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与制度创新——兼谈制度人口学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学论文,制度创新论文,人口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科学领域中迄今还没有创立制度人口学,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形成科学的人口发展观,人口发展在一切发展序列中具有绝对优先的重要意义、目标指向和发展价值。科学的人口发展观需要科学的人口学理论体系加以支撑,其中尚未构建的制度人口学尤为重要。我们现在开始关注并提出这个问题,旨在引起学术界尤其是人口学界的高度关注。
一、人口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
人的自然属性的实质在于人的生物性。尽管人有生物性的自然属性,但人的本质并不在于其生物性。如果仅仅从自然属性的角度看待人口问题,人口发展将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人口的自然属性并不是人口问题的本质。一切事物的本质均在于相互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P21) 人的特性在于其社会性,在于因其社会性而具有的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或综合。人不仅有其自然属性,而且更有其社会属性;人不仅有物质需要,更有其社会需要;人不仅有经济需要,更有其精神需要;人不仅有生存需要,更有其享受和发展需要。人口问题的本质在于发展,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内容都是发展问题。获得自由、充分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诉求。如果说工业化进程和物质文明增长所提供的大量物质财富满足的是人的生物性物质需求,那么,市场化、城市化、开放化、知识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进程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增长所引致的社会进步,能满足的就是人的社会性发展需求。21世纪的任何矛盾和冲突,归根结底是人口发展问题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说以往的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是生存问题,那么21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就是发展问题,而且解决人口发展问题要比生存问题艰巨和复杂得多。
人口发展需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来支撑,但更需要社会制度来作保证。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的游戏规则,可以说制度决定人口发展,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人口发展的不同效率和质量,制度的效率和质量是人口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
二、制度分析框架
制度是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类。正式制度是指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各种有形制度的统称,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人口制度、就业制度和婚姻制度等;非正式制度是指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同样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各种无形制度的总和,如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意识形态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就是其社会性。为了协调不同个人或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由于矛盾激化而引起的行为冲突给人口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会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就需要制定若干游戏规则,因而就具有了各种各样的制度。由于各种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而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又需要耗费一定的稀缺资源,也就是要支付一定的发展成本,因此,制度的产生是为了降低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成本,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认为:“制度/认知分析应该能够解释‘路径依靠’,它是历史上十分明显的一种规律性现象。为什么一旦经济进入增长或停滞的轨道就会继续在轨道上运行呢?……这个分析方法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变迁的总过程中制度、技术和人口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我们无法用新古典分析解释苏联和世界上共产主义的兴衰,但是我们可以用制度/认知方法分析现代的发展问题”[2](P1017)。
人们之所以制定各种制度,就是因为制度具有效用,它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而制度效用的实现依赖于制度功能。任何制度都具有两种基本功能,即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制度的激励功能就是当人的某种行为选择对他人和社会有益时,某种行为选择就能够获得相应奖励性的正面回报,切实保障有益行为人的各种合法权益。例如,当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劳动为企业提供了有效贡献时,他就能够从企业获得相应的收入,因此就有了激励人们勤奋劳动的按劳分配制度;当人们提供了超额劳动时就可以获得奖金激励,于是就有了各种奖励制度;当企业家和科学家为企业或社会发展作出了创造性巨大贡献时,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年薪报酬,于是就有了风险报酬制度;为了能够使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并让他们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就有了经济上公平竞争的优胜劣汰制度和政治上的民主竞选制度;为了激励一个政治家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就有了竞选连任制度等。现代社会中为什么不实行经济平均主义和政治专制制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制度缺乏效率性的激励机制。制度的约束功能就是当人们的某种行为选择对他人和社会有害时,某种行为选择就能够获得相应惩罚性的负面回报,能够使有害行为人尽可能地切实承担相应责任。例如,当某个人或某个企业因丧失诚信而违约并给合同对方造成损失或伤害时,就必须向受害方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和罚金,于是就有了合同契约制度和法律赔偿惩罚制度;为了有效应对偷盗抢劫或贪污受贿等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有害行为发生,就有了实施有效惩罚的刑法制度等。激励与约束或惩罚制度的设定,具有明确的对称性,即按制度去做就可以按其做的程度而得到相应激励或奖励,不按制度去做就可以依据背离或偏离制度的程度而受到相应的约束或惩罚。激励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由选择的力量,是确定人们能够做什么和如何做;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是限制选择的力量,是确定人们不能做什么。制度构建的真正价值在于确定有限度的自由和自由的边界,如果没有制度秩序保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自由,而只能有相互伤害的自由;如果没有自由选择内核就没有科学合理的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的进步制度,也只能有相互伤害的制度。因此,人口发展需要制度构建。
三、人口发展取决于制度创新
任何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都应该把人口发展置于优先的发展位置,这种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并不仅仅是出于人本主义的价值判断,更是现代化演进的基本规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比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更为关注人口发展问题,把人口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首要目的和战略目标。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口发展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问题。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发展问题很多,但主要是人口数量多、质量低和结构失衡,这些人口问题实质上都是制度问题,都是由于制度安排失当而导致人口问题的长期累积和持续恶化。人口数量多的原因是由于人口生育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等诸多制度方面出现了问题;人口质量低的原因是由于人口教育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等诸多制度领域长期陷入发展误区;人口性别结构、文化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失衡,更与各种制度高度相关。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所形成的一个重要认识误区,就是把中国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都统统归结为是由于人口多所致,似乎人口多和质量低是导致中国欠发达的惟一原因,最起码误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殊不知人的本质性规定决定了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制度问题,人口发展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制度误区和制度陷阱,人口问题只是制度问题的外在诸多特征之一。而实现人口现代化的根本创新路径和首要先决条件是制度现代化,只有制度现代化才是人口现代化和其他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四、制度人口学的构建
构建制度人口学是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丰富科学的人口学理论体系的需要。而构建制度人口学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一)关于制度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制度人口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制度以及人口与制度的互动关系。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社会制度。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不同制度安排,就决定了社会人口的不同发展状态。一切社会制度的设置和构建,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对人的选择行为进行激励或约束,以提高社会发展的公平程度和发展效率,最终目标是为了使人能够获得自由、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因此,一切社会制度在实质意义上都是关于人的制度,都应当服从于人的发展需要。一般来说,人口发展与制度功能之间能够实现互动,制度功能对人口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人口发展对制度功能进行表征和反馈。人口制度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宏观综合的人口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道德规范等,这些制度安排具有宏观综合性,针对的是一个国家人口总体,涉及的是人口活动的方方面面,给出的是人口发展的框架结构和根本原则。这类制度的稳定性较强而灵活性较差,除非该类制度安排存在巨大缺陷和弊端,并经过长期的历史累积,到了非进行巨大调整不可的程度,才会发生重大的制度变迁和创新。二是直接具体的人口制度,如生育制度、抚养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流动制度、迁移制度和保障制度等。这类制度针对的是某一特定的人口群体,就像操作细则那样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在宏观综合的人口制度框架下,这类制度可进行灵活调整。人口制度虽然具有稳定性,但特定的人口制度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特定问题而设立的,随着人口和社会的发展,原有制度安排潜藏的不合理性会日益凸显,发展过程遇到的新问题也需要进行新的制度设计。因此,任何制度的稳定性都具有暂时性,制度变革、制度创新、制度变迁、制度演化、制度重构则具有必然性,就需要对制度进行可持续性创新。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寻求最优的制度发展框架,实现人口的合理发展。现代人口发展制度是以市场制度为基础的人口制度体系,其基本特征是自由选择、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持续创新和流动配置。
(二)关于制度人口学的根本任务。制度人口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人口制度的变迁规律以及人口与制度的互动规律。WTO 为全球人口发展提供了富有效率的公平流动的制度框架。中国已加入了WTO,这是中国人口制度创新和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计划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等制度安排,极不利于中国人口发展,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流动障碍和“发展陷阱”,成为中国人口现代化的严重约束瓶颈。市场经济是流动性经济,在这一条件下的人口制度是流动性的人口制度,其人口发展模式是流动性发展模式。没有流动就没有发展,只有人口流动才能获得发展。人口自由流动反映出人口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关于中国人口制度问题。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是中国人口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有能力在人口发展的实践中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也同样需要在制度人口学的理论原创性方面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制度人口学应当首先在中国构建,也能够在中国首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