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运平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 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和生化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血后,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和生化分析,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钙、血清总蛋白、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IgM、IgA、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电泳分型显示IgA型6例(20.00%)、IgG型16例(53.33%)、IgD型6例(20.00%)、双克隆型(IgM+IgG)2例(6.67%)。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中,联合进行生化分析和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生化分析;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生于骨髓内的浆细胞株异常增生恶性肿瘤疾病,本病是病理机制为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同时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者多肽链亚单位,而抑制正常多克隆浆细胞的增生及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最终表现出感染、贫血、骨质破坏等症状[1]。中老年人群的MM发病率较高,其不仅会引起免疫功能异常,还会因肾小管上皮中的B-J蛋白沉积而损害肾功能,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所以早期诊断MM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明确免疫球蛋白和生化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中的MM诊断标准。男20例,女10例,年龄49~69岁,平均(55.3±3.8)岁。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均无器官实质性病变。男21例,女9例,年龄50~71岁,平均(53.9±4.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5ml),以空白试管保存,待血液自然收缩后进行离心,转速25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置于﹣20℃的环境中保存,以备检验。
仪器选用BASIC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AYER 16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包括:IgG、IgM、IgA免疫球蛋白试剂,血清尿素氮试剂,血清肌酐试剂,血清蛋白试剂,血清钙试剂等。使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IgM、IgA、IgG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蛋白、血清钙、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运用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 )比较进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钙、血清总蛋白、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免疫球蛋白
研究组的IgM、IgA、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免疫球蛋白电泳分型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均显示了M蛋白,IgA型6例(20.00%)、IgG型16例(53.33%)、IgD型6例(20.00%)、双克隆型(IgM+IgG)2例(6.67%)。
3 讨论
目前,临床关于MM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无明确阐释,MM患者主要为50~60岁之间的中年人群,且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在发病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骨髓内异常浆细胞不断增殖,会对骨骼造成破坏,在血清中可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同时在尿液中也可检出B-J蛋白,从而引发肾功能损害和贫血[2]。
MM的早期症状主要为骨痛,这主要是因为随着骨髓腔内的骨髓瘤细胞大量增殖,同时激活了破骨细胞,从而引起溶骨性破坏、骨质疏松。血钙升高是骨质破坏导致血钙逸出、肾小管对钙外分泌减少,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与钙结合的结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符[4]。
国外有学者认为MM是B淋巴细胞克隆性肿瘤增生疾病,骨髓瘤细胞增殖会造成骨骼破坏,在血清中可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又会抑制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5]。MM患者血清中的M蛋白水平反应了单克隆增生程度和肿瘤容量大小,对免疫球蛋白进行定量检测,能够为判定M蛋白类别、数量提供可靠依据。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水平会不断升高,恶性浆细胞增生会对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作用加以抑制,血清总蛋白水平也会随之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则会维持原状甚至降低,最终造成A/G值降低,这也是MM中期的一个主要临床特征[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钙、血清总蛋白、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与前述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中,联合进行生化分析和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同时为MM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海梅,孟瑞芳,邹文蓉等.208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比对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5):718-720.
[2]耿红莲,王淇泓,赵文静等.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9):1504-1506.
[3]吴悦,代莉,毕莉等.90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固定电泳和免疫球蛋白之间的关系[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3):547-548.
[4]张晓晖.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1):3505-3506.
[5]蔡惠兴,苏荣,黄慧萍等.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M蛋白测定的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441-1442,1445.
[6]王敏,赵成艳,王玉梅等.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临床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3):334-335.
论文作者:胡运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血清论文; 免疫球蛋白论文; 患者论文; 蛋白论文; 水平论文; 多发性骨髓瘤论文; 高于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