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工程招投标的意义
招标投标是一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贸易中的一种工程、货物、服务的买卖方式。在这种方式采购中,招标人通过事先公开的采购要求,吸引众多的投标人平等参与竞争,按照规定程序并组织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专家对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审,从中择优选定中标人。
随着我国招投标事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材料价格波动起伏等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工程项目运作处于多因素变化的环境之中,很多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及一系列负面问题也在招投标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
在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办法,对投标人投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技术部分以及企业实力、信誉、售后等方面的资信进行比较和评价,推荐中标人或中标候选人,并形成评标报告。这一阶段是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投资为依据,结合工程的水文、地质、自然条件、规划指标等要素进行招标规划,按照不同标段编制招标文件进行招标,并根据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公平、公正、公开地确定承包商。这个阶段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工程实施阶段实际支付资金的联系纽带。如何在招投标阶段有效控制投资,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设计及招投标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比例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比例仅为5%-25%。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项目决策和设计是决定因素,而招标则是关键因素。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中后期阶段甚至工程决算阶段。很多人认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才是造价控制的重点。这两阶段的确占用了整个项目实施周期80%以上的时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工程合同价款的一个首要阶段,它对今后的各项操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招投标阶段既是设计阶段概、预算控制实现的目的,又是核实工程投资规模,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依据。
三、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一)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招标人希望通过招投标过程找到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帮助自己节约资金投入的承包商,而投标人则希望在该过程中既能满足自己利润的需求又能中标,这构成了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化,当建筑市场处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建筑市场极其微小的变化都会使工程造价发生改变;当建筑市场处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相对减小。比如,采用公开招标的工程在其实际的招投标结果中,有十几家单位参与投标,而最终的结果只是找到几家甚至一家中标候选人,这就形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造成了激烈的竞争。虽然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但这无疑会压低投标价格。这看似为招标人节约了资金,但实际上会造成工程造价控制与原来计划相差较大,既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又会使招标人对资金流向把握不准。相反,如果投标人较少,竞争不激烈,这既不利于招标人选取合适的投标人,工程施工中也很容易发生变更或索赔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工程量计价清单的模式
现在,工程造价大多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进行,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主要依照招标人提供的清单。现有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虽有利于招标人选择最优报价,但原始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影响招标效果,也会影响项目实施阶段。
(三)建设单位对招标文件的质量要求
招标文件是投标人投标文件编制的依据,也是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直接影响投标人的计价方式、报价策略、施工方案等。同时,不准确的招标文件会给建筑工程带来管理上的难度,也有可能成为日后产生纠纷、发生索赔的依据,这些都会造成工程费用的发生,影响造价控制。因此,准确完善的招标文件对于整个招标阶段和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招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应采取的措施
基于以上存在的影响因素,招标阶段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工程造价:
(一)有效进行投标人资格审查
建设工程招标方式按竞争程度分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不管采用哪种招标方式,都必须进行资格审查程序,以排除不合格的投标人,降低招标人的采购成本,提高招标工作效率。这种程序,对复杂的或高价值的招标项目特别有用,甚至对于价值较低但技术复杂或高度专业化的招标项目,也是很有帮助的。采用资格审查程序,可以缩减招标人评审招标文件的数量。因此,审查投标人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条件也是招标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
以往定额模式下的招投标一般是通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施工合同一般是按实调整,即是根据施工发生的实际工程量,套用相关定额,根据双方签定的材料价格,计取有关费用进行工程结算。它强调了社会平均消耗量,但商务标评分只看总报价,易出现内定中标人、串通投标现象。若不作报价分析,不仅为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以及工程结算埋下了纠纷隐患,也会使管理水平高、技术能力强、投标报价优的企业难以在竞争中取胜,无法让施工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
目前,工程量清单招标已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建设工程招标方式,它是在建设工程招标活动中,由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工程实体消耗和施工技术措施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自主填报包含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与合计汇总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作为竣工结算依据的招投标方式。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形成固定单价合同,一经投标,单项工程的合同单价就已确定,不再更改。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计价,既体现公平竞争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了市场行为;大大缩短了招标和结算审核的周期,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评标的科学性;促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风险合理分担,强化中标价的合理性;有利于建设单位合理控制投资;有利于加强合同管理,使整个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公平、公正、合理。
(三)合理进行投标报价的评审
有的工程项目在招标中采用“最低价中标法”,对投标报价的合理性没有进行评审。施工企业为了中标,竞相压价,甚至低于其成本价。以低于成本价的中标价承包工程,势必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投标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投标竞争对手或分析招标文件后,编制投标报价。有的投标报价可能存在不平衡因素;有的投标人甚至采取不正当方式进行报价,如总报价与其他投标人相差不大,单项偏差较大,这会给合同管理带来隐患。因此,在评标过程中应结合投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避免签订合同后,增加不合理的投资。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工程招标阶段对造价控制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招标方如何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合理选择投标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招标人应严谨编制招标文件,慎重选择招标代理机构,有效进行投标人资格审查,合理选择评标办法,以工程量清单确定固定单价合同,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变更给造价带来的影响,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以后的项目工程提供可贵的借鉴,推动建筑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论文作者:申雅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阶段论文; 投标人论文; 招投标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招标文件论文; 造价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