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强党的威信,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威信论文,执政能力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威信还可以,一个国家没有威信可不行,一个执政党没有威信那就万万不能了!纵观中国、世界的发展历史,历朝历代的覆灭,都是执政者丧失威信、失去民心所致。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已有84年的历史,执政56年,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巨。”① 要完成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还必须大力增强党的威信,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
一、威信的内涵
现代汉语解释:威信是威望和信誉。包括二层含义:威望是声誉和名望;信誉是信用和名誉。由此可见,威信是威望和信誉的统一体。
一个政党的威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得来的。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是国家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大公无私,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她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任何剥削阶级政党都不可比拟的。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所倡导的制度、主张、政策符合民众的心声,被群众认可,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因此,她的威望和信誉逐步得到提高。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执政党,人民群众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她,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执政党,人民群众对她的主张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所以一个优秀的执政党总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威信。
二、增强党的威信,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求
党的威信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② 前苏联、柬埔寨共产党的灭亡,为我们提供了丧失执政地位的最惨痛的教训。一个有93年历史的老党、大党,执政74年,拥有1900万名党员,最后不仅丢失了政权,而且连自身都陷于瓦解的境地。如此结局,令世界震惊。1975年,柬埔寨共产党曾经取得全国政权。但一朝当政,便忘乎所以,违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行极“左”的政策。终于在1979年亡国,1981年亡党,1998年彻底失败。这样惨痛的教训说明,执政,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③ 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党的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确立自己的威信,巩固党赖以存在和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基础稳固,能够长治久安。执政能力强,能够创造太平盛世。
当前,“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④
改革开放27年中,我国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虽然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但目前社会上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共产党的形象,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⑤ 这些问题威胁到党的执政成效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在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党的威信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为此,增强党的威信,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三、如何增强党的威信,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增强党的威信,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首先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中,有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总结,有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探索。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驾驭全局,掌握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避免犯“左”或“右”的错误;才能不断地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为此,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学习经济知识和经济工作实践经验;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等知识,以提高理论素养。
2、增强党的威信,要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无数英烈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人民的解放,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时俱进,不断巩固、发展、提高党的执政威信。
提高党的威信,必须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入手,从提高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入手,着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形势、依法行政、总揽全局”的“五个能力”。使之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以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廉洁、高效、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及献身民族与人民利益的奉献精神取信于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增强党的威信,必须加强党风建设,克服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实质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党的性质和宗旨,不仅通过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出来,而且通过党的作风体现出来。党风直接反映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党风好坏直接关系着党的领导能否实现。我们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便不能将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13亿人口的中国将成为一盘散沙,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无法实现。但是,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和核心作用的发挥,不是自封的,关键在于党的自身建设,在于党是否能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信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决定于我们党自己,“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⑥。可见,党的作风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证。
党风好坏决定着人心之向背。人心向背,决定着党的命运。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指出,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败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他以蒋介石与我们作比较,指出:“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⑦ 周恩来同志也指出:“不怕战争失利,最怕战争失了人心!失掉民众,这是万劫不复的。”⑧ 革命战争胜利靠的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靠的是人心所向。
今天,决定人心向背的,除了看党有没有一条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路线以外,最直接也最容易被群众觉察到的是党风,是党及其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广大群众总是根据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来判断党是否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决定是否拥护和支持。党风好,党群关系密切,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人心向着党,党就有力量,党所从事和领导的事业就能胜利;反之,党风不好,党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党就失去民心,失去力量的源泉,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目前应重点解决威胁执政党中的权威和公权力机关腐败问题,而归根结底是解决权力腐败造成的政令不通,公权力机关阳奉阴违,不能履行国家机器职能的问题。同时,要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真正体验到党存在和温暖。
4、增强党的威信,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求我们创造性地做好工作。要有创造性,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进取,善于开拓。同时,也是由于广大干部敢于负责,大胆试验,及时总结经验,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我们面临各种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国情,学习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5、增强党的威信,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努力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我们工作的基本点。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改革建设的第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及时发现问题,从实际出发,扎实地开展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善于运用群众创造的经验来引导群众前进。新形势下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重要的是抓好工作的落实,多办实事,少讲空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既不能走群众路线,也不能使工作落实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
6、增强党的威信,共产党员要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党员干部要与党同心同德。一言一行都要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既要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又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落实这一指示精神,需要每个党员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有党的意识,始终如一地坚强党性,端正党风,遵守党纪,实践党纲。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不能动摇自己的信仰;无论在哪个岗位和地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遵守党的章程,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接受党组织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坚定不移为党的事业奋斗,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
注释: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76页
②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55页
③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55页
④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54页
⑤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56页
⑥ 《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262页
⑦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083页
⑧ 《周恩来选集》上卷,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