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的变化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针对某些问题情境,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数学课标》,是在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2001版《数学课标》的基础上,总结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经验,分析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和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经过修订而成.[1]
一、2011版《数学课标》中“综合与实践”的变化
1.活动类型“零限制”
无论是从第一学段还是从第二学段的“综合与实践”中看,2011版《数学课标》中都强调先“活动”再“发现”.改变了2001版《数学课标》中预见性和准备性较强的学习和活动类型.例如,在2001版《数学课标》第一学段开头就强调“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灵感体验.”而2011版《数学课标》并没有对活动类型提出要求和建议.只是说明“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一来实践活动类型的范围更大,给学生留有的思考空间也更宽了.学生的智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得以发挥.因此,活动的环境和教育对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活动类型的宽松,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另外,活动类型的选择的“零限制”并不是一种“放任自流”,2011版《数学课标》强调活动也要符合数学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类型的选择要让学生感悟到概念和规律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图形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是学生能够感悟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也要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1]
2.知识范围更宽泛
在第二学段中,2001版《数学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部分规定了“综合运算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而2011版《数学课标》对用哪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并没有做任何提示和规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用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解决了同样的问题或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顺利解决问题也是值得鼓励的.解决问题的知识范围不再局限,有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很多聪明的学生会很容易突破课本中的和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式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非常贴近,即学习者不是被灌输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在真实情景中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成功的关键.同时,学生把自己原有的旧知识作为探索新知识的工具,对学生而言这才是最有乐趣的学习方式.2011版《数学课标》把2001版《数学课标》中第一学段的“实践活动”和第二学段的“综合应用”统一改为“综合与实践”,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接触各种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同自己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此同时,采用综合与实践这种新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识,体会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变身后的“综合与实践”显然对第一学段的综合性提高了要求.鼓励1~3年级的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同时,对4~6年级课堂的实践性有了要求.提醒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兼顾数学课堂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现在的低年级小学生,早在幼儿园时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知识,是有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的.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把简单知识综合到一起的素质.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很多教师会偏重学生的知识量和分数而容易忽略课堂的实践教学.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强调课堂的综合性联系实践性是非常必要的.
3.学习情境兼顾“数学味”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011版《数学课标》更加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符合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规律.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一、二学段都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活动中”“结合实际情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等.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更多地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就是这个道理.脱离生活的教育无疑是死教育,脱离生活的教学情境无疑等于梦境.他特别重视生活对学习的作用和影响.结合生活的课堂,永远是灵活、生动、亲切的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情景来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
2011版《数学课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数学情境并没有丢弃原有的“数学味”,很长一段时间,中小学教师想方设法把原本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数学课改为热热闹闹的活动课,迎合所谓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把数学课堂弄得很活泼,很有生气.但好多没把握好度的教师越发把它变成“表演课”.在整个教学中,热烈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很有兴趣.但课后的收获却不尽如人意.好多学生弄不清其中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甚至搞不清楚一个结论的来龙去脉.综合与实践并不是“游戏课”,不是“表演课”,也不是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就是成功.这样的课堂抹杀了数学中原有的逻辑推理、演绎等思想.把数学课变为活动课失去了数学的原貌和本真.而这一次的新课标中在综合与实践部分从顺序上就很明显地看到编者努力还原数学化的思想.由“生活味”过浓的想象转变为真正的“数学味”.[2]
二、2011版《数学课标》中“综合与实践”对数学课的启示
1.灵活运用教材,高于教材
在现实的综合与实践中,不必全部服从教材,教学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教师对于活动的内容、课堂组织形式、活动方式都有很大的权限.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师要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综合实践课程展开设计,不能照本宣科,被死教材所束缚.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应为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服务.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与实际环境相结合.例如,教师在上一节名为“照镜子”的综合与实践课时,举例条件给出小明离镜子中的自己10米远,问小明离镜子有多远?班级中没有镜子却恰好有一对双胞胎兄弟教师可以把自己当镜子,双胞胎兄弟一个扮演小明,一个扮演镜子中的小明.这样同学们很清楚地明白了镜中人物与现实人物的距离关系.教师就没有必要非得拿着书中的例子去举或仿照书本搬块镜子了.书本教材结合实际教学环境组成新的“大教材”.通常在教材中一道题的解决方法有一到两种,而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的方式方法往往更丰富、多样,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参照,而并非模板.优秀的教师总是会灵活运用教材,但方法总会高于教材.当然教师也要避免完全自编内容,与教学目标完全脱节或过度超越,难度过高.
2.树立新型教师观,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创新
有效展开探究活动,关键在于实践.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大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发现真理的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实践学习中的建构者,在尊重、引导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能,指导学生设计自己的问题.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一般来说在学生明确了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也很难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适时地给学生干预和支持.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推进者,使学生果断地做决定,保持原有的热情和信心,最后使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像优秀的主持人,给学生启发、诱导.而学生才是真正受关注的对象.让学生体会到在探索过程中的乐趣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当然,教师也会遇到教学上的困难,挑战知识盲点,一堂成功的课不一定只有任课教师和上课班级的同学参与.教师更要有合作、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为了把综合与实践做好,教师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探讨,共同参与一堂课的研发和教学.真正实现综合与实践中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在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的同时,丰富课堂的新“元素”.课后,教师一定要有“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与实践的质量.
3.教学中应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综合与实践既有它的实践性也有它的综合性,要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决.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结合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快乐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师也可以以《城市中的水》为活动主题,让学生走进社区做调查,统计城市用水量的问题,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综合与实践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4.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方式要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要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它不是独立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单独存在的学习模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它融合到前三者里面去.例如,第一学段学习“数的认识”,可以从学生都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安排学生的数学综合与实践,使学生认识数的现实意义.综合与实践可以为学习旧知作补充,也可以在其他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新知识展开,学生能达到学完就会用,学完就能理解的学习效果和状态.它是有弹性的、生动、灵活的课程,而不是生硬、刻板的学习板块.总而言之,有效地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师必须深入理解知识结构,理解教材并有所突破,争取达到做中学的灵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