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事档案信息公开是一个特别重要并且意义深远的事情,是公民实现信息、享有利用权的一个具体体现,公民利用档案不是获得一种恩赐,也不是享受某种福利,而是实现自己民主权利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事档案信息公开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公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措施
传统的档案工作因信息公开而产生了诸多变革,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受传统因素影响大,对人事信息的管理还停留在保密的、封闭的工作模式中,导致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与信息价值无法得到正常发挥,所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时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公开的影响
1.1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设立的最初目的就是保障公民依法获取政府的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指导性的意见[1]。在这一条例的规范下,基层政府开始主动公开越来越多的信息,公布内容涵盖了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就包括了人事档案信息的公开。在每年申请公开的人事档案信息中有80%得到了同意,这反映的不仅是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更是政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透明化和人性化。
1.2以公开促规范收效明显
政府信息的公开带给政府部门的是直接监督作用,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也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正是有了对于人事档案的公开,政府部门在行政人员的录用方面才会更加谨慎,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以来,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纠错率呈逐年下降态势,虽然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但是条例带来的促进规范的收效是相当明显的。
1.3公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是当前我国的发展目标,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落实让公开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利于营造法治国家的政治氛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公开的推进,反应的是基层政府部门越来越善于应对信息公开带来的挑战并运用信息公开来推进工作,公开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大众敢于运用公开信息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信息公开工作自身得到较大发展
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公开工作的自身也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少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都明确了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公布了地方性信息公开办法,并且也拓展了信息公开的渠道,从单一的公告栏到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载体和渠道都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近些年来微博微信也成为了不少基层政府人事部门公布信息的平台,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对于行政工作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愈发明显。
2.人事档案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2.1 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不规范
人事档案信息中的一部分信息是可以公开的,并且这些公开信息不会影响档案所有者的利益,例如,档案信息中个人的工作学习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情况等。但是,由于人才具有流动性,人事档案信息不可能及时的更新调整,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另外,由于管理档案的有关部门领导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归档意识和利用意识,导致档案信息不完整、陈旧,再加上疏于管理,档案管理人员随意存放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致使人事档案里的一些个人隐私泄露,影响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信息的机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缺乏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管理政策
在实施人事档案信息公开制度之前,人事档案是不能被随便查阅的,而在人事档案信息公开制度推行以后,档案所有者不仅具有查阅和借用本人的档案、了解自己直系亲属档案的权利,也具有监督本人档案的形成和利用全过程的权利。但是,受到人才资源流动频繁的影响,许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没有能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去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导致大量的人事档案出现“弃档”的现象,并且一些人事档案纠纷问题也不时发生,阻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
2.3 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低
虽然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一些地区、单位的管理设备却未能及时的更新,部分单位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利用计算机系统,把纸质的人事档案信息,准确的输入到专门的管理数据库,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数据库;另外,一些单位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管理意识,导致存放人事档案的库房结构、设置不合理,造成人事档案损毁甚至丢失的现象。管理水平低下,致使人事档案所记录的人才信息缺乏真实性、科学性。
3.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对信息公开的对策
3.1提高行政人员依法行政和服务的意识
公务人员是执行信息管理工作的主体,也直接落实信息公开条例的主体,所以公务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理念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依法治国的环境背景下,公务人员应该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意识到公开信息工作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在落实人事档案的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基层公务人员一定要在意识上完成从管理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转变,对于人民群众在人事信息公开上的需求积极加以满足,以服务的态度来对待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机关单位公务人员应有的态度。
3.2相关法规的制定、完善
现有的信息公开条例中并未对人事档案公开信息的范围做出太明确的界定,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为人事档案信息的公开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因而制定地方性的法规以完善信息公开条例中不明确的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事档案信息公开必须对信息的公开范围和限度做出谨慎的界定,既要让人事档案信息能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德、能、勤、绩情况,又应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不能把个人隐私披露出去,侵犯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基于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部门的审核程序,对于公开个人人事档案信息的申请加以严格的审核,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部分,如家庭出身、健康情况等,只有在司法部门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公布,个人申请者可要求司法部门授权。所有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得用于不正当用途,不可透露给无关人员或机构。
3.3培养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
公民是重要的监督力量,为保障人事档案信息公开制度得以落实,有力推动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公务人员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更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当前不少的基层群众都不了解信息公开条例的内容,甚至不知道信息公开条例的存在,这反映的是基层政府职责的缺位。人事信息管理部门应该对这一政策加以积极的宣传,通过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增强社会人事档案管理的开放意识,营造有利于提高人事资源利用效率的良好氛围。
4.结语
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对现在社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信息公开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有好处的。人事档案信息公开不仅有利于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且有利于全社会人才资源共享。针对信息公开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应该从提高行政人员依法行政和服务的意识、制定完善的相关法规、培养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入手,建立开放的、透明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姚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5,(11):41-42.
[2]郎志英.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发展[J].信息化建设,2016,(1):10-11.
论文作者:张羽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人事档案论文; 信息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档案论文; 条例论文; 意识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