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摘要:反窃电工作不仅是保障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提升电力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力用户的具体用电情况进行监控,主要是利用一个计算机通讯技术和自动化监控技术对电力进行控制的综合性系统,是供电企业用户用电信息的综合性管理平台,为电力企业的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措施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特点
1.1能自动采集用电数据信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自动实现对用电数据信息的采集和统计,不仅能有效避免人工采集发生的错误,还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同时采集系统还实现对用电数据信息的自动分析,为电力系统的科学化运行提供基础。
1.2能对输电线路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监控,通过对电量自动统计及线损的分析对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对异常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和反馈,能及时预防窃电现象的发生,减少电力损失。
1.3能实现对阶梯电价的控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仅能实现对电费的有效控制,还能实现对阶梯电价的控制,不仅能实现对客户的约束,也能有效控制电力缴费的困难,同时能在阶梯电价中对用电进行科学、合理的计费,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2反窃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窃电证据有效性被质疑
由于电能产品与其他商品不同,其生产、运输、销售均在同一时间完成,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电能被盗也具有其独特性。首先,电能被盗的窃电现场能够不留下任何痕迹,其踪迹能够被完全销毁;其次,窃电时所使用到的工具小巧易于隐藏,很难被发现;然后,电能被盗后所获取的电能不需要经过运输、销赃等环节;最后,即使窃电行为被发现,有时也无法确定被盗电能的数量,供电企业无法及时掌握并查证被盗的电量,只能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和询问才能够大致确定。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使得供电企业难以获得有效窃电证据,并且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又会遭到质疑,很容易使电力企业辛苦搜寻到的证据被否决。使得供电企业无法追讨回自身的损失,窃电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而更加逍遥法外,进而造成更加混乱的用电秩序。
2.2检查队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第一,用电检查队伍人员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供电企业及其客户都在不断增长,因此用电量也在飞速增长。然而许多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人员数量并没有随之大幅度增加,这造成用电检查过程中存在人员不足的现象。
第二,检查人员素质与设备欠缺。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窃电者所采用的窃电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换代,然而目前国内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上所使用的设备并没有融入更多的高科技手段,这使得人员素质与设备都存在一定欠缺。企业虽然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培训并相对提高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要求,部分企业也购置了相关检测设备,但总体看来,还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第三,反窃电还未在达成共识。目前窃电者在窃电方面所采用的技术越来越专业化,而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和反窃电方面的工作还未达成共识,还存在一定自发性和区域性的问题。对于愈发严重的窃电现象,各地应当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相关反窃电工作。
2.3查处窃电执法成本较高
由于窃电行为和窃电证据的真实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处理用电检查中产生的纠纷时将遇到极大阻碍,其执法成本大大提高,最终导致打击窃电行为的执行力大大降低。
2.4供电企业检查工作不规范
在进行供电检查工作时,检查人员对于用户是否存在窃电或违章用电的现象还是比较仔细准确的。然而,一些检查人员在进行违章用电检查时,其工作程序还存在一定不规范的现象,加上供电企业对于相关工作的流程和标准重视不足,使得用电检查工作和程序处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
3用电采集系统在反窃电工作中的运用
3.1确定高线损区域
用电采集系统有线损模块使用这一模块能够提高对线损的统计效率,这样在统计过程中可以很快确定线损频发的地方,然后根据线损情况排查用户的使用信息,把用户采集系统的信息和SG186系统中实际的用户用电使用量比较,一旦发现两个数目有出入,要再次进行核实,然后综合上述结果进行分析、核对,对确实窃电的用户进行警告或采取其它法律措施强行制止。
3.2确定排查范围
在对结果分析后,定位线损频率较高的地方,对这一部分地区的用户名单进行排查,然后调查这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核实警告信息,反复确认此区域是否确实有窃电行为,有多少户发生了窃电行为,一步步将窃电范围缩小,运维工作人员再到现场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可疑用户。
3.3筛查目标用户
用电采集系统的电能表透抄功能比较强大,只需要在用电采集系统里面输入用户的编号就能够检查此用户在使用电能表时有没有开盖记录,开盖记录是几次,方便及时确认此用户有没有发生私自窃电行为,一旦确认用户有过电能表开盖记录就必须要及时进行电能表数据抄录、检查、核算检查是否发生用电量变化没有规律等现象。此外,还要检查可疑用户在用电时有没有反向有功电量,一旦发现不规律的现象,或反向有功电量,那么此用户窃电行为就可以认定为基本属实。相反,如果目标用户的电量变化是一定的,然后还需要对其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统计,观察二者变化,检查是否出现不正常。最后还要检查零线电流和相线电流的关系,二者之间有没有差异,是否明显等,如果差异明显,也可以确定其窃电行为,这样,运用电能表透抄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确定排查区域,降低难度,给反窃电人员的工作决策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提高反窃电效率。
3.4现场检查工作
运用上述三种方式综合分析,可以排查出可疑的窃电用户,包括私自开启电能表行为、用电量出现异常,违背规律或反向有功电能行为等,供电企业可以安排专业人员装备专用工具挨户逐一排查可能发生窃电行为的用户,对其用电异常进行调查。
对于私下开启电能表翻盖的窃电用户,在进行检查时要查看之前张贴的封印是否还完全,这是最简单的方式,如果发现封印被破坏的电能表可以打开检查其内部结构有没有被更改,很多窃电非法分子都是更改电能表的结构,因为这一方式很安全且很难被发现,针对出现异常情况,可以运用误差校验仪进行统计电能表的准确性及产生的误差,确保电能表计数正常与否,从而确认窃电行为有没有发生,如果确实有窃电行为就要采取阻止措施。
针对存在反向有功电能的用户或零线和相线电流存在差异的目标用户,可以检查可疑用户的外部接线情况,因为这种窃电方式一般都是通过更改外部接线来进行,看有没有私下串接火线,或将火线和零线接反的现象,一旦火线和零线接反就会将正向有功电能和反向有功电能的增减倒置,使反向有功电能增加,因此,运维工作人员可以特别注意此类现象,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排查,及时发现反窃电行为及时进行核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供电企业的损失。
4实例分析
某台区共有正常用电客户123户,全部使用智能采集电表,可以通过用电采集系统进行抄表、停电催费等工作。该台区月供电量约4.5万~10万kWh,月售电量约4万~9万kWh,月损失电量约0.4万~0.6万kWh,台区线损率约14.5%。
4.1损失电量分析
连续观察5天,采集设备运行正常,所有电表无缺数,采集率达100%。
4.2损失电量监控分析
1)台区每日损失电量平均在240~260kWh之间,损失电量波动值变化不大,说明每日都在窃电,属于连续作案型。
2)该台区共计123户客户,每日损失电量约200kWh,单相表居民每天的用电量达不到这么大的损失电量,用电量较大的客户属于嫌疑客户。
4.3初步判定
台区共计123户客户,排除所有单相表计客户后,只剩下该台区用电量较大的有15户,配置有TA的用户有4户。
4.4比对日线损分析
选择2014年9月30日和2015年5月16日用电量类似的用户数据,进行日线损比对,见表1。
4.5锁定嫌疑客户
通过用电采集系统监控分析,654台区逐步排除正常用电客户121户,最终锁定嫌疑客户2户。重点嫌疑客户:用户1(××××××5244);其他异常客户:用户4(××××××6159)。
4.6现场稽查
对此窃电嫌疑客户的电表进行核查,封印齐全,表计运行无异常。首先利用瓦秒法对电表进行误差检测,三相电流不均衡,C相负载最重,表计脉冲信号较慢,简单校验结果显示电表少计正常功率一半以上。进一步仔细观察发现客户计量箱的封印钢丝线较细小,不受力。直接用手拉扯钢丝,可以将钢丝拉扯出来,钢丝封印有被拆开的痕迹(窃电者剪断部分钢丝,再插入封印内,伪造封印成正常状态)。
用户1(××××××5244)的电表是某网吧使用,确认封印被开启过,检查计量箱内表计接线,终于发现隐蔽的窃电手段,其电流互感器回路一相被短接,造成该相电流比其他两相小很多。据统计该网吧有221台电脑上网,9台3P空调,客户每月窃电电量相当大。
用户4(××××××6159)是婚纱摄影楼使用,核查表计正常,可以排除嫌疑。
5结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使用效果将直接关系着反窃电工作的成效,因此,工作人员应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对其的应用,并熟练掌握窃电原理,在人防、技防和物防的多方合作下,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反窃电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提高电力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邹欣荣,邹新军.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0:51-52.
[2]王全兴,李思韬.基于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J].电测与仪表,2016,07:78-83.
[3]陈腾飞.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窃电在线稽查装置的开发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3.
[4]朱利.反窃电技术在电力系统窃电控制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59-60.
论文作者:张广博,张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窃电论文; 用户论文; 电量论文; 采集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客户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