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陈登高,李利花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并对60例患者的HAMA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在HAMA评分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的缓解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应用价值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主要是治疗心脏起搏点功能失常及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可对患者的生存时间起到明显延长作用[1];我院为了探究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将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见正文描述: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并对60例患者的HAMA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且分析。观察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值(60.21±5.35)岁;其中病窦9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慢-快综合征12例。对照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值(58.56±5.87)岁;其中病窦8例、房室传到阻滞7例、慢-快综合征15例。两组之间对比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如下叙述:

(1)术前护理:

进行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等;做好术前用药准备,做好抗生素皮试;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做好皮肤清洁,备皮范围是剑突上及双侧颈部和腋下,备皮时动作要轻柔,勿损伤皮肤,备皮完毕清洗干净并穿上手术病人服;因术后患者需在床上平卧24h,所以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盆并在术前1~2天练习床上大小便。除这些常规护理外我们还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患者在得知采用手术治疗后,可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如抑郁、焦虑等,从而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仔细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解除其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还可以组织成功手术的患者和病人交流,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继而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起到明显缓解作用,与此同时,且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术前嘱病人适当进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手术。

(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用平车护送病人入导管室向病人介绍导管室环境,并为其营造温馨手术室环境,比如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应调节好手术室温度及湿度,以免让患者着凉,帮病人摆好手术体位,并在最大限度下保证手术视野充分暴露的同时能够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与此同时按摩患者的四肢及躯干,从而缓解手术体位所带来的不适感。与此同时采用语言沟通技巧及方法和患者进行交流,继而缓解患者的陌生、不安感;多与病人沟通,询问是否舒适,转移病人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除此之外,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人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并准确快速的为医生提供医疗器械,保证手术治疗顺利完成。

(3)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后,护理人员将患者接回病房后,将患者平移至床上,术后用1kg沙袋压迫囊袋局部6—8h。嘱患者24h内要绝对平卧,为减轻患者卧床带来的不适,可在患者腰部垫一软枕头,并对其腰背部和肢体进行按摩。24小时后可平卧或者左侧卧位,48小时后可将床头抬高15—45度,72h后逐渐下床在室内活动告知患者肢体不要外展,上抬,提重物,嘱其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落,术后三个月嘱患者勿右侧卧位。给予24h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情况及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如有异常通知医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切口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有无伤口疼痛,疼痛剧烈者根据情况给予止痛治疗。

术后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饮食,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最好不要引用牛奶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且做好术后安抚工作,以免出现负面情绪,继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给予出院后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定期回院复查,有利于医生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

(4)并发症预防措施:①囊袋血肿:术后2-3天极其容易发生积血现象,起搏器表面皮肤可伴肿胀、波动、皮肤张力增加等现象,严重者可发生出血现象,为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预防该现象出现,术后可在切口下方囊袋上行加压包扎法,时间为6至12小时,且避免皮肤切口缝合部位;与此同时采取制动措施;若是患者仍出现较小的血肿,无波动感,则给予芒硝和三七粉进行外敷;若波动感比较强,则给予无菌操作清除积血。②感染:患者可出现切口红肿热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波动感;为此进行手术治疗时应保持无菌环境,囊袋松紧适宜;术中对伤口进行冲洗,继而减少感染概率;术后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并注意体温变化及血常规。③电极脱位:起搏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90%发生在安装术后一周内,尤以24h内发生率最高,术后平卧24小时,卧床休息1~3天,避免剧烈咳嗽,过度呼吸等活动,防止电极移位,在电极头定位后,轻拉时有被勾住的感觉,心室电极应放于心尖处,心房J性电极应放于心房上部11-1点钟位置(心耳)。

1.3观察指标

分析且观察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HAMA评分、护理满意度。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共14项,每一项分值0-4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佳严重[2]。

1.4统计学标准

该次研究均采用SPSS20.00软件进行分析且处理,HAMA评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描述,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百分比描述;以P<0.05表示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对比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HAMA评分对比

如下表格数据可见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在HAMA评分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该类疾病治愈率比较低,且具有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等特点;好发于老年人群,故此中老年人群健康水平出现日益下降趋势,尤其是心脏起搏点功能失常及心脏传导系统病变患者,以上两种疾病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其预防重要措施在于促使心律失常停止,为此临床上对该重要措施实施尤为苛刻,且对医疗水平体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加上医疗模式的迅速改变,促使整个医院治疗体系中的疾病治疗成功率十分重要[3]。

以往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围术期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可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往往不佳,为此在临床上逐渐被综合护理所代替,该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生活品质提高及患者存活率提高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加上护理支持是各项综合治疗措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首先护理人员应完全掌握技能操作及专业知识,且在护理工作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并在最大限度下理解、呵护患者,以仁爱之心为患者实施细致护理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对患者的爱护切实体现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继而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工作[4]。

该次研究结果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HAMA评分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由此说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继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表2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存下较大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与袁静[5]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的缓解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卢莉华,刘瑜玲,陈玉玲,等. 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左上腔静脉永存并右上腔静脉缺如行胸腔镜下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6,14(14):1499-1501.

[2]黎华娇,陈莹,钟燕,等. 预防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研究[J]. 吉林医学,2016,37(4):972-973.

[3]黄蔚. 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4-7.

[4]刘曜楠,李婧. 对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8):57-58.

[5]袁静,詹惠敏,谢缤纷,等. 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5):91-92.

论文作者:陈登高,李利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陈登高,李利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