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我国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80年代的职业大学开始算起,到现在为止,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以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为依据,评述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一些历史问题,并略及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关于专科教育的若干问题
各国在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都出现了专科大学。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专科大学是对西方古典大学的一次革命。古典大学坚持以人文科目为主,漠视工业革命的需要,把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弃之门外,但这些学科又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于是专科大学来发展这些学科。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处于经验状态,学术程度较低,专科大学的学术水平也相应较低,但它却代表着当时高等教育新的生命力。可以说专科大学撕开了古典高等教育以人文科目为主的传统,为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在高等教育中提供了栖身之地,是高等教育由古典走向近代的标志之一。然而,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进入专科大学并不意味着它们同时被当时的学术系统所接纳。专科大学的产生仅仅是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其最后完成则是以专科大学被纳入高等教育学术系统变成研究型大学为标志。在世界各国,当年的专科大学早已成为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今天美国的著名大学除了哈佛等少数几所之外,几乎都是从这类学校演变而来的。这充分说明了专科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理清我国从清末开始的高等专科教育的性质。
1.对清末高等专科教育性质的看法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清末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转折,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传统的断裂。我国的古代高等教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尤其是比牛津、剑桥还要早几百年历史的宋代书院几有近代大学之风,为世人所称道,但却直到清末专科学校产生以前都是以人文科目为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根本没有地位。这段时期可以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古典大学时期。清末外国入侵者的坚船利炮使大清江山版图不整、连连割地赔银,因而人们在感到了落后之后,首先祭起的是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张之洞“中体西用”等力图引进西方物质文明的改革大旗。在高等教育方面则是兴办了一大批以传授操船造炮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新兴高等学校,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广东实学馆等。这些学校带有一定的理工科性质,与现代工业生产的实际过程有着一定的联系,是清末专科学校的主流。因此,清末专科学校打破了高等教育以人文科目为主的传统,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开端之一。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相当部分清末专科学校存续时间并不长,但它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转折意义不可轻视。有人视之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起始,则混淆了高等教育不同的发展阶段。
2.对50年代高等专科教育的分析
对50年代的高等专科教育政策的批评似乎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些批评认为当时对高等专科教育采取分化的政策是我国专科教育办不出特色的原因之一。
当时高等专科教育政策的主要思路确实是以分化为主的。1953 年7月,当时的高教部长马叙伦在全国高等学校行政会议的报告中作了说明:“为了解决迫切需要,1952年曾在高等学校内大量举办专修科,这是完全必要的……随着中等工业学校工作的加强,今后高等工业学校应逐步减少专科招生名额的比例,逐步做到把培养技术员的任务由中等技术学校及其附设的特别班担负起来。”这段话比较清楚地说明了当时谋求分化专科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从前苏联引进的中专作为培养生产第一线骨干人员的主体力量,分化取消专科学校。建国伊始,我国的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水平相对落后,以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培养生产第一线实用型人才层次并不低。另外,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着较大的差距,本科人才严重不足,专科教育作为一种学制稍短的教育能够较快地培养大量人才,能够补充本科人才在数量上的严重不足,这是当时专科教育所起的主要作用。因而当高等教育经过适度发展之后,对专科教育进行分化应该是合乎情理的,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但不幸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超出了经济规律的制约,从而使高等教育规模不足的现象更加严重,专科教育作为一种规模补充形式得到了大发展,分化专科教育的思路已经不可能得到贯彻,从而导致思路混乱。1958年,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加速发展,但由于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速度,从而形成了一个专科学校规模扩张的高峰,专科学校达到360多所,在校生187,108人,本来是一种临时措施的高等专科教育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措施,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工具。
从高等教育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即使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分化,即现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也是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事情。一些研究表明,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超过2000 美元以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发展速度才减慢甚至呈负增长,高中后阶段职业教育才得以发展。众所周知,原西德的专科教育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发展起来的,而美国的社区学院虽然由来已久,但起初称做“初级学院”,意为大学的初级部,提供大学头两年的教育,实际上只是本科教育的补充。直到本世纪60年代,这种主要提供转学教育、以人文学科教育为主的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才开始转变为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 从而部分成为相对本科而独立的教育类型。前苏联也从1956年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时以中专教育取代了高等专科教育,并且一直没有恢复专科。从根本上来说,西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技术操作复杂化与白领技能的分割,而我国在5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存在高等教育层次分化的上述条件,要在那时树立以专科教育作为培养生产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观念并加以实施是完全不可能的。目前全国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基本相同,但相对来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较为活跃,而内陆地区相对迟缓,这也说明在中等专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出现一个独立的层次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50年代的经济状况不具备促使这个层次独立发展的条件,而专科教育的长期存在是人为意志超越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表现。
3.80年代以来高等专科教育大发展述评
“文革”对高等教育的破坏造成了人才严重缺乏,高等教育规模不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从而使在50年代就已存在的高等教育规模严重不足的压力重又出现,广开学路搞活高等教育成为8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主题,导致高等专科教育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又被旧话重提,为补充高等教育规模又一次快速发展。仅1978年就恢复和新增专科学校98所,当年在校专科生达379,586人,占本专科生总数的44.3%,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由于这一时期高等专科教育经过大扩展之后还是不能满足升学的需要,于是从1979年开始,一些中专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习两至三年之后给以中专待遇,以致中专和专科在学制上产生了重叠。90年代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在已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又进入了新的快速扩充期, 从而又导致高等专科教育的快速成长。 从1992年开始,连续3年专科招生数都超过本科,1994 年在校专科生已达128.17万人,占本专科生总数的46%。我们认为,从80年代到9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有两方面的因素,80年代初期主要以补充规模为主;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的迫切需要,短学制高等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由规模补充开始进入了结构互补的新阶段。
二、80年代职业大学发展述评
1.职业大学兴起的背景
职业大学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诞生的一种新型大学,可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十年动乱后进行恢复的同时所开辟的一个改革视角。但是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这一改革并没有关注高等教育结构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高等教育规模问题上。
80年代高等教育规模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强的制约作用,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从而导致高等专科教育的快速扩张,职业大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为这一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脱离这一时代背景。因而人们认为职业大学对普通高等教育在数量上起补充作用。
从潜在的观念方面来说,职业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传统高等教育观念的局限,受到当时教育价值观念的制约,独特的教育价值观念很难树立。“文革”结束后,强调基础成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共同趋势,但相对来说却模糊了知识分类、知识的效用以及人才分类的概念,也相对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可以想象,在当时规模严重不足和相对忽视实用知识的情况下,职业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在观念上是不可能引起社会广泛共鸣的。
2.80年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80年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高等教育实践,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要不要办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中等职业教育阈限的研究上。随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普通中学的结构被打破,职业中学在我国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于是引起了有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阈限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能无限地增加,有一定的阈限,超过这一阈限,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就应该放慢,转而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强烈关注,在《教育研究》杂志上曾经有数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有的学者力图建构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系统,提出现阶段不但需要有以小学毕业为起点的职业教育,也需要以高中毕业为起点的职业教育,同时还要解决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进一步就学的需要。中专毕业生再读职大、电大时,有不少教学内容重复,若要入大学则由于入学考试以高中文化为基础而困难重重。所以,既要使职业教育自身形成多层次,又要把它和高等专业教育衔接起来。
第二个方面则是对职业大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人(张薇之,1983年)认为,职业大学的特点包括:走读、收费、短学制、职业性、不包分配,并且指出,对于“职业性这个根本特点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的”。他当时提出的职业性指的是针对性、实践性和适应性。事实上,走读、收费、不包分配等等都是针对当时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重要改革措施,即高等教育资源完全由国家提供和控制转向社会化,以解决国家无法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提供充足资源的难题,这一方向目前依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论者对职业性给予了特别的注意,而且所概括的三个特点基本上抓住了职业性的本质特点,是很有远见的。但这些看法并没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职业性终于未能在80年代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重点,当年人们对职业大学所津津乐道的只是其社会化的办学方式,对职业性问题的研究则较少涉及。
上述研究涉及了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个谈的是体系问题,可惜它仅限于理论上的研究,而没有与高等教育的现实结构问题联系起来;第二个方面则主要谈微观问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问题很少涉及。总体上来说,这两个方面的局限导致了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定位及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节作用缺乏关注,研究尚未形成系统。
3.职业大学的办学实践
应该肯定的是,职业大学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为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由于职业大学冲破了中央和省的二级办学体制,主要由中心城市举办并采取多渠道集资的方式,表现出很强的地方性。在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方面,职业大学开设的大都是地方经济比较急需的专业,在调整专业结构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总的来说,职业大学在改革专业和课程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基本上体现了当时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
但是,如前所述,职业大学兴起的时候,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并没有受到重视,因而不能形成正确的知识分类的概念,实用知识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人才类型多样化的观念远未形成,相当一部分的职业大学不安于自己的性质,在有意无意当中总是喜欢向普通高等学校靠拢。所以总的说来,职业大学在80年代的兴起,可以看作是由于高等教育规模不足而导致的专科教育扩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它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此时还处在萌芽状态,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
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足的情况得以缓解,从80年代后期开始就日趋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逐渐成为焦点。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导致毕业生就业时局部行业供大于求,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了舆论界、理论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关注。这样,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成为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从50年代起至80年代一直对高等教育规模进行快速补充的高等专科教育面对新的环境,继续作数量上的补充无疑只能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从而导致自己的生存危机。因此,高等专科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适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使自己的生存方式从数量补充向结构互补跃进。由于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带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在90年代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
1.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成为社会的共识
80年代职业大学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另一方面则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没有有关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进入90年代,情况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高等职业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社会的发展又呼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次是体系问题得到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政策、实践都在朝着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方向发展。其中,政策的确立起了主导作用。李岚清同志曾经在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高等职业学校,主要走现有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部分专科学校调整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改建、合并和联办的路子。”这一原则性意见廓清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出现相对成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
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借鉴了先进国家职业教育模式,如加拿大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等等, 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了颇具特色的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办学模式。该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应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培养方式上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对学生采取被动的灌输式教育,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有指导的探索,强调手脑结合,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符合生产第一线要求一切都“动手做”的特点。在培养标准上,实施双证书,即学生不仅要取得专业知识考核的合格证,还要取得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或岗位操作证书,方能准予毕业。在培养过程中,强调企业的积极参与,通过建立董事会、专业管理委员会、在企业挂牌建立实践训练基地等形式,沟通了与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联系。
3.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出现了比较系统的有关培养目标的各种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90年代初,一位当时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曾经指出,专科教育的名称是一个次要问题,关键是“在社会上,包括我们教育战线内部,有一种对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重视不够的倾向”,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认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目前,大家虽然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表述和理解有所差异,但这一基本问题已经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正在围绕这一基本问题不断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