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对于市政桥梁工程的建设十分关心,而且这个事也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而越发的紧迫。尤其是市政桥梁建设过程中引桥现浇箱梁的施工,这关乎整个桥梁建设的安危,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可谓是重中之重。这篇短文就是解析探讨了引桥现浇箱梁这门专业技术在市政桥梁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关键词: 市政桥梁工程;引桥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引桥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应用
1 工程概况
我某城市桥梁工程,引桥左幅两块箱梁总长度为29.54m,以一个现浇阶段开展施工。箱梁方面,对双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应用,箱梁顶板宽度为17.34m、梁高为3.4m、底板宽8.5m,横桥向坡度2%,纵桥向坡度1%。在工程现浇段当中,其主要以落地支架搭设的方式施工,地面同箱梁距离相比高度约70m,并因此底面同箱梁距离相比高度约70m,并因此对施工活动开展带来较大的难度。图1为该引桥梁架基本结构。
2 支架施工
该引桥箱梁现浇均位于河漫滩上方,河漫滩上卵石层厚度基本超过3m,要确保支架稳固,首先要做基础处理。搭架前,先按施工要求将基础整平并压实,桥位下填筑一砂卵石筑岛,其高度至少为1.5m,再在筑岛之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0cm。在溪水上涨后,这样的高度可防止支架遭受溪水强力冲击而倒塌。然后,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现浇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时,翼缘模板、外侧模板及底模采用胶合板。
图1 现浇引桥梁梁构造示意图
2.1基础施工
在实际对箱梁支架开展施工活动之前,需要先做好施工场地的平整以及加固,并对支架搭设场地做好加固处理。同时,要通过碎石或者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做好软基的填充,以此保证目标区域地基承载力能够对设计荷载要求进行满足,避免在后续混凝土浇筑环节中出现下沉。经过实际地质勘察以及试桩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目标区域多为淤泥、砂层以及与泥质粘土,在联系施工经验以及相关参数计算的情况下,确定40cm混凝土管桩为支架承载力桩。在实际施工活动开展中,需要在充分联系工程实际的基础上先做好排水沟当中松散浮土以及淤泥的清除,之后再按照分层的方式使用山皮石进行回填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回填工作当中,要做好高度的控制,在保证高度能够满足要求之后通过压路机设备的应用以分层方式碾压,直至地基不再存在沉降为止。之后,则可以通过两层方式使用灰土进行回填。在压实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则可以发现回填土丁面同原有路面平齐,此时,需要做好横坡的设置,以此便于排水工作的开展,并做好地表清除,在做好地表平整的同时对土层进行翻送处理,将石灰粉掺入后通过筑灰土方式进行压实。最后,要在地基四周位置做好排水沟的设置,在将雨水引入到排水沟后避免雨水对地基产生影响,且能够避免支架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发生。在上述处理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沉桩基础以及承台基础进行应用时,需要根据桩心位置做好打桩管的设置,之后再在混凝土以及型钢平台上施工,并做好混凝土预埋件的科学安装。
2.2架体施工
本工程采用截面为¢48*3.5mm的WDJ-Ⅰ型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支架结构。横、纵方向按直线搭设,确保结构垂直受力。使用装有可调底座的立杆浇筑混凝土。安装立杆时,须在其底部连接横纵交错的扫地杆,可采用专用扣件把纵杆固定在立杆底部,把横杆紧靠着纵杆固定在纵杆下方的立杆上。如果立杆基础高度不一致,还要将高处的纵杆接长至两跨再固定在立杆地步,两杆的高低差不超过1m。接长立杆的接口应错开0.6m;在顶端立杆顶部设一水平杆,支架四周支架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该从底部到顶部连续设一纵向剪刀撑,却要满足“下到地上到顶,中间连立杆”。如果有模板支架的高度超过4m,则两端和中间的位置每隔四排立杆也要由顶层向底部每两步设一水平剪刀撑。引桥支架结构形式如下:按图1所示,纵向立杆之间隔开90cm的距离进行设置,横向立杆腹板对应位置间隔60cm,此外的部分间隔90cm。为了将立杆连为一体,须在高度方向按照1.2m的间距设一排脚手钢管,每三排横向立杆设一横向剪刀撑。按支架稳定性要求处理地基后,再根据图2进行放线,并将支架搭设成型。通过测量放线设定若干个高程测点,然后带线,拆除多余的脚手管,将立杆修平后在其上口装一可调式顶托(在调整支架高度和拆卸模板时会用到顶托)。本工程的支架结构所使用的顶托,其可调范围大概是20cm。
3 模板的施工
为确保现浇箱梁外表面平整光洁,并且符合线形要求,同时加快工程进度,本桥采用竹胶板施作箱梁外侧和底模,箱体内则使用胶合板木模。
3.1侧、底模
使用1.2m×2.4m竹胶板铺设箱梁的侧模和底模。铺设前,先根据底、侧模的截面尺寸对竹胶板进行加工,然后固定于纵向方木上,再按照底板与侧板的相交角度将竹胶板切割成斜角面。加工好以后编号保存两块板材,以便拼装时即拿即用,节省施工时间。制作模板时,必须统计好模板模数,尽量不做太多接缝,以免浪费更多板材,增加不必要的材料成本。加工时,用直径400mm,120齿左右,转速3800转/分的合金锯片切割模板,切割过程中要在竹胶板下垫实时锯切,水平而匀速地送板,以避免模板边缘出现毛边。进场后的玻璃钢竹胶板不得露天堆置,应该在板材下放垫方木妥善存放,切忌板材与地面接触。堆放时边角要对齐,定期检查通风条件是否良好。拆模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且注浆强度不得低于80%。支架及模板拆除必须有专职人员来完成,拆除过程中避免损伤竹胶板,尤其是镜面,严禁直接从高处下抛。模板拆除下来后要及时清理表面水泥污快,如不能及时再安装要按安装顺序堆放。
3.2内模本桥引桥部分内模可以重复利用
加工时按第一浇注节段和一个标准跨配置。内模均采用厚度为10mm以上的胶合板。为了方便模板拆除利用,将模板切割成宽度为0.6米板,节段按一块标准板长度设置,加工时横向接头要保证平齐,且相邻两截面尺寸要一样,以便于安装。内模在桥下场地逐段加工,并按安装顺序编号。内模横向用8*10方木加工成和箱室截面模样的框架,框架尺寸预留出顺桥向方木(6*6mm)和模板位置。横向木框间距80cm,顺桥向方木顶板间距40cm,腹板位置和底板位置间距30cm。为便于内模从箱梁内取出,在每一跨箱梁的每一小箱顶板上预留一个80㎝(纵向)×60㎝(横向)的人洞,人孔分布在每跨河施工缝对应处,不能跨越施工缝;每一跨箱梁底板钢束张拉、压浆及封锚完成后,将人孔浇注砼封闭。内模拆除必须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方可进行内模拆除。如果拆模时间过早,容易造成箱梁顶板砼下饶、开裂而影响到梁体质量,甚至倒坍;如果拆模时间过晚,将增大了拆模难度,造成拆模时间长且容易损坏模板。
4 钢梁钢筋安装
在对钢筋材料进行加工时,需要联系设计要求做好成型以及下料工作,并在钢筋安装当中做好钢筋间距、数量以及位置的控制。在钢筋绑扎时,要保证其牢固性,如果需要焊接处理,则需要充分联系实际提前做好批次焊接,以此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在钢筋焊接时,钢筋的长度以及饱满度是需要重点把握的两项内容,需要保证两者能够符合相应规范标准。在钢筋安装以及加工中,需要联系场内牌号、规格、等级以及厂家等进行堆放,并做好钢筋放置环境的控制,避免受潮,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下垫上盖的方式处理,并在钢筋保护层区域通过主梁标号混凝土进行垫块处理,并做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在实际钢筋安装中,需要提前做好预留孔道的设置,保证设置具有正确以及牢固的特征,如果在安装中锚筋预应力管道、钢筋位置以及锚件几者间存在冲突,则需要及时做好钢筋位置的调整,保证构件能够对设计要求进行满足。此外,在钢筋焊接中也需要做好控制,避免点焊对钢绞线以及金属波纹管道产生损伤,避免钢绞线张拉断裂不能够进行压浆处理、或者混凝土材料对管道产生堵塞情况。在做好钢筋的加工安装后,需要及时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监理人员检查通过后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5 混凝土浇筑
在该环节中,要在现场搅拌的基础上使用吊车开展辅助性浇筑,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活动。在梁体浇筑活动开展中,需要按照底板、腹板以及顶板的顺序进行施工,在梁体混凝土浇筑中,一般需要从墩台两端向跨中的方向进行处理。联系本工程特点,确定以两次方式开展混凝土浇筑:第一次,主要目标是腹板以及底板,一直浇筑到肋板的顶部位置;第二次,即浇筑翼板以及顶板,并在浇筑活动开展中联系施工缝要求做好接缝的处理。在混凝土浇筑中,可以从其中一端开始以分层的方式按照阶梯状开展工作,保证上下层浇筑距离为2m左右,在具体浇筑中,需要在下层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并在混凝土材料浇筑前做好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对支架、模板、预埋件以及钢筋等进行全面检查。此外,要做好罐车、搅拌站、振捣棒以及吊车的检查,按照先中间、后两侧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材料浇筑,并在振动棒插入后保证其同侧模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在振捣中出现振动棒同模板以及预应力管道产生触碰的情况。在顶部混凝土浇筑时,要先做好其中存在杂物的清理,避免因此对底部排水孔产生堵塞。主梁顶面预留孔方面,需要做好凿毛处理,再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活动完成后,要及时做好混凝土保养。混凝土浇筑工序同样有一套质量验收标准(见表2),工后应照此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以确保下一道工序能够顺序开展。
6 结构钢筋和预应力孔道布置要求
在这部分内容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控制:第一,在施工活动开展前,要做好施工图纸结构钢筋的检查,对实心段以及腹板等钢筋材料较为密集的部位引起重视,即在实际施工当中做好控制与把握,以此对孔道的位置进行保证;第二,在对结构钢筋进行绑扎时,需要做好绑扎以及安装顺序的控制,避免出现钢筋绑扎成型后波纹管无法就位情况,同时,在结构钢筋还没有成型时,需要通过加固措施的应用及时做好处理,以此保证位置具有准确性;第三,管道需要对塑料波纹管进行应用,并在具体应用前使其能够提供检验报告,保证刚度能够对施工标准进行满足;第四,在孔道布置活动中,需要做好管道筋以及定位筋的设置,以此对摩阻损失进行降低,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活动当中其不会出现上浮情况;第五,在底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时,需要先在底模上做好预应力束标记,在完成下层钢筋安装后进行波纹管初步安装,之后再进行上层钢筋安装以及波纹管的固定;第六,预应力的排气管以及压浆管需要在预应力管道两端布置,并保证排气管在标高相对较高的一端设置。
7 结语
在上文中,我们以某工程实例的方式对市政桥梁工程中引桥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工作当中能够做好把握,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另外,现浇箱梁施工期间,必须提前对现状通行道路改道施工,并在施工期做好交通疏导工作,做好施工范围内的道路维护工作,如施工范围内的道路出现破损、积水及其他影响行人、车辆通行能力的情况,及时进行维修,使道路设施保持良好的状况,使道路保持畅通,从而确保整个引桥浇筑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林汉进.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建材与装饰.2015.09.
[2]王映韬.绿色市政桥梁设计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10.
[3]马甫兵.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10.
[4]何炎宏.市政桥梁设计中的隐患与解决措施初探[J].房地产导刊.2015.12.
论文作者:徐旭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支架论文; 引桥论文; 模板论文; 预应力论文; 立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