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的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单艳红

房建工程中的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单艳红

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升,市场经济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为社会城市文明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也使得城市间的建筑物建设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加。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标准也逐步提升,促使房建工程的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相比较过去来讲上升了一个台阶,特别在房建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中表现尤为突出。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居住使用要求,针对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的特殊环境和建设范围,对技术、人员、设施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逐步形成适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房建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建设技术指导,为加快房建工程进度和质量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房建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创新发展

地下室建设作为房建工程当中的一部分,为居住使用人员提供了堆放杂物等额外可支配利用空间,成为建筑建设进程中重要的基础建设部位,是房建工程整体质量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构建。而作为建设地下室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则是地下室建设的整体质量的关键性要素。进入新时期,社会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使得地下室的建设形式进一步增多,对于其技术设计要求标准和施工规范的严格程度也逐步提升。保障地下室建设安全有效,成为了建设施工部门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一、地下室建设的简要概述

通过对现阶段房建施工建设项目的实地调查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地下室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建筑主体结构,对剩余空间进行充分利用而实施的建设规划。通常情况下,地下室的主要使用功能体现在堆放杂物、停放车位、管道铺设区域等,在实际房屋建设当中地面以下的部分除地基部位以外都可以被建设成为地下室。目前,地下室按照结构来划分,主要分为全地地下室以及半地下室两种类型[1]。

从前者来讲,全地地下室的结构分布主要是位于建筑物主体地下部分,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而后者则体现在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屋建设高度的1/3。其主要的构成要件则表现为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结构组成。建设的难点则在于防潮防水以及承载压力等问题。一方面,由于地下室地处建筑物最底部分,是直接与地下土壤部分发生了接触,而土壤中所含的大量水分,则会对地下室形成相对潮湿的空间,从而也影响了构建地下室的原材料性能;另一方面,地下室地处房屋底部区域,承担了上层建筑的大部分压力,对于地下室的压力负荷有了更高地要求[2]。

二、影响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建设的主要因素

从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模式和原材料应用方面来看,目前房建工程的主要结构是以框架式为主,而混凝土本身所带有的结构稳定性强、凝固时间短等特性,促使其成为了框架式建筑结构的主要原材料。但同时由于受外界与内部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会容易出现部分建设问题,影响了房建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能和工期进度。

从外部因素来讲,受房建工程周围气候、地质松软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气候炎热会导致混凝土的凝固时间缩短,水分含量骤降,容易导致混凝土本身出现裂缝现象,混凝土的韧度降低;另一方面,房建工程周围地质结构含水量较多的情况下,会容易使得混凝土产生大量多余的水份,造成了内部结构不稳定的现象发生,混凝土抗压力刚性强度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内部因素来讲,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不同标号的水泥,则会在浇筑过程中对于混凝土主体凝固时间产生重要的影响。标号较高的水泥其凝固时间较长,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较好;而标号较低的水泥凝固时间较短,但是内部结构受凝固时间短的影响,内部结构不稳定,导致混凝土的刚度与韧度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3]。

三、加强地下室混凝土建设主要技术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下室的建设质量和施工效率,加强对混凝土的技术标准要求则成为了当前房建工程的重要环节。应当在现有技术质量要求的标准上,严格规范质量体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要求。同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现状,逐步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合理配比混凝土。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及其配比技术是整个工程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在原材料的选用方面,应从正规的渠道购买水泥、砂砾,并按照施工要求对混凝土提供商提出配比要求,对于每一车的混凝土都要保留配比单。提前提取某一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制作试块,照常保养和放置3~5天后送至质检站进行试块抗渗、抗压测试,试块测试合格后才能将这一批混凝土在相应的部位进行使用[4]。

第二、控制工程质量。混凝土振捣过程必须加以认真对待,确保混凝土的紧实度以及达到没有外露钢筋、没有蜂窝洞的状态,如此才能使混凝土发挥它的承载力和受压力。如果在振捣工作中敷衍了事,使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过于松散,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坍塌的风险;同时地下室混凝土表层的高度要保持一致,确保表面平整。一般施工技术规范中将表层的高度差值规范到±5mm以内,对于包括底板的整个筏板面的误差要规范在±10mm以内。如果不符合施工标准,则需进行相应的凿毛、水冲、补修等技术方法来达到标准范围。

第三、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在浇筑施工过程中,由施工队挑选一名技术员以及两名相关施工人员对墙体、底板进行敲打检测,即采用定点、定时的振捣检测技术,以混凝土表面不沉陷并出现浮渣来确定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达到施工规范。在振捣检测工作完成后,混凝土的密实度也得以认定,继而应开始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复工作。在表面修复过程中,要及时清理混凝土杂质,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另外,地下室与一层楼之间的楼梯板位置留置也需要施工技术的支持,应设留在墙体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地方,可以考虑楼梯踏步的中间位置[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工程中,地下室是连接地基基础与楼房的重要中间部位,保障地下室建设质量是工程建设中的必要环节,应当对施工材料、施工顺序、养护步骤都有相关的技术要求。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施工技术,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童立荣.房建工程中的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14):148.

[2]郑小清.房建工程中的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6):71-72.

[3]郑达明.浅谈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1039-1039,1047.

[4]陈绪功.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2017,(7):38-39.

[5]李海涛.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8,(4):148.

论文作者:单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房建工程中的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单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