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电设备安排、维修专业、课改
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1.生产智能化趋势
人工智能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日益得到重视,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其重要的应用。机器人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例如,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谈到:码垛机机器人通过测量各类物理量与计算机内部已经设定的对应参数并比较,自动实现机械设备的启停、报警、定位等事宜;又如,在参观过程中,调研人员发现一些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企业生产车间没有几个员工,基本都是机械手在操作,基本体现了无人车间理念。
2.模块化趋势
由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产品涉及各行各业,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动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用户,兼容的接口设计都是必然的发展。
3.绿色节能环保趋势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随着材料科学发展,新型材料不断涌现。
4.系统化的趋势
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裁剪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此外还有企业工程师提及“傻瓜化”(操作简易)、“形象化”(人机交互界面更丰富)、“可靠性”等趋势。
二、职业面向和职业岗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能技术工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操作,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岗位从事机电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具有核心职业素养、核心职业技能及较强学习力的“双核型”高技能人才。
毕业生就业可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以及企业设备系统、机电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也可从事一般机电设备管理和改造工作,担任一线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生产工人。
职业资格 :中级钳工、电工,高级钳工、机床装调维修工。
三、人才培养职业能力要求
八、基本课程体系构思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体系包含三个类别课程,分别是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1)基础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与方向课程所必须的专业课程,为核心课程与方向课程打下基础。
(2)核心课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骨干课程,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解构、重构、整合成工作领域课程,为能让学生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实践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3)拓展课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综合性课程,能体现当代专业技能的走向,具有机电设备装调领域中综合技能,微缩专业技能与技术于一体,适合学生多方向就业发展。
(4)素养课程:人才成长所需要的人文课程与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课程化企业见习是课程外置,把专业相关课程与企业技能相交融,实现企业生产与课程见习互为一体,达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化环境中完成完整的工作,体验企业,学习知识。
毕业就业顶岗实习是技工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原则是到企业中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相契合,毕业就业顶岗实习是学生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的转变过程。
五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建议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建议按照“大专业小方向、大课程小岗位”的建设思路,依据企业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优化专业课程,培养从事机电设施设备应用、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专业教师一起来研究确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2.加快一体化师资引进培养
建议面向社会、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以引领专业发展。同时从现有机电专业师资中选拔教师,组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项目组,加大企业实践、培训机构技术培训的力度,自主培养专业师资,缓解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3.加大实训室建设投入
建议依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专业实训室,在充分发挥现有基础实训室作用的基础上,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分期建设实训室和教学数字化资源库,逐步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验实训实战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训室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学习工作站,聘请企业技师和学校专业教师组建学生实训指导团队,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能力。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建议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把“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遵循学生特点和职业成长规律,开展全程化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收集宣传毕业生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典型事例,剖析“新手、技术骨干、技术能手、技术专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指导学生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职业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中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融入企业文化、岗位能力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校企互动、工学交替”,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思”,融知识、技能、素养培养与一体,重视文明职业习惯培养和企业技术规范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企业需求和学生持续发展需要。
5.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建议探索与企业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适时掌握企业需求,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养方向性技能人才,解决企业技能人才缺乏又无力培养的问题,提高为企业服务的针对性,赢得企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关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报告[J].刘玉龙.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7)
[2]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例[J]. 刘海军.现代商贸工业.2014(17)
论文作者:李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机电论文; 专业论文; 课程论文; 设备安装论文; 企业论文; 职业论文; 工作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