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务接入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控制核心与业务接口

多业务接入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控制核心与业务接口

刘明[1]2003年在《多业务接入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控制核心与业务接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题针对电力系统通信对多业务接入的特殊要求,通过对嵌入式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适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的嵌入式多业务接入服务器设计方案。在方案中,论文选择嵌入式处理器Coldfire 5307为系统硬件核心,围绕它设计了系统的核心控制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了串口和以太网等业务接口电路。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选择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作为系统的软件平台,着重分析了与服务器性能息息相关的进程和内存管理机制。最后,研究了uClinux下相关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编写了扩展接口的驱动程序,并通过了编译。

任钦成[2]2008年在《电信动态带宽调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宽带用户的飞速增长,宽带网络所承载的业务正从以传统互联网业务为主逐步向多业务承载方向发展,宽带接入网络必须实施网络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求。电信运营商在提供更高的带宽,承载更多的业务类型的同时,正在努力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宽带服务,以迎接NGN业务时代的到来。BoD(Bandwidth on Demand)业务是一种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直接对用户业务连接的带宽进行实时、动态调整的新型业务。通过动态带宽分配,可以将宽带业务从统一收费结构改造成按业务类型付费的模式,从而灵活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使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不仅可以扩大宽带用户群,并且通过增强用户个性化体验,可以提高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本文首先介绍了BoD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电信动态带宽调整系统的研究目标,然后阐述了宽带接入服务器的相关概念和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并讨论了采用的关键实现技术,最后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对系统的核心部分BAS(Broadband AccessServer,宽带接入服务器)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说明。

蒋子俊[3]2007年在《软交换补充业务提供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信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PSTN、Internet和PLMN等多种异构网络融合,能够提供多媒体和移动综合业务的、开放的下一代网络(NGN),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电信界和网络界关注的热点。目前,SIP协议、Parlay API规范是下一代网络中主流的多媒体增值业务提供方式;补充业务则一般在软交换控制器(Softswitch Controller)内部实现。基于多方、多媒体的综合业务逐渐成熟;同时,新型补充业务不断涌现,并呈现出“增值化”的趋势。因此必须对补充业务的“增值化”趋势加以研究。论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如下:1.补充业务“增值化”的业务提供平台:基于补充业务“增值化”的思路,创造性地将补充业务从软交换核心控制器内部剥离出来,继而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便于业务的动态加载、卸载、激活、去激活和更新的补充业务提供平台,使得能够灵活地开发和管理补充业务。2.增强Parlay API规范的Parlay-Plus接口:通过对下一代网络业务提供方式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个在下一代网络的软交换系统中的增强了Parlay API规范的业务接口(Parlay-Plus接口)。该接口继承了Parlay API规范的多方、多媒体呼叫控制和会议呼叫控制(MPCC、MMCC、CCC)能力;并对用户交互(UI)能力部分进行了重构,提出了媒体控制方(M-Leg)的概念;同时,还扩充了Parlay的事件触发标准,使其能够开发补充业务。3.“微内核”的业务执行环境:电信应用服务器的业务执行环境(SLEE),是和业务管理环境(SME)耦合在一起的,使得SLEE的功能过于庞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都被削弱。因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微内核”的业务执行环境的思想,把复杂的业务管理,以及运营管理(OAM)等功能从SLEE中剥离出来,SLEE只关注核心的业务容器功能。4.1SME/mSSI/nSDI的业务管理模型:论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1SME(业务管理环境)/mSSI(业务静态实例)/nSDI(业务动态实例)的业务管理模型。

王志刚[4]2003年在《多业务接入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ATM网络接口》文中提出在电力系统中ATM网络正逐渐成为电力通信网的统一传送平台,同时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话音、数据等多种业务需要用一个统一平台来接入网络,因此提出了研究开发多业务接入服务器这一课题。本文研究设计了嵌入式多业务接入服务器的ATM网络接口,解决了串口、以太、E1等业务接口数据统一接入到ATM网络的关键技术。硬件系统以嵌入式处理器MOTOROLA COLDFIRE 5307为核心,采用PM5346和IDT77252 SAR控制器设计实现ATM网络接口;同时研究了以PXB4220为主的E1电路的实现。通过对嵌入式LINUX和 uClinux网络子系统结构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嵌入式Linux下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新的实用方法,并设计编写了ATM网络接口驱动程序。

郝群[5]2005年在《宽带接入网关BRAS的功能及其在宽带IP城域网优化建设中的实现》文中认为论文针对目前泰安宽带IP城域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宽带网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实现多种计费策略、支撑多样化的应用业务的宽带IP城域网的优化建设目标。通过明确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在宽带城域网中的定位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确定了宽带IP城域网优化建设的关键是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的优化。重点对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的系统要求,扩展功能,组网应用,特别是PPPOE协议在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中的技术实现做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宽带业务用户群及应用需求预测,宽带用户数及流量预测,确定了以合理部署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为主的宽带IP城域网优化方案,并对优化前后的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对网络优化后的用户认证进行了分析,对优化后的宽带IP城域网的增值业务进行了分析。泰安网通公司通过宽带IP城域网的优化建设,使网络层次清晰,便于规划、管理和维护;具备业务的智能,可以对业务进行识别,并根据业务类型实施多样化的业务策略和服务质量;具备多业务能力,可以支持多个业务网络,满足未来网络和业务发展的需求。

俞健[6]2010年在《台州电信宽带IP城域网优化设计及实现》文中提出宽带IP城域网是电信运营商在城域范围内建设的城市IP骨干网络,它是城市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原有的宽带IP城域网越来越不能满足通信业务发展的动态增长的要求,其网络缺陷及不足陆续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网络结构不合理和新业务支持能力差两个方面。在通信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依据一定的优化原则和方法对IP城域网进行优化,提高多业务和差异化服务能力,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的优势。本文首先对台州电信宽带城域网的业务及网络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提出宽带IP城域网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给出详细的优化方案前,简要介绍了城域网优化改造所涉及的一些相关技术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对宽带IP城域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详细的优化方案。首先是对整个城域网拓扑结构的优化改造,包括核心层和汇聚层改造、宽带接入层改造,获得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然后进行路由组织和规划,选择业界成熟、先进、高效的路由协议,使网络的压力减轻,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其次进行合理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号划分,使各类新业务的快速部署成为可能;再进行城域网服务质量的设计,这对宽带IP城域网的优化也至关重要,这是提供综合业务、体现差异性服务所必需的。最后是各种主要的宽带IP城域网业务的详细实现设计。本文最后以宽带IP城域网的发展展望作结束。台州电信宽带IP城域网在优化完成后,必将达到打造精品网络、提高多业务承载能力的目标。

叶涛[7]2006年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构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PSTN/ISDN网络和IP网络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而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可以无缝实现这一融合,也是业界研究的热点。利用软交换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现有的电信网络的投资,促进现有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平滑演进。传统电路交换网络承载基本语音业务,Internet网络提供丰富的数据业务,在不影响现有网络所有业务的前提下,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传统PSTN/ISDN网络与Internet网络的互通,不同网络之间业务的融合。 下一代网络,是基于IP分组技术,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呼叫控制与业务实现相分离,能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的网络。随着网络的逐步演进,IP分组网络将是核心网络,传统的PSTN/ISDN网络将成为边缘网络。软交换设备是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具有实时要求的业务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本文以软交换为中心,对下一代网络整体构架展开研究。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下一代网络产生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内容;然后给出了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基本概念,总体描述了下一代网络的体系框架,分析NGN的基本特征、特点以及发展优势;之后,分别阐述了下一代网络体系的四级功能层:即接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其中,从业务需求出发,结合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下一代网络承载网规划、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的要素;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部分,呼叫控制又是软交换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文章详细地论述了软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紧接着提出了呼叫控制的一般逻辑模型,并以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终端呼叫为例,说明了基本呼叫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式,内部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机制。计费系统也是软交换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文章从软交换对计费系统的基本要求、计费系统的特点,以及计费系统工作的基本流程多个方面系统地讨论的计费模块。 Parlay是下一代网络中最受重视的开放式业务技术,它屏蔽了底层复杂的基础网络和各种通信协议,为第叁方业务提供商提供了业务接入和控制核心网络资源的标准API接口。文中提出了基于Parlay技术的呼叫模型,详细地论述了它的总体构架,从而提出了一套逻辑上可行的开放业务提供解决方案。

皮佩文[8]2004年在《下一代网络中开放式业务的提供》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的电信网络对于新业务的提供不仅复杂,而且代价巨大。传统电信网络的业务只能在端局交换机中实现,并与交换机紧密绑定在一起,业务提供能力相当有限。智能网基于业务和交换相分离的概念,业务的生成和管理由SCP来集中完成,从而使业务提供的速度和能力得到一定加强,但是其本身的封闭性使得新业务提供的专业难度仍然较大,业务提供种类非常有限。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固定电话网、移动网、因特网和广播电视网之间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基于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实现了业务提供、呼叫控制与承载连接的分离,解决了目前电信网络业务提供中的问题,使得开放、分布的业务提供模式成为可能。Parlay和JAIN是下一代网络中最受重视的开放式业务技术,屏蔽了底层复杂的基础网络和各种通信协议,为第叁方业务提供商提供了接入和控制核心网络资源的标准API接口。文中提出了Parlay和JAIN的呼叫模型,详细论述了它们的总体架构和接口特征,从而提出一套从逻辑上可行的开放式业务提供整体方案。应用服务器是下一代网络中开放式业务实现和提供的平台,它基于软交换系统提供的在融合网络之间统一而强大的呼叫控制能力。文中提出了业务实现的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应用服务器的总体结构模型,然后设计和实现了应用服务器中核心模块SLEE和主要的功能实体接入模块,包括功能模块的划分、接口的设计、内部状态机的实现和基本的互通流程。在模块实现中通过优化实例调度策略和完善状态机设计,大大增强了模块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通过了大话务量的性能测试。

王晶[9]2008年在《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通信网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各种丰富的业务。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增值业务的提供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在异构环境下实现体现开放性、融合性、个性化的增值业务提供技术,达到“业务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实现对任何业务的普遍、无缝接入”的业务提供目标已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业务网络智能化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本论文结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业务网络智能化研究及应用”(项目批准号:60525110),对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明确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基本概念及需求;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分阶段框架结构;研究了可演进的通用业务系统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对智能网向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演进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简要归纳如下:(一)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框架结构。在分析现有增值业务提供的相关框架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业务网络的基本架构;结合叁阶段演进需求,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叁阶段网络架构;给出了相应于第叁阶段网络架构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网络智能化基本模型。(二)提出了一种可演进业务系统构建方法。在业务网络基本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可演进业务系统构建方法,可用于指导支持业务网络智能化的通用业务系统的构建。(叁)提出了应用于现网环境、提供电信级增值业务的业务体系架构——USSA(Universal Service System Architecture,通用业务系统架构)。USSA以通用消息总线技术为核心,提供可重用的基础组件集和业务组件集,具有快速灵活的电信业务平台产品生成能力和升级演进能力。(四)研究设计了IMNP(Integrated 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综合号码携带)及IMNP-SMS(IMNP-Short Message Service,IMNP短消息业务)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现网移动智能网资源,在避免对现网系统大规模改造的同时,为多运营商、多制式移动网络(GSM、CDMA)环境下带号转移的移动用户提供被叫接续和短消息接收支持。方案同时考虑了不同环境下IMNP及IMNP-SMS的实施策略及演进方法。(五)提出了支持智能网与IMS(IP Multimedia 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互联的智能网规范扩展建议,包括IMS与智能网的互联体系结构、业务触发方式、协议选择时机、基本呼叫状态模型及C-INAP(China-Intelligent NetworkApplication Part,中国智能网应用规程)、IS-41 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移动应用部分)协议扩充。可用于基于IMS的融合网络环境下智能业务的提供。

郭茜[10]2010年在《基于VLAN技术的电信宽带IP城域网优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宽带IP城域网是电信运营商在城域范围内建设的城市IP骨干网络,它是城市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原有的宽带IP城域网越来越不能满足通信业务发展的动态增长的要求,其网络缺陷及不足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网络结构不合理和新业务支持能力差两个方面。在当前形势下,只有依据一定的优化原则和方法对IP城域网进行优化,提高多业务和差异化服务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的优势。本文首先对台州电信宽带IP城域网的网络结构及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域网优化的设计框架和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VLAN技术的电信宽带IP城域网整体结构的优化及多业务实现,并且对网络优化后的成效进行了评估,证明了本次的优化改造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文的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对城域网的优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设计,采用了崭新的网络组网结构,使城域网由原来的交换式平滑过渡到路由式,为其他城域网的优化提供了可移植、可复制的设计模本。(2)针对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流量复制和QoS部署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灵活QinQ环境下为交换机独立规划PVID以及采用VPLS技术终结QinQ VLAN VPN业务的解决方法,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多业务接入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控制核心与业务接口[D]. 刘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

[2]. 电信动态带宽调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任钦成.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 软交换补充业务提供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蒋子俊. 北京邮电大学. 2007

[4]. 多业务接入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ATM网络接口[D]. 王志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

[5]. 宽带接入网关BRAS的功能及其在宽带IP城域网优化建设中的实现[D]. 郝群. 山东科技大学. 2005

[6]. 台州电信宽带IP城域网优化设计及实现[D]. 俞健. 北京邮电大学. 2010

[7].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构架的研究[D]. 叶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8]. 下一代网络中开放式业务的提供[D]. 皮佩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9]. 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王晶.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10]. 基于VLAN技术的电信宽带IP城域网优化设计与实现[D]. 郭茜.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多业务接入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控制核心与业务接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