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凤凰台小学 264002
摘 要:在小学基础知识教育中,小学数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严谨性、逻辑性,所以学习数学,对于小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严谨的能力,逻辑的思维;数学本身还具有非常强的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学习小学数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习怎么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篇论文就是分析了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根据现状分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对策,借此给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一个新的突破。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师逐步变成引导者,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现在还是有许多的问题导致了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虽然接受着素质教育,但是普遍感受到新课改的不完善,给老师还有学生都带来了苦恼。所以研究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想出解决的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低的现状
1.情景教学离题。新的教育改革,对于利用建构情景开展教学十分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编排一些生动活泼的场景,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场景中,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摆脱数学固有的刻板的印象。但是这种模式,老师由于刚刚接触,经常会出现设计的情景过于活泼有趣,与应该教授的数学知识不太配套;同样也会出现学生只是沉浸在刚刚的场景中,缺乏注意力关注本身应该学习的数学知识,导致课堂改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教学起点把握不准。在新的教育要求中,明确指出了小学数学的教育基础是根据小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水平上的。这个因素直接影响着老师的教育水平;学生在数学的启蒙阶段,对于数学的态度。然而事实上,教师在评估学生的起点时经常会出现偏差,在讲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因此使进行的教学活动不太合理,学生会听的云里雾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小学生害羞的特点,造成了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并且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在最新的教育要求下,要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初衷是改变传统模式下只注重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忽略孩子思考的过程,缺乏对孩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新课改的目的是要扭转这种情况。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参与进课堂,将课堂由老师主导的位置,变成引导的位置。然而,面对新课改教师自己本身的经验不足,不太理解新课改的真正的意义,只是把原来的课堂内容加入一些新的表现形式,课堂本身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并且这种激发的学习的内容,只是一些游戏的形式,并没有将这些形式进行创新。学生只是在课堂参与了一些小游戏,然而最终还是老师教导得出结论。往往有的时候会由于这些游戏,让学生产生懈怠的心理,导致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只有一些不太清楚的数学知识和一些游戏的快乐,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更加的焦虑。
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有效教学的基础是架构合适的教学情景。在架构合适的教学情景时,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特点:想像能力差,还没有形成逻辑思考的知识框架,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想像能力差,根据这个特点再设计教学情景的时候尽量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给学生展示的时候,尽量利用多媒体图片或者情景演绎的方式,减少用只言片语来描述情景。在没有逻辑思维的知识框架时,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小学数学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能力来调动这种能力的形成,利用观察能力,还有已经学习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有结构的思考。
2.有效教学的成长是准确掌握教学起点。俗话讲的好,一个好的起点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课堂成功也需要一个好的起点。这个起点是需要建立在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理解,教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把握能力上的。教师在掌握准确起点时,可以通过谈话、平时课下的训练,了解到不同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灵活变化,根据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设定,整体把握全部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把知识进行整合改革,变成最适合学生的小学数学课堂知识。在起点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入路径,可以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带来的改变。
3.有效教学的承载是组织丰富的教学过程。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只靠一个精彩的开头和一个架构合适的场景,最重要的是一个课堂开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将开头预设的路径顺利地展开,更需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起到参与主体的作用,能够在过程中真正的参与到老师设计的活动中,并且积极动脑,在课堂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觉起来,自己思考数学知识的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在学生独立的思考的过程中,面临难题或者错误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同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讨论小组,交流自己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兰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6,(09),85。
[2]孙江舟 小学数学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41。
[3]王海英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0),258-259。
论文作者:迟园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老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