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解剖模型的作用论文_彭珍 胡保红 李国琼

彭珍 胡保红 李国琼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在髋关节置换的诊治过程中,拥有一个与患者一样的骨结构模型,对于医护人员从容进行术前准备及成功完成手术是十分有意义的。解剖模型正是这样一种直观的,为特殊病例用于术前诊断、设计的必备工具。患者得到术前解剖模型的展示,可获得最佳康复之效益[1]。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解剖模型

【中图分类号】R32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186-01

随着骨外科医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损伤疾病的常用方法,能极大程度恢复患者关节的活动。术前让患者了解髋关节的解剖及手术方式、术后功能锻炼对手术效果起着明显的作用。若术后功能锻炼不好,极有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的效果,造成术后功能障碍。本文将本院68名患者(股骨颈骨折5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随机分为二组,一组(实验组)术前应用解剖模型对患者讲解手术方式、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及术后注意事项,另一组(对照组)只行口头讲解手术方式、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及术后注意事项。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实验组患者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0~85岁,股骨颈骨折2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例。对照组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60~85岁,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例,手术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随访1年,效果满意,假体在位及功能活动良好。

11纳入标准:因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12排除标准:髋关节感染性疾病,合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者[2]。

2护理

21实验组:术前应用解剖模型讲解: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①体位指导,应用解剖模型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止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体位,采取平卧或半卧位,患肢屈曲小于45°,休息时肢体保持中立位。②术前应用解剖模型向患者讲解髋关节的解剖形态,让患者正确认识置换术后的正确认识。

对照组:术前口头讲解患者需掌握的功能锻炼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①体位指导,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止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体位,采取平卧或半卧位,患髋屈曲小于45°,休息时肢体保持中立位。②术前向患者讲解髋关节的解剖形态,让患者正确认识置换术后的正确认识。

22术后的康复训练:实验组:应用模型向患者展示如何进行功能锻炼①术后第一天进行肌肉收缩运动及股四头肌静止性收缩、足趾及髁关节的伸屈及旋转运动。②术后第二天,增加髋部屈曲练习,患者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足尖保持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过大。③术后第三天主动锻炼的基础上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④术后第四天监督患者在外物的协助下做站立练习行走。⑤术后一周若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肿胀逐渐消退,则可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练习。

3评价指标

31分别于术后第2、4周回访患者康复情况,并记录。

32GI评分标准:0分表示患肢功能活动较好,假体在位,切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1分表示患肢功能活动良好,局部疼痛不适,假体在位,切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2分表示患肢功能活动欠缺,假体在位,切口微红肿,有异常分泌物:3分表示患肢功能活动较差,假体脱位,切口红肿,有大量异常分泌物。分数越高,其术后患肢功能活动越差,其炎症越高。

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

表1术后2组患者比较

5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由表l可见,术后2周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得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解剖模型的作用比不用解刨模型(只进行口头讲解)效果更好。

6讨论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康复护理是骨科护理的重要内容,其中模型的应用对康复护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多为老年人长期被疾病所困者,术后如护理不当或者功能锻炼不好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压疮、肺不张、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栓塞、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及假体脱位等。应用解剖模型,保证了“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具体、深入、细致地开展临床工作,把“以人为本”的原理及心理护理等服务有效地落到实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通过应用解剖模型,医护人员能更适时地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指导和实施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护理意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其满意度。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深切的体会到: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目标不够明确[3],应用模型对患者讲解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需注意事项,使患者自知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消除顾虑,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4],使人工髓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水平及强度显著提高[5]。

参考文献

[1]张正华,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见和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13

[2]何涛,陆廷仁,岑建平,等.临床路径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13(5):330332.

[3]朱晓燕.应用临床路径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4,19(22):6667

[4]姜贵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

[5]陈凯敏,张伟明,陆廷仁.早期康治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9):566568

论文作者:彭珍 胡保红 李国琼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  ;  ;  ;  ;  ;  ;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解剖模型的作用论文_彭珍 胡保红 李国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