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研究概况分析论文_林晓辉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研究概况分析论文_林晓辉

林晓辉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性,这促使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毒性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和损害的人体。因此,加强对该类药物的毒理性研究,尽可能的降低其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系统和软骨组织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并以环丙沙星为例,探讨了该类药物的毒理学表现。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毒理;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015-02

Fluoro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 toxicology research analysis

Lin Xiaohui. First Hospital of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Fluoro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safety, prompting its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clinic. Bu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its application, have brought different degree of toxic reactions, the serious influence and damage to human body.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antitumor drugs poison, 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toxicity,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the current important task faced by the medical profes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digestive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rdiovascular system, liver and kidney system and cartilage five aspects analyzes the fluoro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 toxicity reaction, and in the case of ciprofloxaci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kind of drug toxicology.

【Key words】Fluoro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Toxicology; Adverse reactions

引言

当前在临床应用上,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依诺沙星等。这些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正在不断提高,除了对革兰阴性菌有极强的抗菌性能外,还对葡萄球菌等有良好的效果。而近年来我国不断研发和使用的格帕沙星、曲伐沙星、克林沙星等药物对厌氧菌的抗菌效果显著,不过,环丙沙星的对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仍然是最佳的。这些已经在临床上被应用的抗菌类药物有着良好的耐受性,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在对肾功能患者、老年患者及相应合并症患者使用时,仍然需要格外注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同时,该类药物在对未成年患者也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如会影响未成年的骨骼发育。因此,研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对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1.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极易产生的毒性反应主要体现在肠胃功能的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功能及软骨组织等,尤其是前两者。

1.1 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

肠胃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最大毒理体现,一般占有5%的比例,一些患者在使用该类药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病症,不过停止使用药物后,这些毒性反应就会慢慢消失。徐艳艳等的研究表明,各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引起的消化系统毒性反应是不一样,其中环丙沙最高,其次是诺氟沙星、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同时,药物的消化毒性是和药物的使用剂量有直接关系的,如患者一天使用的剂量小于600毫克的时候,肠胃消化反应的发生率是最低的,当患者一天使用的剂量大于800毫克的时候,肠胃消化反应的发生率是最高的。此外,同样在大剂量下,一些新兴的药物,如格帕沙星引起的反应会更大,如在使用了200、400、600毫克剂量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会有8%、11%、15%的患者有不良反应,且其发生率和剂量是呈反比例关系的。

1.2 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除了消化系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是最大的,其发生率一般维持在3%左右。患者使用该类药物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体现在头痛、头晕、失眠等。氧氟沙星是产生失眠的最大药物,但是是一种可逆的,并不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体现在精神方面,如癫痫、抽搐、惊厥等,一般有1.7%的发生率,女性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性,且年龄在45岁以上的发生率要比45岁以下低。此外,导致癫痫发作的药物主要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1.3 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

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主要体现对心脏的损害,临床表现为QT的间期延长,引发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等。谢冬梅等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和性别、剂量是息息相关的,女性的发生概率是高于男性的[1]。值得一提的是,格帕沙星所产生的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是最厉害的,目前已经被禁止使用了。美国FDA的报道显示,司帕沙星所引起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最高的,其次是格帕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该类药物所产生的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机理主要是由药物渗入心肌细胞后,会阻塞K+通道,进而减缓其恢复的速度,延长QT间期,进而导致心率失常,引发一系列的心血管系统毒性。

1.4 肝肾功能的毒性反应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毒性反应表现在GOT、TG、ALP、TP等生化指标的不断升高,皮肤黄染、肝炎等,严重的话会出现肝衰竭和胆汁滞留等现象。不过,这些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一般药物停用后就能得到改善。一般而言,曲伐沙星引起的肝毒是最大的,而格帕沙星和司帕沙星会引起肝脏转氨酶,发生率一般维持在2~16%之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等,一般都是通过肾来进行排泄的,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肾毒。该药物引起的肾毒体现在血肌酐的升高、蛋白尿、间质性肾炎等,严重的话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1.5 软骨组织的毒性反应

江煜旻等在对大鼠的动物实验显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软骨损害,如大关节肿胀、僵硬等,且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所导致的软骨组织毒性反应是最强的[2]。一般而言,孕妇、儿童以及发育中的青少年是禁用该类药物的。同时,该类药物还会损伤人体肌腱,如果一名17岁纤维囊肿少年一天使用800毫克培氟沙星的话,持续使用一个季度后,就会引起关节疼痛。

2.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学表现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学表现因不同药物有不同反应,以该类药物对消化道产生的不良反应上看,依诺沙星是最高的,在3.8%左右,诺氧沙星是2.99%,氧氟沙星是2.8%,环丙沙星是2.1%。本文主要以环丙沙星为例,分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学表现。

2.1 急性毒性LD50(mg/kg)

刘明亮在对大小鼠的试验中,口服大鼠的LD50要高于2000mg/kg,小鼠的LD50要高于5000mg/kg;静注雄性小鼠的LD50要高于275mg/kg,雌性小鼠的LD50要高于258mg/kg;静注雄性大鼠的LD50要高于300mg/kg,雌性大鼠的LD50要高于325mg/kg,皮下注射的大小鼠LD50均要高于1000mg/kg[3]。

2.2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高剂量口服大鼠的血浆中,异染粒有增加的倾向,在其尿液中出现了黄色针状的结晶。在未成年口服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实验显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明显的关节毒性。

2.3 生殖毒性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生殖系统也有一定的毒性影响。李冠等在对小鼠的睾丸生殖细胞实验中表明,小鼠分别服用50、500、2500mg/kg的环丙沙星,持续服用5天后,小鼠的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为阴性,表明了环丙沙星对小鼠的生殖毒性是较小的。

3.结语

总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且伴随着一定的毒性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务人员必须良好掌握该类药物的适应症,切忌长时期使用。且在药物使用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老年、婴幼儿以及综合症患者,要慎用该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的话,要适当减量,且进行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谢冬梅,葛慧,邢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30(02):09-10.

[2]江煜旻,韩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控制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1(30):27-28.

[3]刘明亮.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毒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30(03):11-12.

论文作者:林晓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研究概况分析论文_林晓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