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晶[1]2008年在《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昆曲舞台上四百年来常演不衰的剧目,《牡丹亭》既是昆曲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最完美代表之一,又是整个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纵观历史变迁,《牡丹亭》自诞生以来就随着昆曲的兴衰而几经沉浮,而近百年来的深刻的社会、思想及审美方式的变革,更使得作为中国文化最典型表征的戏曲艺术,不可避免的要承受以西方世界为参照的现代文化的检视,面临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同时,近年来昆曲《牡丹亭》在国内外连续创造演出奇迹,更是在文化界、学术界搅起了一场讨论热潮,引起人们对戏曲艺术、传统文化现代生存和发展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然而,对于中国戏曲的兴衰,不应只着眼于一种情绪化的褒贬或感情上的哀叹,而是需要一种对其美学特质和文化合理性的理性审视与思考。对《牡丹亭》作为文学经典的考察较多,但将昆曲《牡丹亭》作为一个戏剧艺术经典从历史文化美学方面加以全面关照和总结却涉及较少,这与中国戏剧的研究历史和传统思维有关。本文的主要宗旨在于——以《牡丹亭》在新世纪所引起的文化热潮为契机,以时间的历史纵轴为主线,在展现艺术经典形成、发展、成熟、衰落、重生的动态发展过程基础上,着眼于对其艺术规律和艺术精神的发现和剖析。较之抽象的理论研究,这样一个艺术形态的命运际遇则带给我们另一种思想启迪。论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昆曲《牡丹亭》的四百年的舞台演出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艺术形态的沿革和舞台命运的变迁,展现了昆曲《牡丹亭》由文本到舞台、由全本演出到折子戏盛行、由繁盛到衰落、由传统到现代的四百年沧桑历史。《牡丹亭》深刻的思想内蕴、巨大的舞台魅力和广泛传播效应使其成为昆曲舞台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四百年的风雨历程不仅是昆曲艺术形式发展演化的真实写照,其历史命运的强烈对比更折射出整个社会思想、审美观念的变化规律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轨迹。第二部分从中国戏曲的整体美学特色入手,由戏剧史价值、剧本艺术成就、声乐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表演体系多方面的解析,总结出昆曲《牡丹亭》的艺术典范性和历史文化价值。首先,就其剧本特色来说,其鲜明的戏剧人文精神和时代标志性在戏剧发展史中的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剧本所蕴含的独特思想光芒和大胆的想象力,给舞台的表现以丰富的创造空间和戏剧张力,为舞台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其次,昆曲《牡丹亭》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美学特征——诗化的精神传统和充满假定性的写意原则,延续了中国传统诗歌韵律性、抽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将对情感的渲染和对意境的追求作为艺术追求的首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戏曲写意风格的形成;其中那些富于想象又严整规范的形式系列,完美的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及文化哲学精神。它所体现的中国古典戏剧所拥有的民族化的美学原则和表现方式、高度的写意性和诗舞乐合一的艺术风貌使其在艺术文化史上享有重要历史地位和典范意义。第叁部分透过建国以来昆曲《牡丹亭》的保护、传承以及现代改编和演出版本的对照研究,尤其是九十年代末和世纪之初《牡丹亭》演出历程的细致对比及对现代性颠覆和回归古典美的多元取向的分析阐释,总结其历史发展规律和当代命运,探究其历史走向。笔者认为,在现代排演中制作者所站的思想高度和诠释角度决定了其演出活动的成败;此外,应重点强调其艺术精神和美学蕴涵的认知和传承,同时借鉴现代舞台手段、传播方式进行品牌包装,凸显其古典艺术精神和现代文化效应。结语部分阐释以现代审美文化全面透析昆曲经典——《牡丹亭》四百年的风雨历程,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经典剧目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的发现,而在于探究昆曲以及传统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微妙联系,进而窥探整个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情结,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寻找合理的依据和方式,以期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对接、民族审美精神的传承。
金鸿达[2]2001年在《《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的流变》文中认为沦文编吕, 上海戏剧学院 研究生毕业论文 (申请硕I:学位)论文题目:《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的流变作者:全鸿达
石倩[3]2018年在《《牡丹亭》舞台改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牡丹亭》作为昆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舞台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各种不同的表演面貌背后反映了不同改编者对《牡丹亭》的个性解读以及对传统戏剧舞台呈现的不同理解。案头与场上的改编以及古代与现代审美的碰撞交融使得《牡丹亭》的舞台呈现囿于“雅”的艺术风格,从而限制了《牡丹亭》复杂庞大的戏剧内容的表现,同时也限制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昆剧表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从五个方面综述了《牡丹亭》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观照古今,还原《牡丹亭》舞台呈现的历史真实,并探究分析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戏曲表现手法及舞台呈现,试图对今后《牡丹亭》或类似的古典戏曲作品的改编与传承提出经验和启示。第一章从戏剧舞台的角度说明《牡丹亭》从明清到现代以来的表演和剧本发展情况。全本《牡丹亭》的表演是戏剧舞台上的薄弱点,仅靠传承折子戏的表演艺术不能够将极具复杂性和哲理性的《牡丹亭》还原于舞台。第二章重点关注《牡丹亭》舞台改编中对剧本关目的改编。首先,全本《牡丹亭》的表演内容不应当只展现杜丽娘死而复生的情节,其“回生”之后的情节同样重要,多数全本戏不仅不重视后面的情节关目,而且做出了不恰当的修改;其次指出折子戏与全本改编之间的具体矛盾。第叁章首先提出了舞台上对杜丽娘追求爱情的主观能动性的忽视,其次在实际表演中,舞台忽视了主仆二人游园截然不同的心态所反映出的深层原因;最后指出某些不当删改导致了其他人物呈现扁平化,并直接导致《牡丹亭》剧作在舞台上无法呈现出应有的丰富性和哲理性。第四章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推测明清时期《牡丹亭》的表演风格适合厅堂演出,全本表演逐渐被精心绘刻的折子戏所取代;其次,现代舞台上的《牡丹亭》一味继承“高雅化”的折子戏导致表演风格单一,而学界对舞台上一些风格独特的《牡丹亭》版本的评价过于严苛,其中所增添的民俗性和“创造性原则”使全本《牡丹亭》在舞台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最后,一些《牡丹亭》的表演段落呈现出不同的表演风格是“角儿”的主体性发挥所造成的,实质上已经夹杂了当代演员对剧作或昆剧艺术的误读,今人应当辩证地对待和吸收。第五章关注现代舞台上的全本《牡丹亭》在戏曲舞台美术上做出的创新和发展,某些革新消解了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其次,花神、石道姑和杨婆的穿扮在舞台上的改动体现了各版导演对《牡丹亭》的不同理解,不论是脚色的改动还是穿扮上的创新都有利有弊,同时也体现出现代戏曲舞台上对传统戏曲脚色的细化和发展。结语部分认为《牡丹亭》的舞台呈现在复古和革新两条路线中徘徊,对于《牡丹亭》经典作品的阐释,尤其是在舞台上的搬演应当在尊重戏曲创作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丰富和多样化处理。
冯芸, 周荟婷[4]2013年在《《牡丹亭》曲谱流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一、《牡丹亭》在昆曲舞台的滥觞:从改编到订谱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六(1598)年的《牡丹亭》,乃"绝世奇才"汤显祖的至情之作。文稿始成,便在社会上形成了洛阳纸贵,"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的传播盛况。可以说,《牡丹亭》首先凭借其至高的文学价值征服了文坛。但是《牡丹亭》在舞台搬演过程
李虹, 李晶, 王慧, 孙玉明[5]2014年在《《红楼梦》:盘点2013》文中提出对于从未寂静过的《红楼梦》世界来说,刚刚过去的2013年,则又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年份。虽然有关曹雪芹的生卒年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议,但若按“壬午说”,则2013年正逢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就在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厉行节俭的这个年份里,有关《红楼梦》的图书、文章、艺术改编及相关的各种活动,却仍然显得如火如荼。由于论着、事件众多,头绪纷繁,今按照传播形式的不同大致分为图书、报纸杂志、网络及
罗仕龙[6]2017年在《从继承传统到开创新局——二十世纪前半期法语世界的中国戏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汉学对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与研究有着悠长的传统,并为世瞩目,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缺乏得力之作。至二十世纪初,随着一批中国留学生的赴法,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凭借自己的国文基础与一手资料,撰写了一批很有分量的法语着述,对中国戏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弥补了法语世界中国传统戏剧研究的不足。本文在梳理其历史线索的基础上,对这些着作进行逐一分析,以望借此展示出法国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戏剧研究概况,并重新探寻这一时期的中法文化交流意义。
参考文献:
[1]. 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D]. 程晶.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 《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的流变[D]. 金鸿达. 上海戏剧学院. 2001
[3]. 《牡丹亭》舞台改编研究[D]. 石倩. 兰州大学. 2018
[4]. 《牡丹亭》曲谱流变探析[J]. 冯芸, 周荟婷. 文艺争鸣. 2013
[5]. 《红楼梦》:盘点2013[J]. 李虹, 李晶, 王慧, 孙玉明.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14
[6]. 从继承传统到开创新局——二十世纪前半期法语世界的中国戏剧研究[J]. 罗仕龙. 汉风.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