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
身份证号码:23010519XXXX293436
摘要:为了使供暖锅炉设备能在这正常供热运行的基础上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认识到供暖锅炉设备运行阶段资源消耗量大的问题,并能以?分析数据为基础,制定科学的供暖锅炉设备节能技术。本文就供暖锅炉设备的?分析方式以及技术节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供暖锅炉;?分析;节能
在当代社会运行中,锅炉是基础性的保障设备,能保证人们生活环境温度维持在一定高度范围内,使人们生活有良好的舒适度。尤其是在相对寒冷的地域中,锅炉设备的重要性也就越发的突出。但在供暖锅炉设备运行的阶段中,其在制造了大量热能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一旦能源利用率偏低,那么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需要技术人员能做好供暖锅炉设备?数据分析,使供暖锅炉设备在有良好供热效果的同时能实现设备的节能化发展。
1供暖锅炉设备运行方面节能技术重要性以及?分析概述
长久以来供暖锅炉设备都为社会贡献了宝贵的热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但在各种资源储备量降低的当代,供暖锅炉设备实际能源消耗率以及资源消耗量也越发的被人们所重视。在社会对各种资源消耗量扩大的同时,能源危机局势也越发的紧张,这也促使各国都在探寻解决能源问题的技术以及模式,我国当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体能源利用率数值偏低,并且能源消耗量也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资源问题也更为紧迫。我国地域跨度大、人口众多,又有大面积土地处于温度较低的地域,导致供暖锅炉设备方面的资源消耗量巨大,在现代节能领域也将供暖锅炉设备运行方面节能技术的开发工作当做了关键性的内容,并且认为供暖锅炉设备节能方面的开发潜巨大。
在传统的供暖锅炉设备资源能耗分析方面,常会从热平衡分析方面入手,并且针对供暖锅炉设备的运行情况,将供暖锅炉设备的实际热效率当做评判设备性能的标准,并且尝试从设备运行热平衡的数据分析结果中探寻供暖锅炉设备节能技术。但这种分析方式在实际的使用中也存在不足,这种分析方式更多的考虑到了所用能以及所耗能在具体数量方面的比值,却忽视了各种类型能量各自质量方面的差异,因而未能全面的展现出能量在实际转换中发生的热能利用变化情况。由于这种以热效率为利用核心的分析方式存在不足,所以也就不能真正的为衡量热能转化全过程的优劣以及供暖锅炉设备完善程度提供分标杆、尺度,需要有更高质量的分析方式对供暖锅炉设备的实际节能潜力进行分析。
在当代分析技术不断优化之下,出现了?分析方式,这种分析方式是建立在热力学理论中第一定律以及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在对供暖锅炉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的时候融入了对于能质高低情况的分析,使分析更加的科学、高效。而?数值实质上是一个以环境条件为基准的相对数值,当环境中温度或者压力越高的时候,相应的?数值也就越高,也就是其能质越高。
2供暖锅炉系统的热力过程和?损耗
任何能量损失的本质都是因过程不可逆导致的,是?损失的体现。典型的不可逆过程如:有限温差传热、节流、摩擦与扰动、扩散现象等不平衡向平衡的过渡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锅炉房中的一些热力过程的?损失(T0ΔS)。
燃料具有的化学?通过燃料燃烧转变为烟气的热?时,因燃烧过程的不可逆性,导致一部分?被消灭;烟气再将热量经壁面传给热水,由于传热温差的存在,此过程也是一不可逆过程,也有一部分?被消灭;由于未完全燃烧,在燃烧产物烟气、炉渣中含有未燃尽碳粒,且烟气排出炉外时因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一部分化学?和热?被白白浪费掉;鼓、引风机挡板、管道阀门关小时,这是一节流过程,导致一部分?被消灭;炉体保温性能不好,既未能保证燃料的绝热燃烧,又与炉外环境存在不可逆温差传热,导致一部分散热?损失。烟风管道和水管道壁面粗糙,流动介质与壁面摩擦,导致?损。要节能,就要尽量减少这些?损失,就必须分析影响各种?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寻求改进措施来实现节能。
3技术节能措施分析
(1)采用自振分层给煤燃烧装置,颗粒不一的混煤通过煤闸口落在炉排上时,由于重力相互压在一起,增大了煤层的密实度,加大了通风阻力,燃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使得燃烧不完全,造成热损失和炉膛温度低;且煤屑很容易落在炉排的中部和煤层的底部,由于颗粒较小,易造成机械漏煤损失和形成火舌烧坏设备。为此,考虑加装自振分层给煤燃烧装置,当煤从煤斗落下时通过振动分离筛,使得颗粒度大的块煤紧靠炉排,位于煤层底部;中块煤在中层;面煤在最上层;这样有利于空气从炉排底部穿透煤层,促进空气与燃料混合,可提高炉膛温度近100℃和节煤近10%,提高燃烧效率10%。
(2))为提高空气初温和回水温度、提高燃烧温度、减少烟气和炉水的传热温差并减少排烟?损失,采用高效的热管式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或用不堵灰空预器代替管式空预器,预热供暖系统回水和入炉空气,降低排烟温度。预热后助燃空气温度比自然温度高出60℃,回水温度高出50℃,排烟温度降低100℃,提高锅炉效率20%~30%。
(3)采用微机自动控制系统,以适应负荷变化,及时调整煤层厚度、炉排速度、鼓引风量使之相互匹配,确保锅炉各参数在优化状态下运行,充分发挥锅炉效率。
4结束语
在当代社会中,供暖锅炉设备仍旧是保证人们在寒冷环境下能正常生活、工作的基础性设备,但在供暖锅炉设备运行的阶段中所消耗的能源量巨大,需要技术人员能在使用?分析方式的基础上,对供暖锅炉设备运行阶段的各方面数据以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获得全面、准确的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制定更加高效的供暖锅炉设备节能技术,使得供暖锅炉设备能在保证正常供暖的状态下实现高质量的资源节约。
参考文献:
[1]刘翔,方曹明,范浩杰,等.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分析[J].锅炉技术,2016,47(3):1-5.
[2]王斌,陈文征,邱明涛.基于(?)分析的锅炉能效评价及节能改造措施[J].辽宁化工,2016(3):352-355.
[3]张勇,高延鑫,甄静,等.超临界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分割分析[J].锅炉技术,2017,48(1):6-10.
[4]曾鑫,马梓淞,ZENGXin,等.煤粉工业锅炉热力系统的(?)分析[J].煤质技术,2016(2):60-63.
论文作者:袁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锅炉论文; 设备论文; 节能论文; 温度论文; 损失论文; 煤层论文; 过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