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83019871109XXXX
摘要:时代的进步让社会很多行业上的发展得到了相应的机会,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数量越来越多,此时许多建筑工程为了让工期可以得到节省,会让工程上的施工快步实施,这样的处理很可能就会导致工程上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施工人员即使在进行流水施工时,也应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保证。文章通过工程在现场管理上的流水施工技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对技术上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总结,仅供施工上的人员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流水施工技术;应用思考
1流水施工技术介绍
1.1流水施工技术所具备的特点
流水技术既能大大缩短工程的施工时间,又能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成本,节省时间。第一,流水施工技术充分的利用建筑工程这个完整的工作平台,对整个工程进行平行的、合理的搭配。第二,实行各工段平行施工的办法,可以合理的安排供应资源并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1.2施工项目对流水施工的要求
第一,在一个项目中,由多个小的项目以及多道工序组成。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施工特点将项目划分到过各施工队,在对施工队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这样施工队就可以跨过其他施工过程,有序的进行作业。以某个房地产开发为事例,施工队可以组织若干个小的施工组共同进行楼体建筑,并进行其他施工,这样不仅可以科学的管理施工又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两全其美。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工艺相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工序的不同,配置不同的施工小组,按照工序及工期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连续作业。第二,根据具体施工的需要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安排施工段间的时间间隔及间距。在遇到施工时间和流水作业间距相等或成倍数时,就可以利用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改项目,这样即使施工队伍不同,也可以营造出流水作业氛围。
1.3流水施工的分类
根据流水施工的范围可以将流水施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项流水施工是将组织的范围限定在同个专业工种内部的施工方式;分项流水施工、分部流水施工和单位流水施工。分部流水施工就是将组织的范围限定在同个分部工程内部的各个分项工程流水施工(该施工方式在项目进度表上以标有工作队编号、标有施工段进度指示线段表示)方式;单位流水施工是将组织的范围限定在不同单位工程内部,各单位工程流水施工(该施工方式在项目进度表上用若干个分部工程进度指示线表示)的方式。
2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对象
在应用该技术时,第一,先将工程项目分段检查,把不会对流水施工造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的项目排除,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对工程进度的影响。第二,分析具体的施工要求,以决定流水施工细节,根据施工具体的要求控制流水施工的速度,同时对某些有要求的项目进行科学处理。
分别流水施工是基于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段的工程量的不同,每个工作队生产效率的不同,导致大多数的流水节拍彼此不相同。通过对施工顺序的要求,使施工队之间的开工时间最大程度的搭配合适。
一般情况下,对建设的时间是有要求的,施工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可将工程的进度分为年进度、月进度或周进度等,之后编制成一个计划方案,确保项目合理的、科学的施工。
3建筑施工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建筑施工中流水施工技术的相关参数说明
3.1.1工艺参数
①施工过程数(n),即组成流水施工的工序个数。②流水强度,即某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
3.1.2空间参数
①工作面,指专业工种在施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活动空间。②施工段(m),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把拟建工程项目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
3.1.3时间参数
时间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平行搭接时间、技术间歇时间和组织间歇时间、流水工期等。①流水节拍(T),流水节拍是指某一施工过程在一个施工段上工作的延续时间。②流水步距(K),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进入同一施工段中开始施工的时间间隔。③平行搭接时间(C),为了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一般在组织流水施工时,会考虑在工作面允许的前提下,在前一个施工工作队完成部分施工任务后,就可以提前为后一个施工工作队提供一定的工作面,从而使后者能够提前进入施工段,实现前后两个施工工作队在同一个施工段上进行平行搭接施工,这个搭接过程的时间间隔称为平行搭接时间。④流水工期(Tp),指一组流水施工中,从第一个施工过程开始到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专业队完成的全部时间。
3.2建筑施工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实例说明
3.2.1实例说明
某建筑工程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为柱、梁、板,每层的流水节拍如下表1所示。要求针对该工程选择最优的施工顺序。
3.2.2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3.2.2.1流水步距的计算
根据该建筑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特点,应按无节奏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施工。设定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相等。本文采用“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其中,“取大差”法的基本步骤如下:对每一个施工过程中的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进行累加,求得相应的累加数列,将相邻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累加数列的后者向后错一位,相减后得到一个差数列,然后取差数列中的最大值,所取得的数据即为两个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
3.2.2.2最优施工顺序的选择
可能的施工顺序:①1→2→3,②2→3→1,③3→1→2,④3→2→1,⑤2→1→3,⑥1→3→2。以下计算每一种施工顺序的工期,并以此选择工期最短的方案,即最优方案。①方案工期计算:流水步距:施工过程1,2的流水步距K1、2=MAX[3,2,-4,-24]=3天;施工过程2,3的流水步距K2、3=MAX[6,12,13,-16]=13天。总工期:Tp=∑K+∑T-∑C+∑Z+∑G=3+13+(4+7+5)=32天。②方案工期计算:流水步距:施工过程1,2的流水步距K1、2=MAX[5,-1,-6,-24]=5天;施工过程2,3的流水步距K2、3=MAX[10,11,12,-16]=12天。总工期:Tp=∑K+∑T-∑C+∑Z+∑G=5+12+(4+7+5)=33天。③方案工期计算:流水步距:施工过程1,2的流水步距K1、2=MAX[4,-1,-2,-24]=4天;施工过程2,3的流水步距K2、3=MAX[8,9,15,-16]=15天。总工期:Tp=∑K+∑T-∑C+∑Z+∑G=4+15+(4+7+5)=35天。④方案工期计算:流水步距:施工过程1,2的流水步距K1、2=MAX[4,1,-6,-24]=4天;施工过程2,3的流水步距K2、3=MAX[8,13,12,-16]=13天。总工期:Tp=∑K+∑T-∑C+∑Z+∑G=4+13+(4+7+5)=33天。⑤方案工期计算:流水步距:施工过程1,2的流水步距K1、2=MAX[5,-2,-4,-24]=5天;施工过程2,3的流水步距K2、3=MAX[10,9,13,-16]=13天。总工期:Tp=∑K+∑T-∑C+∑Z+∑G=5+13+(4+7+5)=34天。⑥方案工期计算:流水步距:施工过程1,2的流水步距K1、2=MAX[3,1,-2,-24]=3天;施工过程2,3的流水步距K2、3=MAX[6,10,15,-16]=15天。总工期:Tp=∑K+∑T-∑C+∑Z+∑G=3+15+(4+7+5)=34天。综上可知,方案①1→2→3的工期为32天,应为最优方案。
4结语
流水施工技术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从而增加劳动力和物资需要量供应的均衡性,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目前该技术在现浇剪力墙的住宅工程、现浇框架厂房工程以及其他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和成熟。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瑞.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2017(11).
[2]孙志伟. 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科学技术创新,2018(7):115-116.
[3]冯光举. 刍议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
论文作者:郭永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流水论文; 工期论文; 过程论文; 时间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队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