。比如,有的企业除了考核员工的业绩之外,还考核员工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先进事迹。想一想,管理的教科书中,会有多少篇幅谈论人的精神规律?只想控制行为的结果,却不管产生结果的原因,这不是本末倒置吗?那么,问题是:人的精神规律如何运用到管理中去呢?精神在很多时候被科学界视为“黑箱”,精神问题的研究又如何开展呢?

(6)制度本质的反思 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从公司层面的各种制度,到各个部门的管理规定,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几乎都需要有制度保障。但是,很多企业中的制度沿袭了封建统治的思路:由上级领导制定制度,下级被动地执行,最后人们被动地成了制度的奴隶。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无法及时更正,下级有怨言不能有效表达。这样的制度,除了起到一定约束作用之外,其连带的破坏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降低管理效率,招致员工抱怨、离职等。还有这样的一些企业,制度如山,但是员工根本不了解制度制定的原因与规则,也没有部门专门组织学习制度。只是当负面结果出现时,制度才被机械地搬来处理问题,平时对实际管理过程没有什么有益的指导。

制度的本质是集体的契约,这也决定了只有大家参与制定的制度才是合乎法理的制度。众人参与制定的制度一经成立,就变成了集体的意志,人们就转换成制度的对象。因为这是自己参与制定的制度,因此人人主动地服从制度也就成了每个人必然的承诺。否则,仅仅是领导者制定但约束众人的制度,既不合乎法理,也未必真正的科学;又因为背离了众人的意志,这样的制度必然在作用上大打折扣,甚至会因为引发众人心理的对抗而产生破坏作用。有些成功的企业,制度很简单,但是管理的效果却非常明显,因为制定制度时顺应了制度的本质,让大家参与制度的制定,所以制度的有效性比较强。

反观现实中企业的众多制度,再看看我们管理学的研究,我们需要反思:管理教科书中有多少章节的篇幅会谈论制度的本质与制度的反思等这样重要的话题呢?

(7)企业家与研究者关系的反思 现实中的很多优秀企业家不是学管理专业出身,可是他们似乎比管理学研究者更懂得管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几十年,笔者认识的国企和民企的企业家中真正学管理出身的寥寥无几,可是他们经营管理企业的理念却让我们吃惊,甚至自愧不如。当然,他们在经营企业中也面临诸多困惑,有些困惑非常需要理论研究者的指导。正是基于此,企业家们对理论研究者是充满期待的,可当他们无法从理论研究者这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又会非常失望,只好自己去探索。现实的问题该如何反馈到理论研究中,并通过研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理论研究者要做的工作。而今天,太多的管理理论研究者,并没有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基本规律,因而很多理论也就很难有效地指导实践,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当然,有很多理论研究者也非常想面向实践,可这中间的“河流”实在太宽了!于是,两种生存方式出现了:苦苦挣扎的企业家,有问题找不到师傅;学府里的理论研究者,为职称和文章苦苦地奋斗着,却不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家解决问题,也无法从实践中找到理论问题并进行理论创新。试问,对于没有管理实践经验的研究者来说,如何才能帮助企业家解决实践问题?对于苦苦挣扎的企业家来说,又由谁来给予他们指导?两类生存方式能否合流?

3 绝地奋起:重新界定管理核心命题

在反思管理学研究存在的困惑、管理学核心命题面临的现实矛盾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对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经营管理企业的实践经验以及与大量企业家交流的心得体会,尝试重新界定管理的核心命题:

(1)企业是什么 企业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是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的组织,既承担着经济任务,也需要承担社会的使命。

(2)企业做什么 企业是家庭与社会、经济与精神、能力与心智、生命相互陪伴共同提高的“家外之家”,正如一些企业提出了企业的“三个一”:一个共同学习进步的学校;一个互相关心充满亲情的家庭;一个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军队。

(3)人性是什么 人性是一个生命以脱离兽性为“推动力”,以追求神圣性为“牵引力”的文明进步过程,而不是一个关于人性是什么的静态价值判断。

(4)管理的主体是什么 主体性是人的行动的自主性,是先天不可剥夺的。管理的第1主体首先是每个人自己,即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管理;第2主体是管理者主体,既然每个人都能够进行自我管理,那么管理者在实践中也就变成了服务者;第3主体是被管理者主体,他们除了进行自我管理之外,还发挥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评价作用;第4主体是第三方利益相关者主体,在组织中发挥监督和咨询等职能。

(5)管理是什么 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是上级服务于部下的心智与能力的成长。管理者是教练不是官僚,要将过去“惩恶扬善”技术式的管理信条转变成“拯恶扬善”的人文信条。

(6)制度是什么 制度是集体的契约,每个人都是制度的主体,都有参与制度制定的权力,一旦制度形成和生效,制度就是集体的签约、共同的承诺——不是听领导的而是听包括自己在内的集体的,于是在集体契约面前,人人都是集体意志的“奴仆”。

(7)如何做激励 制定基于“功过格”的个人成长积分计划,让每个人为自己积分(正面的加分,负面的减分),积分变化与上级联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积分来得到不同的奖励,而不是只奖励少数人。激励就是要帮助每个人奔向自己的理想。

(8)领导者做什么 基于机制化管理的领导者“无为而治”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基于蓝海战略的“不争而达不可争”的自我超越式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无为包括不妄为、不代为、不居功和面对法律与道德的不敢为4个层面,不争包括不争俗、不与俗争、不俗争的“目的、对象和方式”3个层面。

(9)企业家做什么 企业家的人生使命是:修养一个健康的身体,淬炼一个健全的灵魂,建设一个温馨的家庭,训练一支战斗的团队,链接一个朋友的网络,铸就一个无敌的企业帝国,搭建一个修行悟道的道场,播种一颗播撒大爱的菩提,共享一个觉悟逍遥的生活,缔造一个光辉灿烂的人生!

(10)以何为本 物本、资本、人本,人在天地间只是个落脚点,绝不是“本”。“本”若是错了,只能引发新一轮错误。以人为本带来了诸多问题,下一个“本”是什么?人世间一切,均“以道为本”。简而言之,就是要尽量去掉自己的主观意志,不断接近事物自身的规律,以规律为本。

(11)企业管理的实验室在哪里 企业管理的“实验室”建在最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中,这就是研究者的基地,是研究者解决问题和提炼理论的地方,更可能是诞生管理大师的处所。

4 结语

以上内容根据笔者在2011年11月26~27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的“中国·实践·管理”论坛上的演讲稿整理而成,是自己多年从事理论研究和进行科研管理的困惑的思考,是自己多年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与大量企业家进行接触并了解他们的困惑的反思,是自己对管理理论研究者历史责任的叩问。其中的有些观点,在理论上已经有专家或者学者提出,在实践上有些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实行。这些思想凝聚了笔者的思考,更凝聚了很多专家、学者和实践者的智慧。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或不足,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使得更多的学者关注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的“根目录”上探讨解决之道,解构和重构一些管理学基本命题,从而为实践中一些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的解释和解决做些根源性思考。

注释:

①郭重庆院士为2011年11月26日~27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的“中国·实践·管理”论坛的题词。

标签:;  ;  ;  ;  ;  ;  ;  ;  ;  ;  

对实践导向管理核心命题的再思考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