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政治人物和爱国主义
翟玉康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西乡第二中学 723500
“愤青”中有很大部分是由我们中学生组成。他们生理发展迅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冲突性,如:思维的批判性有明显发展,但尚未成熟,看问题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片面性;情绪情感不断丰富发展,但两极性明显——易喜易悲,情绪激荡,不善于理智控制。因此,多一些理性教育,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危险期,让他们走向成熟、健全人格,很是必要。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学历史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材素,因此,如何将历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将是历史教学研究的方向,这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新目标特点。
现在经常有高官下马,媒体通常是以对他的私德攻击为起点的,学生的逻辑更偏向于:私德作风上恶劣,公德上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是怎样妨碍司法公正或贪污渎职的倒是其次了。此类事件经常出现,媒体的轰炸会造成学生思维歪曲,学生在面对一些符合现实社会常理的事情时表现出不理性的一面:言语激烈过火,思维偏激无逻辑,仅仅停留在对此事此人的声讨,或将它上升到一定高度来以偏概全,很少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及解决的关键。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这样的观念:对政治人物的评价以他们在特定职位上的功绩和为社会带来的福利即公德为主要标准,私德属于他私人的事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不要混淆两者界线。
在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对历史政治人物的评价,现代中学生从小所受的只有“好人”与“坏人”这样泾渭分明的教育,要么是高大全,要么就一无是处,很少有对政治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一提到美国黑奴解放领袖林肯总统,一般会把他描述成没有瑕疵的圣人。其实我们教员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会对一些人物有更深入的认识:政治领袖一旦成为国家神话,公众和历史学家就可能讳言他生前那些“不便多提的真相”。其实,又有哪一位政治人物一生只有光明而没有阴影呢?林肯也不例外。就拿宣誓就职来说,尽管林肯按着《圣经》发誓,但他并不是一位传统基督徒,甚至连笃信宗教都称不上。20岁时他写过一本质疑《圣经》启示的小书。尽管他在公开演讲时常说到上帝,但他心目中的上帝与他许多崇拜者心目中的上帝并不一样。但即使是这样也并不影响他的伟大——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坚韧的人格魅力——谁年少时不轻狂。教师可以如实展现林肯生活化的一面:戴着一顶黑色大礼帽,事实上他的帽子里常常装着一些信件、票据和便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大人物与我们一样也有一些癖好,但是他们在面对和处理问题时更加冷静和严谨,也正是他这样的一些特质才更显得可爱和可敬。通过诸如此类的分析使学生有这样的意识:不过分迷信政治人物,我们可以崇拜他们的精神思想和造福国家人民的壮举并以他们为榜样,但同样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要妄自菲薄。在看到历史政治人物不断曝光的事件时,学生会有很多心理方面的准备:他们和我们在人性上是相通的,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个世界绝不可能非黑即白,我们也很容易用灰色去宽容一下自己的贪心和过错。而此时的学生会有一个考量的标准,在大是大非上不至于迷失自我,被他人所误导。
爱国精神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我们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不要流于形式。如果传授不当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但如果渲染过度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民族极端主义。
现在我们不缺乏爱国主义口号而是要让它融入到我们的思想精髓中。我们的爱国主义更倾向于对历史的清算或现实的纠结,而很少将爱国精神运用于未来:吸取教训为未来提供借鉴意义。当然学习古代史时教员无形中使学生形成这样的文化认同: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技术领先于世界;孕育的思想理念影响着世界。一方面我们有这样的自豪感,,但同时也不要妄自尊大:文明是多元的,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发展程度上的区别,每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入侵,签订屈辱条约,给中国人民和社会带来深重灾难,造成中国落后。我们不应忘记历史,更要吸取教训,鞭策自己,发奋图强。这些言辞的确是我们要内化的。但出于现代的中学生没有这样的体验很难将自身的利益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教员可以播放一些影像资料,使学生置身于民族危亡的历史洪流中体会爱国志士的拳拳之心给学生启发:如果是你,你也会挺身而出。有时老师会条件反射地倒腾一些影像资料如《南京大屠杀》,让学生见识血腥野蛮的场景,强迫式地灌输爱国思想。殊不知中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这样冲击性的细节画面会长时间停留于学生脑海中,造成心理阴影充满仇恨,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排外。一提到侵略中国的国家就咬牙切齿,思考着有朝一日中国强大之后的种种报复性举动。如果这样的思想根植于心并形成气候的话,那在学习外来技术文化时会产生心理抵制,适得其反——中国的社会发展会大打折扣。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合作,任何国家不可能置身事外。过激的举动会引起国际社会恐慌,对中国发展不利。这样民族复仇情绪甚至会在特定时期被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利用而发动战争。
“智力上的成就来源于人格的伟大。”要想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效果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必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上。通过对历史教学中的两个小的知识点的理性客观分析,可以在思维上锻炼学生,并让学生形成一种深邃的思维习惯来看待一些复杂的人和事以及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塑造健全人格、健康的心理:不偏激、乐观、包容有责任感。
论文作者:翟玉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学生论文; 林肯论文; 历史论文; 中国论文; 政治人物论文; 自己的论文; 私德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