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森 林芳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森 林芳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名山农场学校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名山农场学校教学能手

课标要求及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习本篇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材分析: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这里的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森林就是毁灭自己。本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过程,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文章的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体,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愿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想更活跃了。教学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美丽的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对比,震撼心灵。

1、简述本课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让学生边读第一自然段边想象美丽的画面。

3、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让眼睛为之一亮的词语。(教师板书: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 清新甜润)

4、联系实际,畅谈感受:孩子们,假如你的家就在这美丽的小山村里,每天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这一切,你的心情会怎样?让学生畅谈感受,各抒己见。

【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美”的氛围,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个小山村。接着出示文本,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帮组学生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画面和朗读感悟中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

5、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出示课件)问:看了这个视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6、出示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锋利的斧头。让学生读,说说有什么样的心情。

7、质疑:美丽的小山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点评:这个环节的设计,力求通过强烈的对比,给学生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感受小山村由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学生带来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调动起来,使学生迫不急待的想寻求小山村变化的原因,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引入到本课的重点。】

(二)研读第2——5自然段,感受变化中的无情。

1、默读第二至三自然段,思考: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并把使你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子分别用圆点和中括号标出。

2、引导交流(随机进行):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此句课件出示)读议,体会砍伐的随意。

a 哪些词能够表现出村民们是在毫无顾忌、很随便的砍伐树木,而且数量非常大?

b 人们除了想盖房、造犁,还会想到干什么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砍树呢?

c 大家想一想,人们吃、穿、行方面,都需要什么?(钱)这钱从哪里来?

d 能根据你想到的,说到的、看到的,说一句内容更加丰富的句子吗?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e 是啊,人们向森林无休止地索取,为的是什么呀?

(课件出示)“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2)“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房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a 这是什么句?表明什么?

b 从哪儿看出很多很多树木被砍?(一栋栋、各式各样、大量、应有尽有)

c 师:孩子们,小声读一读这句话,用心听听,用眼睛看看,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都变成了什么?(课件出示)

“我是一棵小树,我被小男孩用手折断,变成了——————。”

“我是一棵百岁的老松树,我被——————,变成了————。”

“我是一棵—————,我被————,变成了——————。”

d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无数的树木被村民砍掉,就连小树苗也不放过,这种砍伐是多么可怕呀,再次读一读这句话。

(3)“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 问:什么是裸露“

b 从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c 体会“一年年、一代代、减少、扩大、省略号”

3、张阿姨家想要的犁有了,李叔叔家想要的房子也有了,看起来他们过得还不错,可事实是这样吗?让我们看看小村庄后来的命运。(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

a 体会“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

b “大雨没喘气儿”什么意思?

4、齐读第5自然段(课件: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a 问:都什么没有了?一切指什么?

b 练习说话:(课件出示)

————————没有了。(用上板书中的四个词语)

学生说哪个词,教师就把哪个词擦掉。

【点评:本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层层加深,层层提高,加深后再度,在体验,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让学生站在“读者”的地位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

(三)、深化认识

1、师:想想,这么美好的一切都没有了,多么可惜呀,多么痛心呀!为了眼前的利益,村民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颗棵树砍下来,然而他们忽略了树的作用,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那么毁掉村庄的罪魁祸首到底是斧头,还是洪水,还是那操纵斧头的村民们呢?

2、师: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

【点评: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学生充分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后,教师问学生:“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同时让其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森林就是毁灭自己,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

(四)、拓展延伸

1、在你生活的周围也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吗?请你说一说。

2、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吗?试着写一个保护环境的广告词。

【点评:针对现在存在的一些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怎样做,再导学生写一条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的广告词,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五)、教师总结

师:是小村庄的人们亲手毁掉了他们的家园,可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故事重演。我们都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我们不能够再容忍无知的村民对地球妈妈有一丝一毫的伤害,我们要有我们的双手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让绿色永远成为它最亮丽的外衣。

板书设计:

7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

清新甜润

【点评:这一板书方式在于抓住小山村的变化,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种板书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点。】

总体点评: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抓得准。

“读”的训练设计合理。课堂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到小山村的美丽,激起学生喜欢环境优美的小山村,想去看看的欲望。朗读的设计能使学生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课文的学习设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以突破课文的难点,值得提倡。

设计多媒体的使用恰如其分。学生直观画面感受到小山村的水清天蓝,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也可目睹郁郁葱葱的树木被砍伐,裸露的土地在不断扩大,空中浓烟弥漫,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的惨境,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自然渗透着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和感悟。

论文作者:王森 林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森 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