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共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62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结果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0/6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9/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血压降低幅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依那普利,且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对比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该病病因较为复杂且进展缓慢,好发于中老年人,可严重降低患者健康水平,也是目前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1】。目前,作为一种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已被临床证实【2】。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65岁,平均(48.7±5.4)岁,平均收缩压(164.1±13.5)mmHg,平均舒张压(108.4±7.8)mmHg;观察组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30-62岁,平均(47.3±4.1)岁,平均收缩压(163.9±12.1)mmHg,平均舒张压(101.2±6.3)mmHg。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治疗如年龄、治疗前血压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与开始治疗前14d停用降压药物。观察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150-200mg/次/天;对照组患者口服依那普利,10-15mg/次,2次/天。治疗6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统计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舒张压下降至正常范围且下降≥10mmHg或舒张压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至正常范围,但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范围10-19mmHg;无效:舒张压下降未达以上水平【3】。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取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注:1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中共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2例,干咳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对照组中共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为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利尿剂。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则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一线降压药物【4】。
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目前药理学研究【5】已经证明依那普利可以有效阻断人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促进前列腺素释放,进而增强血管的扩张能力,降低血压。但是依那普利可阻碍激肽酶的讲解,导致患者发生干咳等不良反应。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能够选择性的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释放,进而降低血压。经临床研究证实,厄贝沙坦治疗患者干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依那普利低,患者耐受性好【6】,这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中,依那普利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0/62),厄贝沙坦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9/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的降压幅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P<0.05)。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依那普利,且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洪霞.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对比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3:583-584.
[2]刘敏.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567-568.
[3]苏凤,陈金荣.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204.
[4]刘春笑.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06:51-52.
[5]谢君尧.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3,06:15-17.
[6]陈庆华,魏经汉,吴秀英.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10:802-804.
论文作者:周海蓉,许吉梅,李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依那普利论文; 原发性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血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