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年转轨绩效透视俄罗斯21世纪改革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绩效论文,透视论文,目标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51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0-6052(2002)03-0027-05
一、转轨路径与改革绩效
俄罗斯堪称是“激进改革”的典型代表之一,就像十月革命曾经震撼全世界一样,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改革也同样是震惊世界的。其经济改革从一开始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学专家和学者们的共同关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规模的经济私有化运动、经济自由化以及过度紧缩的财政政策把俄罗斯推上了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舞台。始于1992年初的经济转轨的种种失误给俄罗斯带来了空前的动荡和经济上的萧条,今天莫斯科表面上的流光溢彩都不能掩盖俄罗斯经济衰退的事实。一直动荡不安的俄罗斯始终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叶利钦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生机,卢布的不断贬值使人们对于俄罗斯前途充满忧虑。如今,所有的俄罗斯人都寄希望于普京,期待着俄罗斯第二任总统能够带领人们走出经济发展的泥潭,恢复俄罗斯世界强国的地位。
俄罗斯经济增长率
一般说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经济转轨通常所隐含的是一种快速的市场化过渡行为,然而,转轨这一客观事实又是建立在体制性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一种适宜改革的体制结构当中的。因此,按照经济转轨的发展规律,如果在客观上缺乏经济转轨所需要的良好的体制基础和法治基础的话,那么经济转轨自身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法制的完善和宪政转轨的过程,需要一个政府转换自身在市场经济当中角色的过程,经济改革中体制变革的意义也体现于此。尤其是在转轨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不得不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变,需要从国家调控经济转向由市场政策和价格信号来引导经济转变[1]。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激进式自由市场经济改革模式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再到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实践都表明,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顺利地实现转轨,同时,经济转轨的战略也因国家而异。
在俄罗斯,客观上存在着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均衡格局,而改革者们却试图要在一种基本的体制还未建立起来之前迅速引入一种由市场来主导的经济运行模式,希望以此来纠正已扭曲了的市场经济,改变由政府来调控企业的、陈旧的经济运行模式,消除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绝对垄断地位。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收效甚微,这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体制的真空状态,给企业生产结构的转换及其运行能力的提高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政府职能弱化等都使得这些“畸形”发展的工业部门和生产体系只能游离于政府必要的管辖之外,别无选择地生存在十分脆弱的市场体系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初俄罗斯想要通过快速的激进行为来达到转轨目的而最终却未能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2]。
从1992年初俄罗斯政府的“改革派”推行“休克疗法”到1995年的因实施了两年紧缩性财政政策而爆发的经济萧条,直至到1998年发生的、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出现了大幅度的震荡[3]。(见上页图)很多俄罗斯人一想起1992-1994年间的恶性通货膨胀,至今还心有余悸。俄罗斯的确为改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过去的将近十年里,俄罗斯的总体宏观经济环境一直在持续恶化。其具体表现主要在于: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民生活水平极低、卢布与美元的汇率动荡、银行利率不断攀升、通货膨胀持续恶化、物价飞涨、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法律基础十分薄弱、人口的出生率下降、种群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等等。除了一部分新兴财阀之外,人们的生活甚至比1991年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时更差,有些地方的失业率高达50%-60%。尤其在经历了1995年的经济萧条和199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许多的生产部门更加丧失了适时复苏的机会。
“休克疗法”使俄罗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正常运行,取而代之的是阿尔·卡彭——芝加哥黑帮式的资本主义,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谈及俄罗斯改革时所说的一样,这是一种罪恶的资本主义。“休克疗法”加剧了生产滑坡在俄罗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俄罗斯自1992年初经济转轨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基建投资额、消费品价格涨幅、工业品批发价格涨幅、零售商品流转额、各项指标大都急剧恶化。政府经济政策唯一的积极成果便是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缩小,但它又是以国家基建投资的大幅度减少、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为代价的。在最近几年的改革过程中,俄罗斯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的措施仍然是显得薄弱乏力。巨额的预算赤字、三角债现象、征税困难、外汇市场严重动荡、经济美元化等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仍在不遗余力地制定各种措施来保证居民生活保障体系的运行、缓解社会紧张状况、健全国家财政和银行体系、恢复实际经济部门的商品供应和市场机制。
原波兰第一副总理、财政部长、波兰改革的总设计师,现世界银行高级访问学者、波兰总统经济顾问格泽戈尔兹·科勒德克在评价转轨经济时曾指出:“向市场经济转轨必须被看作是从基于以政府调节和国家所有权为主导的中央计划经济向基于以市场调节和以私人所有权为主导的开放经济的复杂转变的一个历史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市场经济,在中央计划形式的、社会主义中央统治经济被抛弃之后的决定性因素是私有部门的发展,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有私有化是远远不够的。”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谈及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时指出:“俄罗斯以及大多数前苏联国家中的转轨失败并不是由于好的政策没有执行好,这些国家转轨失败的更深层的原因是对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的误解以及对机构改革进程最基本情况的误解”。
的确,俄罗斯对其多数工业和自然资源成功地实行了“私有化”,但总的固定投资额(实际上是市场经济萌芽发展的更重要的一个标志)在过去5年中明显下降了,俄罗斯迅速变成了一个耗费自然资源的经济,而不是变成了一个现代工业经济。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整个概念经不起推敲,在这种观点的形成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偏见多于科学的态度,改革派们不能容纳客观的、不同意见,“经济转轨”错误地判断了俄罗斯现行经济运行模式的增长方式。俄罗斯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相当稳固的寡头对其政治经济结构的垄断模式,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缺乏一种体制上的推动力,导致了现有的经济增长只能是一种危机过后的边缘上的增长。显而易见,俄罗斯在改革初期推行的“休克疗法”是不成功的,而今天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的前提则是一种体制环境和体制基础。换言之,改革需要一种体制性的推动力,这将是保证俄罗斯后继改革成功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
二、俄罗斯21世纪改革目标透视
1、加强中央权力和法制建设
俄罗斯需要有成效的、强有力的政权,政治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在寻求发扬民族主义,重申国家中央政府的权威,强调国家政权机关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加强中央权力方面,为了加强总统对地方的垂直领导,俄罗斯成立了联邦行政区并任命总统的全权代表。其次,俄罗斯总统有权撤销地方行政长官的职务和解散地方议会,即总统和联邦中央有权整顿地方行政权力机关。再次,俄罗斯将改变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的组成原则,即地区行政长官不能再成为上院议员,这是朝着发展民主和议会活动职业化方向迈进的一步。
俄罗斯法制建设问题一直以来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虽然俄罗斯的改革一直在忙碌地进行着,但是寡头们仍然控制着经济发展中的绝大部分渠道,俄罗斯目前真正需要的是要以法律基础来保障经济发展。俄罗斯文化在失败的改革后及前几轮的“休克疗法”中受到伤害,公民缺乏坚定的责任感,执法机关也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任腐败放任自流。在俄罗斯新一轮的改革中,国家将会采取措施降低那些寡头们的威望,使企业与政府脱离关系。另外,俄联邦政府还将修正国家的税收制度,解除国家对物价的控制,并将尽快实施深层次的经济改革,以使经济在不引起更高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由于政权机关和法律机关不果断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衰弱,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成果将很难稳固,国家政权机关必须依靠法律和根据法律建立起统一的、垂直的执行权力机关。例如,车臣问题是俄罗斯的联邦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典型例子,车臣再次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俄罗斯国家长期缺乏团结,车臣已变成国际恐怖主义对俄罗斯进行扩张的桥头堡。目前,俄联邦政府对市场经济中法制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这是多年痛苦改革换来的共识。普京总统曾提出,俄罗斯必须实行“法律专政”,这也是普京时期的经济方针同叶利钦时期的主要区别,市场经济的法制也是普京时代的主要治国特征之一。
2、企业私有化浪潮将再次掀起
早在1992年12月29日,随着《俄罗斯联邦国有及私有企业私有化纲要基本原则》的颁布,俄政府对大部分国有财产实行了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拍卖,决定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造成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混合经济[4]。一时间,在俄罗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私有化运动,然而私有化在客观上受制于经济动荡、法制不健全和政局不稳等因素,它并没能达到促进企业改革和增加生产的目的。相反,私有化因政局动荡和政府职能弱化而导致的贪污、受贿、化公为私、诈骗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私有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犯罪,在群众当中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逆反心理。私有化对俄罗斯经济进程带来的负面效果要远远大于积极的影响。
2001年上半年,私有化的第二次浪潮在俄罗斯掀起,俄政府出售了由国家控股的19家大型企业的股份。这些大型企业包括几家大型国有煤矿,如库兹巴斯煤矿和哈卡斯煤矿等,政府将分别卖掉它们的79.73%和43%的股份;一些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如澳伦堡油气勘探公司、下瓦尔托夫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和斯拉夫石油—梅杰恩油气勘探联合公司等,政府将分别卖掉它们的15.5%、4.73%和3.28%的股份。此外,政府还出售了莫斯科河运公司21.3%、科夫托尔铁矿24.8%、米哈依洛夫铁矿4.94%、盖斯基铜矿10%、南乌拉尔镍矿23.35%、新库兹涅次克炼铝厂14%、俄罗斯国家保险公司49%的股份。俄罗斯联邦财产基金会还在2001年内向政府提出了要进行私有化改革的另外700家企业的名单,并准备向政府提供相关企业的详细资料,这是普京上台以来采取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举措。
与以往私有化不同的是,国家在对这些企业进行拍卖时,俄国有资产部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调查,提出私有化协议,并对出售企业的理由和时间进行论证。俄罗斯政府此次拍卖的公司均不是国家明令禁止拍卖的“超级企业”。为防止失去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超大型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俄政府在2001年财政预算案第100条中对可进行私有化改革的企业进行了限制,即凡法定资金超过限制数额的超级企业都将被禁止拍卖。俄私有化部门正准备说服杜马议员解除私有化拍卖的禁令,让更多的大企业迈入私有化行列,但这也将使很多的老百姓对私有化产生种种怀疑,担心私有化有可能会再次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
3、经济政策将致力于遏制通货膨胀和吸引外国投资
俄罗斯改革主要目标在于积极吸引外国投资和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能够减轻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就是实现稳定的、在广泛基础上的经济增长。而俄罗斯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这将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技能、新技术和充足的资本,因此,俄罗斯需要外国投资。但是,外国人是不会向腐败的经济投资的,加上如果俄罗斯通货膨胀的趋势继续加强,将会增加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难度和脆弱性,导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步入一个恶性循环。
2001年俄罗斯的物价上涨超过了预计的两倍,通货膨胀已经成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一大威胁。据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经济学家安德烈·伊拉里奥诺夫说,俄罗斯的经济竞争力在2000年年初以来已经下降了30%,其部分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的上升。俄罗斯在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35%,几乎比俄罗斯预算所确定的18%高出了1倍。2001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的月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了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9%。据国家数据委员会报告,到2001年3月,俄罗斯的年度通货膨胀率已经超过了23%,高出预测值的两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工业生产增长也从去年同期的11.9%下滑到了3.3%,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更使经济雪上加霜。在今后的3-5年内,通货膨胀将有可能使俄罗斯的经济再次陷入经济萧条的困境[5]。1998年的卢布币值暴跌,再加上腐败活动蔓延,当时的外国投资者的大多数资金都撤走了,目前俄罗斯需要做的是把这些投资再重新吸引回来。
由于2000年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俄罗斯作为一主要石油出口国,从中获得了较大的利润;此外,俄联邦政府还使卢布贬值,增强了该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得俄2000年的经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7.5%的增长。不过,俄罗斯经济增长正在开始减速,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与2000年相比已经下跌到了5.8%。尽管如此,俄罗斯2002年的预算草案还是没受到太大的影响,明年国家预算的重心还是要放在社会福利、国家安全、教育以及科技力量上。面对通货膨胀,俄罗斯政府则提议以降低国债、改善企业经营结构、降低服务业成本等办法来加以改善。
俄罗斯需要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国内资金,维护经济自由,改善国内经营气候,力求为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在经济领域内进行的所有制结构的改变,决不仅仅是单纯地分裂财产,而是在塑造有效运行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同时,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如果俄罗斯能够重视解决经济结构问题,利用其有限的财力来优先解决保障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问题,国家则可以从体制危机中走出来,俄罗斯经济也抓住了复苏的机会而终将实现飞跃。
4、积极改善国内的经济环境
俄罗斯经济在1999年实现了转轨以来最明显的增长,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3%,工业生产增长率为8.1%,农业产值增长2.4%。俄罗斯社会的投资和需求领域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转轨以来的首次增长,1999年增长了1%[6]。(而在1998年时则下降了7%。)2000年俄罗斯经济形势继续呈现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5%,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了9.6%,工资增长了20%,失业率从12.2%下降到10.3%。2001年的经济增长也超过了5%[7]。但是,俄罗斯目前仍旧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内政治矛盾不断,民族分离主义难以根除,经济颓势短期内无法彻底扭转;国内面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内政的干涉,美国、北约继续向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渗透,安全环境趋于恶化。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
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良好的外部经济形势造成的,这种增长就像1997年那样是在危机边缘上的增长,俄罗斯仍然生活在日益加剧的经济落后条件之下。俄经济还存在着一系列其他隐患,比如,俄银行系统尚未从1998年金融危机中缓过劲来,全国银行系统资金总额只有74亿美元,还不如西方一家大银行的资金,为避免风险,银行一般不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另外,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统计,俄罗斯的“影子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20%~25%,“影子经济”导致了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诸如高税收、官员专横、影子经济和犯罪猖獗仍旧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而国家效率低下则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目前,俄罗斯居民的购买力低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比1998年金融危机之前还低15%~20%,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依然严重落后,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伊拉里奥诺夫不久前承认,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俄联邦政府在保持经济增长方面仍需做出艰辛的努力。
俄罗斯需要建立有竞争力的、有效率的、社会公正的、能够保证政治稳定的经济体制。俄联邦政府将会积极致力于改善国内的经济环境,国家将对经济实行有效的调节,这种调节的目的不是增加行政干预,不是对经济领域的扩张,而是保护经济自由,保护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积极性。今后俄罗斯的经济战略方针将是:(1)国家将整顿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努力发展和完善保障21世纪经济稳步而持续增长的金融基础设施。(2)政府将保证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保证企业家不受行政机关的压制,国家不再过多地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3)国家将对所有权实行保护,保证股东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限制冲销企业资本和资产转移。(4)政府将继续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力求简化税种,降低税赋,减轻企业和纳税人的负担,为经济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5)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经营自由,包括生产自由和贸易自由以及投资自由。(6)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符合实际的社会政策,减少国家过重的、不合理的社会负担。
俄罗斯过去曾在“是依靠他人援助和贷款还是自力更生”两者之间进行过选择,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讲,唯一现实地选择是建立强大的、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国家。只有建立强大的、有效的、民主的国家,才能保护公民的自由以及政治和经济的自由,才能为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繁荣创造条件。在21世纪,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更多地来自经济实力、人文资本、有活力的社会制度和良好的法律基础以及在国际上有吸引力的教育制度。俄罗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在继续转轨的过程中明确经济环境和法律基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