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新潮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进入1990年,东欧“社会主义”体制崩溃之际,众多论者煞有介事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失败与资本主义的胜利。坚持马克思主义被认为是无可救药的顽固者。通过自我批判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转向者不在少数。从那以后过去了近10年的时间,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产生了可以期待马克思主义新潮流胎动的气氛。
我想赋予马克思主义这次新潮流以作为第三次潮流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最初的潮流是由马克思及其志同道合者恩格斯掀起的,第二次潮流则是由列宁及其领导的俄国革命带来的。第一次潮流的特征是,试图创建出一种以解放工人阶级为目的而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经济体系的思想及运动波及到了欧洲各地。第二次潮流的特征是,由于俄国革命的成功使两种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并存,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波及到了世界各地。而第三次潮流的特征,则是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多种新的社会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来探索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思想及运动的扩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三次潮流,可以从各种视点去把握其特征。这里,我想试着从现实与理念的关系这一观点来把握这三次潮流各自的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潮流
思想由现实决定这一唯物史观的立场,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总是被时代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哪一次潮流中都直面时代所提出的课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理解这一事实的份量的前提之下,我想留意“马克思主义”这一词在各个不同潮流的时期各自具有的色调上的细微差别。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潮流之时,马克思主义意味着马克思及恩格斯的思想和行动本身。但是据说马克思本人并不喜欢“马克思主义”这一词。其中的理由,就我看来恐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这一词脱离了他本人的思想而被固定化、简单化并被独立出去。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潮流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所不喜欢的“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一种将对工人的剥削、统治合理化、将工人贬低到一种异化状态的经济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就是对这一体系本身的彻底批判,乃至以向超越这一体系的新社会经济体系转换为目的的社会革命。对于他们来说,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同超越这种资本主义现实的理念的创造是不可分割的。
在当时,针对资本主义的现实进行某种批判并提出新理念(理想国)的并不限于他们两个人,而是同时代的社会主义者及共产主义者的共通之处。马克思、恩格斯与他们的区别是,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发现了将剥削、统治工人的制度合理化的根据,并试图从现实的诸条件之中探索出取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新经济体系的可能性。
马恩的这种态度包含了两个重要的视点。第一点是并没有停留在对于应有理念自身的主观空想上,而是通过对异化的现实的彻底批判而形成了一种与之相对立的、克服异化的理念。另一点是试图从现实的诸种条件本身之中探索出实现新理念的可能性。特别是后一点,恐怕就是马克思主义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阐明:资本主义生产系统自身是按照资本的逻辑,以提高利润积累资本为目的来运行的;而工人被合乎逻辑地剥削的根据就存在于这种经济体系内部。与此同时他还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之中孕含着矛盾,所以这一生产体系不可避免地要最后崩溃。
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与其上层建筑——国家体系是一种一体化的存在,所以它的变革要通过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的阶级斗争,作为社会革命来实现。19世纪40年代,以工人阶级为主角的革命风暴席卷了欧洲各地,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毫无疑问地预感到一国的革命会波及到欧洲的其他各国。但是,作为一国革命的革命能成立吗?没有发展到世界规模的革命能够获得成功吗?对于这些问题,他们还未及深入地议论。
他们专心致力于从理论上揭示处于被剥削、无权状态下的工人阶级如何夺取国家权力,摆脱剥削,获得人的权利的问题。其他社会问题,例如民族问题、妇女问题、宗教问题或者文化继承问题等等,也全都是从工人阶级夺取政权、获得革命成功这一观点出发进行考察、。评价的。考察所有社会问题都要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的观点出发、以此为线索进行研究的新观点,在社会理论的发展方面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研究视点的提出适用于各种社会问题;但未必对那些问题逐个地做了具体展开的研究。
自觉认识到马克思与恩格斯未必对每一个社会问题都进行了逐个的具体分析,这从理论发展的观点来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潮流的波及过程中,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具有这样的一般倾向,即对于各个社会问题固有的问题性很少进行考察,而是专心从阶级关系的视点对问题进行了评价与定位。这就导致了理论的简单化,对于与此相联系的时代和斗争过来的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这一负面,恐怕不可等闲视之。
二、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潮流
第二潮流之时,人们普遍喜欢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说法。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这个词有时还有西欧马克思主义的印象。如果我们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视做马克思主义的正常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意味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我们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视做马克思主义的特殊形态,那么就会同时还存在着像西欧马克思主义那样的其他马克思主义的形态。对列宁的态度的不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由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而创建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运动而言,是“工人的祖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潮流扩展的契机。在殖民地摆脱帝国主义的独立运动之中,马克思主义领导独立运动的情况也占多数;通过独立运行,以中国为首的数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并没把俄国革命发生的可能性归结于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而是从俄罗斯成为国际关系中“最薄弱的一环”的事实来看这种可能性。同时,在帝国主义列强试图摧毁苏维埃国家的情况下,列宁痛感使世界上最初的社会主义国家存续下去的困难之处,为维持苏维埃国家的存续倾注了非同一般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潮流,造成了两个世界、两种经济体系并存的现实。这一现实一直到1991年苏维埃国家崩溃为止,产生了包含着竞争与共存的冷战结构。
第二潮流创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对殖民地的独立做出了贡献。从历史上看这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这一潮流所创立的并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作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产物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在国际关系“薄弱环节”中那些生产力发展落后的国家中通过革命产生的。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直面那些先进资本主义所具有的诸种问题;结果,西欧马克思主义围绕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解明的诸种问题,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尽管如此,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了两极中的一极,两种社会经济体系并存的现状形成并固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成了维护体制的意识形态,在公民的自由及平等的实现、民族独立、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批判异化的现实并实现一种取代这种制度的理想。从这一角度来看,这种理论和现实的背离都是负的侧面。
三、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潮流
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潮流是从第二潮流时期就准备着的,由于东欧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而变成了现实。在两种社会经济体系并存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一直给人一种远比社会主义更加自由的印象(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由于东欧“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这一印象失去了作为掩盖资本主义阴暗面的意识形态的机能,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被暴露到了光天化日之下,资本主义的存在方式本身受到了质疑,人们开始了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探索。
现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有三重表现。
第一,尽管现代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体系实行了各种各样的修正,尽管资本主义的拥护派及改良主义者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辩解,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与劳动的古典阶级对立仍然确凿地存在着。以剥削工人、追求利润为自身目的的资本的本性贯彻至今仍然毫无改变,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而分析出来的事态今天还在继续。我们可以认为“过劳死”就是劳动的异化在身体与精神方面进一步强化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萨特所指出的,“只要产生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没有被超越,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被超越”的观点现在仍然有效。
第二,资本的逻辑不仅带来了劳动的异化,而且在生活的所有领域都造成了异化,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这是资本的逻辑被贯彻到了以市场为媒介运营的消费生活,或者是被贯彻到了社会、政治、精神方面生活的结果。生活的异化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有公害、环境问题之类生活诸条件的异化,过度消费之类生活活动本身的异化。还有所谓偏差值教育之类人类能力的异化(类异化),乃至人际关系淡薄之类人际关系的异化。
第三,东欧“社会主义”体制崩溃,两种经济体系并存的状况消失,资本主义超越国境的全球化愈发显著,这一切又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从来都是以按照获取资源、扩大市场这一资本的本性来推进的,而且由于交通、信息、交往手段的飞速发展得以加速化。与此同时,随着两种社会经济体系并存的结束,全球化的社会屏障也消除了。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许多新问题诸如资源能源问题、废弃物问题、地球环境问题、贫富不均与贫困问题、宗教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等变得更加深刻。这些问题都是一国之内无法解决的全球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对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正是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这些新的问题都是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处方笺的不易解决的问题。尽管马克思已经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启示,但既然问题本身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那么我们就无法在马克思那里求得完全的解答。当然,这对于在两种社会经济体系的并存之中因理想与现实的背离而苦恼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潮流的思维方式来说,也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从现实与理想的这种背离的第二潮流的思维方式之中解放出来的第三次新的潮流,通过把现实作为异化的现实并对其进行批判,在它的对极发现了新的理念。与此同时又返回到从现实的诸条件之中探求实现这个理念的可能性的马克思的思维方式。由此在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过程中产生了解决新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换言之,能否和怎样通过直面这些问题而展开对后资本主义的展望,已经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潮流正在关注的课题。
四、第一潮流与第二潮流对环境问题的态度
我们经常可以从生态学者那里听到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思想不相容的指责。据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劳动征服、支配自然;而正是这种马克思主义也被局限在内的人类支配自然的近代观念引发了对自然的破坏。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将生产力的发展视为一种进步,而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开发、破坏了自然。
马克思主义该如何回答生态学者的这种批评呢?当然,培育了马克思主义第一潮流之波涛的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之中,不待说,包含了环境的视点。
马克思的唯物论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离开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这一点本来就包含了环境的视点。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改造自然而生活。对于年轻的马克思而言,这并不是人类与自然的疏远,而无非是人类与自然一体性的实现,是自然主义与人类主义的统一。而且,在《资本论》之中,劳动被当作是人以自身活动为媒介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自身既然是自然循环中的一环,那么自然破坏就会被视为是人类与自然物质代谢的“搅乱”。
这样看来,马克思有着如下观点:对于人类生存本身而言,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但即便如此,马克思本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地球变暖、酸雨等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在今天会变得如此严峻的。
存在于两种社会经济体系并存之时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潮流,在环境方面也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背离。例如,东德曾经拥有国际领先的环境法,但这只不过是一张画在纸上的饼,看一下东德解体后发表的环境报告就会清楚其公害与环境破坏达到了何种严峻的程度。苏联的情况也几乎是一样的。包括核废弃物在内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同漂亮的环境法(理念)同时并存,实际上几乎没有任何政策上的努力去弥补二者间的差距。
五、第三潮流对环境问题的态度
能否和怎样展望今天严峻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这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是考验其生命力的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潮流而言,环境保护的课题已不是一个边缘课题,已成为其自身思想的重要的核心部分。因此一方面,有必要主动去明确:对现实中严峻的环境问题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理论与实践的态度,另一方面,有必要积极地去展开马克思的思想之中关于环境的观点,以与今日的环境问题的水平相适应的方式重新来锤炼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
这里试着以废弃物问题为例来讨论。《资本论》中说到:“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2页)虽然这一说法并不直接,但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提出了废弃物与环境污染相联的观点。当然,马克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废弃物在今天已经引起了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
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潮流应当探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态度去对待已成为严峻环境问题的废弃物问题。具体而言,怎样才能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转换到重视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所谓“3R思想”的循环废物再生利用型社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把产品的原材料及结构转换成易于再生利用的物质的同时,怎样去建立包括静脉产业的培育在内的重视废物再生利用的经济体系;怎样去处理那些被应用到生产中的有害性物质;或者是针对以前环境掠夺式的开发该怎样去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这些课题都急待解答。
另一方面,人们还不禁要问到关于马克思理论之中废弃物问题所占的位置问题。历史唯物论明确了人类生活过程的基础是通过劳动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并将其分解为需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废弃物问题几乎没有加以考虑。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潮流之中,第一,有必要去考察一下在人类的生活过程中废弃物所具有的意义;第二,在取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必须有能够解决废弃物问题的展望。
就第一点而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将“原来意义上的生产”规定为消费劳动力的“生产的消费”,将“原来意义上的消费”规定为再生产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消费的生产”,从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媒介一体性角度论述了以生产为媒介的需求满足过程也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在考察废弃物问题方面,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媒介一体性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方面大量生产带来了大量消费与大量废弃,作为消费的结果而排除的废弃物因而也是由生产的应有状态从基本上决定的。而另一方面,既然生产是作为对需求的满足而进行的,那么生产自身必然会深深地依存于需求和消费。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生产的阶段就导入环境的观点,选择顾及到废物再生利用与废弃问题的产品的原材料与结构。另外也许还有必要从环境的观点出发重新去探究满足需求的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生产的侧面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经常通过商业广告等方式过度地刺激人们的欲求,鼓动过剩消费,而这又必然与大量废弃物相联系,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关于人类为了营造更美好的生活所必须的基本需要是什么这个需要本身的质的问题。
就第二点而言,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按照追求利润、积累资本这个资本的逻辑作为商品生产来进行的,因此,只要没有法律上与社会上的规制,除非废弃物作为资源再利用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人们就不会对废弃物问题表现出关心。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公害也是这种资本的逻辑引起的结果。社会主义既然是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颠倒性,而以人类生活为目的从事生产的制度,那么就有必要积极地导入环境的观点,去探索、确立与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体系。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把以往的理论上几乎没有探讨过的废弃物问题在生活过程及社会经济体系之中的定位与阐明作为自己的课题。第三潮流在自己的思想之中不仅有贯彻环境视点的废弃物问题,还必须揭示在理论与实践上能够解决环境问题整体的展望。
六、探索后现代(另一个现代化)的新潮流
环境破坏主要是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之中产生的问题。资本主义导致的现代化(工业化)原本就是一种不具备环境视点的环境掠夺性经济,因此而引起了环境破坏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是像一部分生态学家所主张的那样设想一个以农业为中心的反现代化、否定文明的道路呢,还是展望设计一个包含环境视点在内的另一个现代化之路(也许这意味着对从前的现代化的批判),我们必须在这二者之中选择其一。这里所探究的,是后现代的存在方式本身。后者所探索的无非也是“可持续性开发”的提介以及“环境产业革命”必要性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作为后现代所追求的,既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继续,也不是以农业为中心的反现代化、否定文明的道路,而是包含了环境视点在内的另一条现代化的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潮流所探索的现代化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追随而已;因此,对于前面所说的生态学家所发出的疑念,即所谓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已经引起了环境破坏的疑念,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潮流也未必能够做出适切的回答。
将生产力的发展视为一种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有必要积极去回答这一疑念。在生产力的发展被认为是引起了环境破坏的情形下,生产力的发展被不负责地与经济的发展混同起来加以议论。但如果将生产力定义为人类为了从自然中生产出产品而获得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话,那么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就未必是相同的意义。因为在经济的发展之中既有环境掠夺型经济活动的开展,又有可持续性经济活动的发展;或者说既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经济活动,又有以生产生活必需品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的发展。
因此,如果我们假设所谓经济的发展未必只有一个含义的话,就不应该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简单地等同起来。当议论生产力发展时,论及所发展的是否是顾及环境的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怎样发展,是否是顾及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对人类的福利做出贡献的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些质的方面问题就成为非常关键的事。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所追求的生产力的发展,无非就是包含着这些质的侧面的经济活动的发展,换言之,无非也就是作为后现代、或者说是后资本主义的另一条现代化的道路。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资本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