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网络建设的动因与模式研究_风险资本论文

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与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6.14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促使公司的规模和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组织适应市场竞争,进行持续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使得现代企业的创新活动已由过去那种相对独立的内部创新发展成为多方合作、交互作用的创新网络阶段。因此,外部的联系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愈来愈重要。一方面,新产品的创造或现有产品的改进设计要求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其结果,没有一个公司或研究机构具有各个领域的技术开发能力,企业创新网络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最佳途径。

企业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明确的分析。作者认为,在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中,以下有关创新网络的研究是理论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创新网络是重要的,目前企业创新网络的典型模式有哪些。只有在理论上分析企业创新网络产生的动因,才能探讨不同的创新网络模式的适应环境,有目的地构建我国企业创新网络体系。

1 为什么企业创新网络是重要的

1.1 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

随着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中地位的不断上升,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熊彼特理论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一种英雄行为,是一种冒险活动。在这种创新理论指导下,认为创新是线性模式。产生了两种创新类型:技术推动型和市场需求拉动型。所以,在传统的理论指导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内部创新。进入80年代后,人们发现,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了创新的分工化倾向:由于不同的行为主体经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所以没有一个行为主体具有考虑创新结果的能力。这样,在行为主体之间,联系和相互依赖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实施创新,这些组织不得不与其他的组织产生联系,以获得所需的信息知识和其他资源等。这样导致了在分工基础上的技术创新——企业创新网络的产生。

企业创新网络强调创新的交互作用特征,集中注意于各种复杂的技术创新和反馈过程。Clark和Cuy提出了交互作用模式[1]。图1表明,技术创新过程中与外部可能产生两种交互作用。第一类是与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的关系,这种关系影响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的各个阶段,而且对每一阶段产生反馈;第二类与企业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关,如果从创意产生到市场营销的各个阶段,企业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技术创新过程的需要,那么企业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

图1 企业创新网络交互作用模式

Fig.1 Mutual function model of innovation network in enterprises

1.2 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特征

作者认为,创新网络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在参与创新的行为者之间,通过交互作用集成各成员的资源所产生的一种网络关系,目的是新产品的创造或现有产品的改进。Freeman[2]对创新网络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具有非正式和隐含特征的关系,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王大洲认为,创新网络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3]。因此,创新网络体现了正式和非正式联系,网络形成和出现是为了响应组织对知识的需求。所以,任何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会活动的随机模式逐渐成为组织的制度化模式。

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①异质性,参与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资源、能力,这是构成创新网络的基础;各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目标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特点;②协同性,参与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共同参与新产品的形成、开发、生产和销售过程,共同参与创新的开发与扩散,通过交互作用使知识在网络中流动,从而网络形成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4];③动态性,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互动体系,网络联系的边界受经济活动范围的限制;④利益共享性,技术创新的成果按照创新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的贡献在网络内部成员中进行分配。

1.3 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

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本质上在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有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多大,技术能力多强,不可能具有各个领域的技术开发能力。所以为了获取外部资源和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在创新网络中的学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为一个最佳途径。

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技术创新有关的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动机如下。①扩大企业的规模和活动范围,合作结果可能扩大每个公司的市场,如果公司在不同的技术能力之间获得协同,公司能力可能有很大的增强。②分担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在合作协议下,创新的高成本和风险由各行为主体共同承担。③强化技术学习效应,由于市场和技术的迅速变化,公司受到改进学习能力的压力,合作可以获得合作伙伴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5],为了开发影响现有商业利益的未来的技术,创新网络通过学习效应改变公司的组织模式。如英特尔公司为了强化学习能力,参加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为在1992年后夺回被日本半导体业抢占的世界市场份额作出突出的贡献,同时也把自己推上了半导体霸主的宝座,成为世界上最大一家个人电脑微处理器的供应商,市场占有率高达80%。④效率效应,创新网络促进了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的一体化,使单个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其后创造的网络优势联系起来。网络的效率效应是与技术知识的本质相联系的,许多知识是隐含的,而且是公司特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转移,基于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合作,使隐含知识的转移成为可能。⑤强化行为主体处理复杂技术的能力,许多重要的技术开发是复杂的,必须利用相关学科和商业知识,这强化了参与者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合作需求,创新网络就成为处理多种复杂性技术的一种主要形式。

2 企业创新网络的模式

企业创新网络是在长期的经济关系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观念、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科学技术水平组成了一个国家特有的制度环境,不同的制度环境和经济技术状况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创新网络的主导模式。由于组成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追求的运因不同,就形成不同形式的企业创新网络。Robertson和Langlois提出了利用所有权集中程度和协作一体化程度两个变量来测度创新网络的不同形式[6]。作者认为,在企业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在网络中的参与程度应是一个变量,它可能与企业的所有权有关,也可能没有关系;同时,各个网络类型对企业的控制程度不同。所以,可以使用二维变量:网络中的企业参与度和网络的控制度。使用这两个变量分析各种网络可能比较合理,而且能与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联系起来(图2)。这样,企业创新网络就产生了从松散到联系紧密的主要类型:第三意大利模式,风险资本网络,虚拟组织网络,核心网络和联合体网络等组织形式。

图2 企业创新网络类型

Fig.Categories of innovation network in enterprises

2.1 第三意大利模式

第三意大利模式的特征是区域内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它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第三意大利区域包括Emilia-Romagna和Tuscany地区,有许多产业位于专业化小镇,生产瓷砖、纺织品、皮革、鞋、旅游产品食品和饮料及机器设备等。在这个区域,垂直和水平专业化程度很高;同时,公司规模一般很小,厂商之间竞争激烈,进入和退出障碍比较低。然而,竞争限制在某些活动范围内,这意味着设计,特别在瓷砖和纺织品行业,它要求公司发展具有自己特点的能力[7]。在这个创新网络中,规模经济超出了单个小企业的范围,同时产品标准化程度很高。在意大利产业区域中的公司喜欢进行合作,而且政府也鼓励企业合作。合作在商业服务领域非常普遍,包括登记商业帐簿、商品交易会赞助、国内和国际市场营销及公用事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合作扩大了资本的供给使得银行直接借钱给正式的合作机构,保证了贷款并决定成员之间基金的分配[8],其结果,小型公司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并获得规模经济利益。

2.2 风险资本网络

风险资本网络是指风险资本家作为专业投资者,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通道,既给新公司推荐优秀的企业家和进行管理指导,同时与潜在的供应商和顾客有广泛的联系。硅谷风险资本网络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由于地理位置的毗邻,在长期的交流中,逐步形成了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与创业家之间的交流网络,这种网络传达着丰富的市场、技术和创业者的信息。使得在新创企业内部,由于风险资本网络的进入,大大加速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同时,由于新创企业领先者的示范效应,更加密切了创新企业与风险资本的网络联系。由风险资本支配的产业区域代表了向着一体化联合的运动,风险资本网络是嵌入于厂商网络之中。由于高技术产业的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注定了风险资本网络形式在硅谷式的区域内具有重要作用。

2.3 虚拟组织网络

虚拟组织网络是指企业与外部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之间,通过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连成的一种网络组织。虚拟组织没有统一的办公室,合作各方基于共同的利益和信任,通过集成各成员的核心能力与资源优势,实现更大的商业机会和开发新产品。虚拟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突破了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合作,随着合作机遇产生或合作任务完成而解体。例如,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厂家——美国的耐克公司没有直接生产过一双鞋,而是集中培植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生产则委托给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的企业,从而获得了持续竞争优势。

2.4 核心网络

核心网络是围绕单个公司组建的,它通常是一个大型装配商,卫星公司向核心公司供应中间品,整体上组成有效的协作网络。核心网络有两种典型形式,即美国式和日本式,特别表现在美国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和装配商的关系上。

(1)美国式核心网络。美国汽车公司传统上与供应商保持距离,使用短期合同和严格的约束,如果他们认为价格、质量或交货的规则不满意,核心企业就转向其他公司。供应商按照合同满足订货,在产品设计上没有任何决断权[9]。结果是,大型公司使用它们的市场能力强迫小型公司降低产品价格。这样,维持非个人市场关系的交易成本可能是很高的,美国核心公司常常自发变动供应商造成了卫星公司缺乏忠诚,导致他们对创新缺乏动力。

(2)日本式核心网络。日本汽车公司网络建立了Florida和Knney[[10]命名的“紧密的网络生产共同体”。在日本装配商和供应商之间,长期关系合同是由经济上信任的理性激励机制支持,通过鼓励信息的分享驱使供应商创新。同时,对于主要的供应商,核心企业采用持股、派遣董事等方式密切其关系(如丰田公司对其重要供应商的持股率在20%~40%之间),并利用暗合契约与供应商共担风险[11]。日本的汽车制造商由此建立了紧密协作的企业创新网络,通过网络内企业之间相互协作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功能互补,增强了网络内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竞争优势——网络优势。这种企业创新网络不但存在于汽车行业,而且在日本家用电器、计算机等所有组装行业及机械行业内都普遍存在。

2.5联合体网络

联合体网络是网络合作各方共同投入优势资源,在协议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实体式合作组织。构建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处理复杂性技术创新的能力。通过强化网络中参与者之间关系,使行为主体的技术学习能力提高,共同分担创新成本和风险。最典型的是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SEMATECH)。SEMATECH开始包括国防部和14家公司,分别是AT&T、DE、HP、Intel、Motorola等世界著名公司,目前正式成员是11个公司,联合体由一个中心机构来管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以通用技术创新为主的合作。这样,成员企业通过合作得到利益,保证了联合体网络的持续运转,使得成员企业不再是独立地解决制造中的问题,而是在分工与协作、集中与分散的合作中分别解决各自最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然后大家分享所有的合作成果。

3 企业创新网络的模式比较

第三意大利模式的创新网络主要在技术含量不高的轻工产品,由于这些企业是中小企业,它要求公司发展具有自己特点的能力。通过产业集群和区域邻近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中小企业无法完成的技术创新。

风险资本网络通过密切创新企业与风险资本的网络联系,大大加速了技术创新的步伐。由于风险资本其固有的高风险投资特征,使风险资本和创业资本融合,促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风险资本网络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的典型。

虚拟组织网络通过集成各成员的核心能力与资源优势,实现了更大的商业机会和创新机遇。虚拟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突破了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合作,促成了创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

核心网络常常是围绕单个公司组建的,它们整体上组成有效的协作网络。一般地说,美国的核心网络其创新缺乏动力。而日本核心网络公司网络由于建立了“紧密的网络生产共同体”。通过网络内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一种新的竞争优势——网络优势。核心网络模型比较适用于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在汽车、钢铁和金属材料加工产业的创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日本式核心网络比较适合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联合体网络常常产生于水平创新网络,构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处理复杂性技术创新的能力,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以通用技术创新为主的合作。通过强化网络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使行为主体的技术学习能力提高,共同分担创新成本和风险。新兴技术和竞争激烈的产业为了对新兴技术进行探索或者制定行业标准,常常需要不同的企业进行联合创新,这样联合体网络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4 企业创新网络: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战略选择

我国在一些区域已初步建立了企业创新网络。特别是中关村企业创新网络的建设已卓有成效。中关村企业已形成了较为细致的分工,通过网络关系联结进行完整的商业活动,企业只需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设。一方面,中关村企业创新网络形成了结点密集、联系频繁的内部网络;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知识、信息、技术和产品的辐射,以及企业组织的扩展,将网络联系伸向全国各地。同时,从中关村新技术产业诞生之日起就与国际创新网络建立了强有力的接口[12]。

总体而言,我国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缺乏联系,企业之间互信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常常忽略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未能有效建立利用外部网络能力的机制,导致企业之间技术封锁,创新能力不足。可以考虑在以下方面构建企业创新网络。①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就生存在网络关系中,企业创新网络的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网络密度呈正相关,我国应有意识地在一些区域,如中关村、武汉光谷和浦东张江等着力发展企业创新网络。②以企业集团组建企业创新网络。通过集团成员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以各自成员的核心能力进行资源组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链。③建立专业化的城镇。以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为龙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区域产业环境,促使产业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提高创新网络的创新质量。④构建战略性联合体网络。特别是通信、半导体、家电行业等,通过合作加强企业间的交互学习,提高处理复杂性技术创新及联合体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5 结论

传统的技术创新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创新上。但是,企业创新网络的理论与实践表明,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以获取外部资源和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为目标,技术创新已开始走向专业化、分工和合作。为了补偿企业的能力和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导致不同能力的创新组织产生,以获取创新所需的信息、知识和其他资源等。最终使技术创新成为不同创新网络之间的竞争。由于各种网络所处的环境和目标不同,就产生了不同形式的企业创新网络。

如何利用企业创新网络理论,使我国企业建立起利用外部技术源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创新网络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我国的企业实际出发,整合外部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采用不同的创新网络模式,以获取最大的创新效益。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企业创新网络理论的研究,但目前还仅局限于创新体系的结构要素研究,对网络联系基本未涉及。特别是对企业创新网络的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对我国的企业创新网络的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的实证分析及理论探讨,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修改日期:2003-10-13。

标签:;  ;  ;  ;  ;  ;  

企业创新网络建设的动因与模式研究_风险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