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搞好资本运营若干问题的思考_企业经营论文

关于搞好资本运营若干问题的思考_企业经营论文

关于做好资本营运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关于做好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经营者实现从商品经营者到资本营运者的转变,企业的兴与衰,生存与灭亡,关键在于是否进行了科学的资本营运。

关于做好资本营运若干问题的思考

当计划经济跨越于市场经济的时候,国有工业企业就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要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要么被无情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企业要做到前者,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实现从商品经营者到资本营运者的转变,而且要迅速成为一个高明的资本营运者。下面就此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资本营运与转变观念:

企业经营者要进行科学的资本营运,其前提条件就是看经营者是否转变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思想观念,因为要进行资本营运就必须具有营运的思想。

1、转变重“生产经营”轻“财务”的观念。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是重“生产经营”轻“财务”,在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它表现在:一是认识上的偏见。财务工作是一把算盘,一支笔,单位的出纳,什么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乃至参与决策统统视为无关紧要。如有的单位经营合同的签约,技改项目的确立,往往没有财务人员参加,甚至对外投资联营财务也难以参与。二是财务工作地位没有得到确立。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如财务领导到位难,就船总来说只有24%的企业设置了总会计师,在设置的总会计师中,且有副厂长或总经济师兼任的。由于“到位难”,财务工作只能是群龙无首,有的背靠经营部门,有的背靠物供部门,有的直接由财务处(科)统管,由于有一个知识隔行的问题,中层与厂级有一个层次问题,故出现了财务部门难以了解工厂做出的重大决策,从而出现了决策层的财务真空。由于资本营运者的主要执行者是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地位又没有得到确立,这样搞好资本营运就成了一句空话。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是企业的主要党政领导者要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或正确评价,其次是要财务专业分管领导应该到位,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务体系的强烈呼唤。因为有那种思想没有那种本领不行,有那种本领没有那种地位更不行,有地位才有责任,有责任才有权力,有权力才能参与经营决策。

2、转变重“核算”轻“理财”的观念。长期的计划经济制约着会计职能的发挥,仅仅是核算的反映,事后监督而已。会计帐表主要是为了向国家提供经济信息,至于如何利用会计资料分析、考核、理财研究、财务管理等却较为轻视,故在一般人心目中会计仅仅是发放工资,如同企业领导的上衣口袋而已。从而财务应有的职能和作用被忽视,这也是产生重生产经营轻财务的根源之一。虽然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不断拓宽会计工作职能,在企业的改革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的观念仍然阻碍、制约、束缚会计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如这一观念不变,同样有碍于科学的资本营运。当然,财务人员本身也要转变观念,即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预算观念、资金运筹观念、成本控制观念等,并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决策,以实际业绩改变形象,提高地位。

3、转变重“产品流”轻“资金流”的观念。由于长期的计划产品经济的影响,企业管理者习惯于抓产值、争速度、讲投入、保任务,而对资金的配置流动、回报率漫不关心,只有“资金保证生产一说,没有生产是为了资金增值”一说,即重视产品流,轻视资金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质就是资本的经营,尤其是在目前资金十分缺乏的形势下,应以资金投入的回报率、资本流动加速率为前提去组织生产经营,当然,“产品流”和“资金流”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产品投入市场,生产活动停止了,也就无“资金流”可言。但生产活动比较正常的企业,如果不注重“资金流”,仅注重“产品流”,也许使生产活动变成“白忙活”,辛苦一年,效益全无。故要立足于“资金流”来确立“产品流”,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需要。所以冶金部率先提出“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这应是企业经营者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实现这一原则是进行科学资本营运的思想基础。

二、资本营运与投资决策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投入和改造,但同时又是企业债务不断输入的过程,聪明的资本营运者就会用技改的结果来解开债务的锁链;反之,企业的债务锁链将越锁越紧,把企业带入死故同。

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从形式上是由于超预算或非正确决策造成的,实质上就是决策者的主观,随意,不负责任造成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一是把投资看成是追求政绩的重要通道。因为一项投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一栋厂房的矗立,首先就给人一种好的感性认识,进而达到对这位决策者好的理性认识。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建制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更多的是深层次问题,要抓出成果难度很大。而投资形成固定资产则容易见到效果,故企业经营者偏离企业的中心工作是不足为怪的。二是拍板在先,预算在后。有的企业,一项投资的确立,往往是企业的决策者先拍板,再指挥手下的人员,去做所谓的市场预测工作,其指标的预算严格限定在圈圈之内。即决策者脑海里是什么数据,经办者就提供什么样的数据。三是忽视财务人员参与决策作用,如有的项目投资做所谓的预算工作,主要是技术人员做一些计算而已,而把市场预测和决策程序远远抛在一边,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四是全面开花,不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同时,这也是在一种“钱是国家的,不要白不要的”错误观念指导下进行的,不懂得借入资金的起点,就是套上债务锁链的开始。如某企业所有者权益仅1000万元,而准备进行高于所有者权益数倍的投资,经测算,如果借款全部到位,每年的利息支出就将把该企业压垮。

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是扩大了企业的负债比例,加剧了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如果技改项目完成以后,该项目又不能带来资金增值,那么偿还本息只有借助于正常的流动资金了,这就更加加剧了流动资金的紧张局面,原是盈利企业,可能变为亏损企业。二是加速了企业三角债的形成。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你搞了甲项目,就难以再搞乙项目,当流动资金大量流向资本性支出后,必然在生产资金上形成空缺,为了保证供产销的正常运转,企业不得不进行赊欠,从而造成新的拖欠。三是为企业破产埋下祸根。现颇流行这样一句话“不搞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前者说明企业技改的重要性,迫切性,而后者则恰恰说明企业当今许多投资决策是失败的,这不能怪技改项目的本身,而要怪资本营运者本人。

企业的投资决策要做到科学合理,即避免资本运作的失误,就要求建立民主,科学,责任化的决策体系:一是遵守投资决策程序:即投资项目的提出→投资评价→投资审核→决策执行→再评价。二是财务在投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从事可行性财务分析,如预测项目投资额→预测生产成本→研究产品价格→预测投资效益和投资回收期→研究资金来源及偿还办法等。三是建立投资决策的约束机制,如重大的项目,由决策者、专家、业务人员集体讨论,实行项目监管制和项目责任制。从而为科学的资本营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资本营运与资金沉淀

企业资金奇缺究竟是国家抽紧银根的原因?还是企业本身资金运作失误造成的呢?从国家货币发行量逐年增加的事实,可以找到答案,如1993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比上年增加35.5%,其中用于企业产品收购支出的资金增加60.8%,由此可见企业的资金奇缺,关键在于企业的资本营运发生了障碍。

1、开发新产品与追求产值。在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虽然再不以产值论英雄,但是仍然有许多经营决策者热衷于追求产值,不管生产的产品盈利与否,销路如何,只顾拼命生产,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生产→积压→亏损→再生产→再积压→再亏损。与资本营运者追求的有效的产量产值,最佳的投资回报率背道而弛。使企业大量的无效资金占用在积压产品之上,形成流动资金的短缺。而资本营运者最忌讳的是产品滞销。它把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当作是占领市场的关键,达到快投入→快产出→高效益。如某企业钢瓶不畅销就马上转向冶金产品,而冶金产品遇到困难就转向水电工程机械。它既停止了积压产品的生产,又把资金投入了有效的产品运作之上,保证了资金的合理营运。

2、争借贷资金与加速资金周转。一般经营者认为解开企业资金吃紧的锁链,在于扩大银行借款,既不问企业负债运行状态的大小,又不问借款利率的高低,更不问企业的偿债能力如何?从而出现没有不敢借的钱,没有不敢贷的款,财务处(科)成了贷款处(科),有的经营者为了筹资,不惜血本,调动全方位人士,多方向外拆借,甚至有一些不懂金融常识的人也参与了进来,提供虚假的贷款信息,结果害苦了财务人员,劳而无获。而高明的资本营运者则不这样,它认为解开企业资金吃紧的锁链,在于加速现有的资金周转:一是对于滞销的产品限产压库,二是按期交货,缩短交货期,三是积极催收货款,四是讲究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由此可见一般经营者两眼盯在贷款上,而资本营运者两眼盯在加速资金周转上。

3、盘活资金存量与资产大量闲置。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经营者,讲究的是资产的大,资产的多,而不去关心资产是否闲置,更不去关心资产的闲置利用,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资金畸形分布问题。如从某企业的存货清查结果,可以窥见企业资金浪费,闲置的程度:如(1)10年以上的库存物资占总价值的17.5%,5年以上的库存物资占25.9%,两年以上占12.5%,(2)在产品资金中超过合同交货期的占35%,(3)产成品资金有50%滞销。从而可以看出产值都已完成,但长期不能形成商品,即使形成商品,并非畅销,故只讲资产的大,资产的多,就会形成资金的巨大浪费。要阻止资金闲置,就必须在资金挖潜上大做文章,要活钱活用,不能把活钱用死。如把传统企业的库存物资储备改为市场调节的储备;把传统的设备闲置封存改为向社会租赁。

四、资本营运与企业经营

好的资本营运家也就是好的企业经营家,反之不懂得资本营运,也就难以搞好企业经营。

1、两眼向上与开拓市场。一些经营决策者由于不懂资本运作的技巧,仍然习惯于“等靠要”,如企业的生产任务过去等国家或上级下达,现在等用户送上门,而不积极去开拓市场,导致企业生产任务严重短缺,它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营决策空间狭窄,只注重生产,不注重经营销售网络的建立;二是经营意识,服务手段不能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三是内部的经营机制呆滞,没有市场竞争手段。而聪明的资本营运者,则积极开拓市场,产品生产随市场调节而变化,它视用户为上帝,经营决策空间广泛,经营意识,服务手段,竞争观念极为强烈,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

2、放松管理与严格规章。企业经营的好坏,关键还是取决企业的自身管理好坏,而有些经营者认为改革就是放松管理,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行的管理手段更是可以束之高阁。于是出现了“以包代管,以奖代管,以改代管”等现象,有的经营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髦名词叫得特别响,而正常企业管理却忽视了,甚至丢掉了。从而导致企业管理严重滑坡,效益急剧下降。根据国家计委技术经济研究所1993年对北京,上海等8省市2586家企业亏损原因的调查,企业自身管理因素占81.7%。而资本营运者则高度重视企业管理,他把改革与管理看成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只要存在分工协作,就离不开管理,改革不是要放松管理,改革所追求的就是要“管理科学”。同时也不过份强调管理外部条件的不成熟,不配套等,而是苦练内功。为什么同样一个企业同样一个外部外境,只要变更一个懂资本营运的行家,企业就能扭亏为盈,重新焕发生机呢?这不能不说与科学的资本营运有关。

综上所述,企业的兴与衰,生存与灭亡,关键在于是否进行了科学的资本营运,而做好科学的资本营运前提是要转变观念,并具备资本营运的知识和本领,既需要有一个高明的资本营运的运筹者,也需要培养一批资本营运的操作者,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  

关于搞好资本运营若干问题的思考_企业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