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论文_罗攀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论文_罗攀

(四川省南部县大王小学 南部 637300)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来优化语文教学学习,拓展孩子语文学习的空间。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怎样才能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愫,提高了教学效益。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探索,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善于营建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课外文章《春风染绿我们的双脚》一文,在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我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再配以优美的音乐,于是一种完全的美感油然而生,从学生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在只是那是黑白的文字,而更多的则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这样的图画,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多媒体的作用在于营造了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把学生与平时的生活实际拉近了距离,从视觉、感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智能,凭借丰富的想象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乐曲调动音乐智能,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飘进人的潜意识,学生更加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可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使语文教学涉及生活中的多个领域,确实能为学生学习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已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中我们把言语表达训练放到学生生活环境中进行,因为学生生活环境是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最好场所,也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试验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训练学生这一点。如:学生在校园里拾到一部手机,我首先表扬他那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后,就叫他写一则招领启事,写好后贴在告示栏。再让班上的同学扮作小记者现场采访他,采访后叫他们练习写表扬稿交到广播站。

这样,从拾金不昧,到招领启事,到采访先进,报道先进,这是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学生的交际、言语表达训练,按照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训练学生养成美好的品质,把语文课的作文教学过程与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际紧紧结合起来,把学校发生的一件常事,变成学生“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的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语文课还可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当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的多元智能,通过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的素养。

三、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特点,组织开展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此扩展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

1、生活化的情景表演,促进学生的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学了《小镇的早晨》一课,我让学生演一演沿街叫卖的小贩;学了《黄果树瀑布》,我请他们当一回小导游;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一方面,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探究的渴望,使学生的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有明确目的但无需更多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透彻理解,对课外知识有了丰富积累,把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德国军官等人物形象演得血肉饱满、栩栩如生,教学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表演,激情满怀,生动逼真。语文与生活这一泓活水相沟通,课堂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些训练中,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智能应对复杂的生活:介绍商品需要语言智能;想象绘图需要空间智能;根据不同的资源设计相应的促销方式,使它成为畅销的商品,需要数理逻辑智能;与不同的顾客沟通,需要人际智能。由此可见,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2、作业的布置注重生活化的扩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作业外,我还设计了社会化、生活化的练习。如学了诗歌《墨梅》,让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意境自己作画学习《七律 长征》一诗,我布置了“网络”的作业,这样一来便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在这些新颖的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四、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不断得到提高。如教学《云雀的心愿》之前,我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逢年过节班级同学收到的贺卡数,自己亲眼目睹的浪费现象、破坏现象……课上,同学们激动地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小云雀看见的现象启发了我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保、危害自己的事情。于是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公开倡议:“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这样的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

总之,“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外的学习时空,教育者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的语文课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论文作者:罗攀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论文_罗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