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县城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结构的研究论文_余茂娟 王春梅 马光辉

做好县城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结构的研究论文_余茂娟 王春梅 马光辉

国网亳州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电力电网的发展优化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电力电网系统的科学、有效化电网规划,是有效建立电网系统的指导方针,县城电网规划与县城居民供电水平有着较大联系,因此,县城电网规划工作在县城经济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上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县城配电网现存问题进行研究,对电网结构优化主要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相关规划建议。

关键词:县城电网;规划;发展趋势;结构优化技术

引言

电力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对于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县城成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因此,对县城电力电网系统进行合理、科学规划,是保证县城电网正常、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为县城发展提供电力支持。换句话说,结合县城特点,对县城电力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是供电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避免的任务之一。

1 县城电力结构现存问题

1.1 与当地发展规划不相符

电力电网的规划,与县城城镇整体规划及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较大的联系,需要三者结合发展。电网规划与县城规划是出于两种不同目的,而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的。现阶段,较多县城电网结构与当地发展规划不相符,所涉及范围以及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城的发展。另外,两者的冲突,也导致电网项目仅仅处于规划阶段,而没有实际的实施,无法发挥其作用。县城供电体系难以进步,不能满足其对电力的需求,反过来再次制约县城发展。

1.2 电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问题

县城经济的发展,其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原有传统供电网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县城配电网络规划不合理,缺少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另外,县城迂回供电模式的使用,对电力的质量造成影响,降低电力合格率,电压难以达到实际使用效率。县城电力电网使用年限较长,较多设备、线路出现老化现象,难以完成高电压输送工作,对县城电力使用造成较大障碍。再者,单一的运行模式,也是制约供电水平的因素之一,难以解决紧急状况下用电问题。

1.3 关于电网的负荷问题

居民用电时间较为集中,一般在晚上七点到十一点之间是用电高峰期,用电器数量较多,可以说是成倍增长,且波动性较大。县城电路负荷能力较差,对于集中、高负荷用电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短路、跳闸等现象,为县城居民用电造成较大困扰。

2 县城配电网发展策略

早前,供电行业首要任务是进行城市电网规划,为满足城市供电需要而努力。现阶段,伴随城乡经济发展,县城电网规划成为电力公司的主要发展任务。若提高县城电网系统供电能力,要求各级政府给予供电企业一定的政策、管理、投资等方面的支持,为电网系统的优化升级提供便利。县城电网规划,简单而言,便是通过对电价的合理分析,结合供电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县城电力需求,开展合理的电网投资工作,满足不同居民对电力的需求。因此,电网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配电网接线简化和提高可靠性

第一、县城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依照不同发展水平进行配电网的调整。对于具备配电网安装使用条件的县城,线路变压器单元是常用手段,其作用是当电力线路出现故障时,供电端短路器断开,保证电网安全。

第二、多回路并列运行方式、多回路闭式环网运行方式被普遍应用于电力需求较大县城,以满足电网线路的利用及供电的可靠性。

第三、自动化装置运用与开环运行的单环网结构中,减少线路出现故障时对居民用电产生的影响,提高县城配电自动化发展。

2.2 节省用地和线路走廊

县城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避免电网系统发展与县城建设产生矛盾,需要尽量减少线路走廊、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因此,小型配电装置是县城电网发展中重点推广使用的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结合窄基铁塔、钢杆线路、多回路并架线路等线路设计方案,建造地下电缆送电系统,采取电缆沟、预制排管、公用事业管道合用的共同沟与共同隧道等措施,为县城电网发展提供设备支持。

2.3 简化电压等级

电网设计时,为达到电网管理以及经济运行要求,各国对于电压进行等级划分,制定不同的标准,以减少电网降压层次。电压等级的简化,可以做到电路设备的减少,进一步降低电网管理成本。县城如果经济条件较好,可以采用适当的升压,根据县城现存电力运输系统,结合发展要求,进行合理电压简化。同时,伴随电网负荷密度等增加,在县城中引入220KV、110KV变电站,将其原有35KV电压等级撤销。

2.4 电力设备技术应用

电力网络的建设与电力设备息息相关,设备和技术是电网稳定运行的物质基础,也是电 电网结构的组成部分。因此,电网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以实现电力电网整体水平的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应用策略:

第一、高质量、新技术、安全性高、后期维护简便等特性设备是首要选择,另外,在结合设备无油、智能化、自动化、小型化特点进行选择,促进设备的更新换代。

第二、电网自动化发展。现阶段,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主流技术,其中较多技术科应用于电网建设中。比如说,通过远程监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两者的相互结合,产生的变电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等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网结构,对其科技化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自动化、科技化建设,是县城电网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技术。

第三、县城电网建设工作,是对县城以及其下属乡村等多地电力系统的建设。对于下属乡村电网建设,需要采用节能效果较好的设备,并计算器电流经济效益,对电力线路进行合理导线配置。另外,要注意的是对电路发展预留一部分空间,保证后期电路系统发展。在降低电网设备损耗条件下,对投资进行控制,减少重复投资带来的资金浪费现象。

2.5 电网负荷预测

电网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等基础工作,预测的准确性对电网结构规划效果有直接影响。在县城电网结构优化时,需要重视对负荷的预测。现阶段,县城常用电网预测方式较多,但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测量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不能满足电力结构规划要求。因此,提高电网负荷预测水平是电力规划的关键步骤。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整额度电网负荷测量模型,综合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恰当的数据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结果预测体系;其次,对于测定结果,需要对其进行评价,依照电网负荷标准,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评价,可以是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处理,已达到误差的降低;最后,结合政府相关政策,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进行负荷测定,依照电力使用区域、时间的不同,进行分段测量,综合数据考虑,得到最有效的测量结果,保证县城电力电网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2.6 政府统筹推进

电力属于国家资源,在进行县城电力电网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对电力规划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协调当地与工程之间的互相帮助,满足县城发展与电力规划的统筹兼顾。另外,政府需要为电力发展指明方向,正确引导其发展趋势。

结语

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渐提升,城乡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对电力企业供电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综合考虑电力电网影响因素,结合时代以及当地发展层面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另外,电力电网规划,也需要结合当地居民电力价格的接受能力。在满足电力运行基本成本条件,保证其经济效应的同时给予居民较大优惠,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规划,促进电力行业整体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县城电力电网结构发展研究需要长期开展,是一项长久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建峰.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山区县城电网规划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4):53+55.

[2]黄永步.县城电网规划实施要点研究——政府主导电网规划建设新模式[J].低碳世界,2016,(35):23-24.

[3]田新成.如何做好县城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结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5):44-45.

论文作者:余茂娟 王春梅 马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做好县城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结构的研究论文_余茂娟 王春梅 马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