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放疗科 262100
【摘 要】自身抗体是指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肿瘤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针对肿瘤抗原的自身抗体,其产生是多种复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肿瘤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肿瘤自身抗体是重要机制之一.目前 研究发现肿瘤自身抗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自身抗体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自身抗体;自身抗原;肿瘤标记;生物学
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肿瘤能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1-2]。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鼻咽癌、原发性肝癌、肺癌等几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探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谱特点以及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依据。现就与肿瘤相关的自身抗体综述如下。
1 癌症患者体内存在抗细胞浆或(和)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它们存在于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
1.1 自身抗体与鼻咽癌: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恶性肿瘤,其病变部位隐匿,缺乏特异的早期诊断指标,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到疾病中晚期,错过了治疗时机。童永清等分别将鼻咽癌患者血清(32例)和正常人血清(54例)与EB病毒阴性的鼻咽癌细胞珠CNE1包被板反应,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血清抗体平均滴度(0.904±0.032)高于正常人血清平均滴度(0.736±0.028)(P<0.01),提示在鼻咽癌患者体内存在能与鼻咽癌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鼻咽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与CNE1细胞提取总蛋白反应后,与正常人血清相比,鼻咽癌患者某些条带阳性增强,有些还出现有新的条带。表明鼻咽癌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3]。
1.2 自身抗体与肝癌: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分析48 例肝癌患者血清ANA,阳性率为37.5%,荧光模型主要是颗粒型(33.33%)和胞浆颗粒型匀为(16.67%)、其余核仁型、匀质型、核点型、胞浆纤维型(均为11.11%)[4]。蛋白印迹法检测ENA抗体的结果,阳性率为22.92%,正常对照组无阳性条带出现。各抗体阳性分别为:抗SSA为27.27%;抗U1-RNP抗体、抗SSB和抗Scl-70匀为18.18%;抗Sm、抗Jo-1和抗Rib匀为9.09%。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有肿瘤自身抗体(TAA),如抗P53、抗端粒末端转移酶抗体[5]。改良ELISA检测5个肝癌肿瘤自身抗体(TAA)。结果大多数肝癌患者3个以上TAA阳性(肝癌80%、肝硬化80%、慢性乙型肝炎7.5%、正常人<1%)[6]。运用高通量筛选、鉴定肿瘤抗原及其抗体的新技术,即血清蛋白组分析技术(SERPA)发现,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些蛋白发生质或量的变化而被机体识别,产生相应抗体。质谱分析确定了核蛋白、细胞骨架、代谢酶及热休克蛋白等五类肝癌自发抗体[7]。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癌患者ANA显示肝癌组ANA的阳性率(34.1%)高于正常对照组(1.5%)。其荧光模型主要为核仁型(50%)、颗粒型(28.57%)、匀质型(14.29%)和核膜型(7.14%)。ENA检测结果,肝癌患者在20~32 KD之间多出现有1~2条的异常条带[8-9]。提示肝癌患者体内存在相关的自身抗体。
1.3 自身抗体与肺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7例肺癌血清进行抗核抗体阳性率57.1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14%)(P<0.01)。肺癌组荧光模型以抗核质为主(79.07%),其次为胞质(30.23%)和抗核仁阳性(20.93%),而正常对照组以上模型阳性率分别为17.14%、8.33%和8.3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蛋白质印迹法对81例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分析结果显示,82.7%的肺癌患者在分子量为6 500处有1条阳性共带,而正常对照组该条带阳性率仅为2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抗体谱也不同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抗体谱[10]。同样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对46 例肺癌患者血清进行检测,ANA阳性率为37.0%,荧光模型主要是颗粒型(35.29%)、匀质型(17.65%)、胞浆颗粒型匀为(17.65%)、核仁型(11.76%)。蛋白印迹法检测ENA抗体的结果,阳性率为26.09%,正常对照组无阳性条带出现。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U1-RNP抗体(25%)、抗SSA(25%)、抗Scl-70(16.67%)、抗SSB(8.33%)、抗Sm(8.33%)、抗Jo-1(8.33%)、抗Rib(8.33%)。因此,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健康人与癌症患者[4]。
1.4 自身抗体与其他肿瘤
1.4.1 自身抗体与食管癌:92例食管癌患者血清ANA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的检出率(55.43%)高于正常人(20%),两者在荧光模式、靶抗原细胞内定位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食管癌患者以核颗粒型(39.21%)、核仁型(27.45%)、核匀质型(7.84%)、Jo-1型(5.88%),还有少量的着丝点、溶酶体型、高尔基体、线粒体等[11]。提示食管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谱不同于正常人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91例无症状居民的血清自身抗体研究,认为检测血清肿瘤相关自身抗体,有助于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癌前癌变和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血清自身抗体与食管上皮组织中相应肿瘤抗原的表达变化明显相关[12]。
1.4.2 自身抗体与胰腺癌:55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中ANA阳性率分别为58.18%(32/55)和26.67%(16/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胰腺癌荧光模型比对照组类型丰富,有核浆颗粒型(41.80%)、核仁型(10.90%)、胞浆颗粒型(36.33%)、核点型(5.45%)、高尔基体(3.63%)、着丝点(3.63%)。蛋白质印迹法92.73%胰腺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阳性条带,有63.64%的胰腺癌患者在47 KD处有靶抗原的阳性共带,而正常人在该处的阳性率只有1.9%,显示在胰腺癌患者体内存在一种肿瘤相关自身抗体[13]。
1.4.3 自身抗体与卵巢癌:55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6种与肿瘤相关抗原(TAAs)的自身抗体的分析结果,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人血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AAs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4]。文库血清学分析(SEREX)研究分离得到了卵巢癌相关肿瘤抗原及其自身抗体谱,提示这些自身抗体谱既可以作为卵巢癌血清学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同时也可能成为卵巢癌免疫治疗的靶基因[15]。
1.4.4 自身抗体与结肠癌:利用文库血清学筛选结肠癌患者血清获得阳性抗原克隆,并分别将其中4个克隆与30例结肠癌和30例正常人血清反应,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的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的血清,推测这些相关自身抗体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血清标志物[16]。
2 自身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免疫应答在癌症早期起到生物信号放大作用,在肿瘤表型显现之前就可以检测到抗体的血清水平。肿瘤患者自身抗体的出现可能是机体的一种免疫监视作用,其杀伤和清除突变细胞功能,抑制了恶性肿瘤在体内生长[17]。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血清dsDNA水平高的其预后较好[18]。在对自身抗体的研究提示,癌症患者体内存在着与肿瘤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测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区分正常人和癌症患者[19-20]。自身抗体检测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3 展望
自身抗体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肿瘤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它们很可能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早期筛查,但目前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和研究空白。今后逐渐消除这些障碍的过程就是丰富对肿瘤与机体关系整体认识的过程,对自身抗体的认识和应用将不限在诊断领域。
参考文献:
[1]童永清,黄 健,周国华,等.鼻咽癌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初步检测[J].中南大学学报,2008,33(3):233.
[2]杨朝国,吴 磊,王明谊.癌症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12):942.
[3]冯钜涛,刘银坤,代 智,等.血清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筛选肿瘤自发抗体[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1):832.
[4]张利方,付丽萍,徐 娟,等.自身抗体在肝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2):70.
[5]范列英,仲人前,孔宪涛,等.慢性肝炎与肝癌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差异分析[J].上海医学,2000,23(5):279.
[6]夏 晴,仲人前,范列英,等.间接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对肺癌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4):315.
[7]陈志刚,李 宏,周 迪,等.自身抗体与食管癌相关性的检测与分析92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5):526.
论文作者:陆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抗体论文; 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阳性论文; 肝癌论文; 抗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