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世纪80年代波兰经济改革失败原因的再思考_经济论文

对20世纪80年代波兰经济改革失败原因的再思考_经济论文

对波兰80年代经济改革失败原因的重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兰论文,年代论文,原因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9年波兰发生的历史剧变不仅标志着国家社会主义模式在波兰的寿终正寝,而且宣告了波兰80年代渐进经济改革的失败,波兰从而失去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历史机会。

尽管80年代波兰的经济改革出师未捷,但这次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综观东欧的经济改革史,尽管东欧国家进行过数次经济改革,但真正跨越了中央计划经济门槛的国家仅包括1950年的南斯拉夫、1968年后的匈牙利和1982年后的波兰。波兰80年代的经济改革在波兰经济体制的演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时至今日,波兰在经济转轨中仍然沿用了部分80年代经济改革时期制定的法律,这体现了制度变迁的连续性。90年代形成的过渡经济学在集中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转轨的同时,应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给予足够的关注。

本文将首先回顾波兰80年代的经济改革进程,其次将从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波兰渐进改革失败的原因,然后将对经济改革本身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将简要指出从波兰80年代经济改革失败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80年代波兰经济改革进程的回顾

波兰在社会主义时期进行过4次程度不同的经济改革。 波兹南事件后波兰于1957年~1960年进行了局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指令性指标,成立工人委员会,促进职工的民主参与。但是以兰格为首的经济委员会起草的全面改革建议未获批准,改革计划未能彻底付诸实施。1969年~1970年价格和刺激制度的变化由于1970年12月事件的爆发而半途而废。70年代实行被称为“大经济组织”体制的改革。这次改革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其上层结构联合公司。国家将经济决策权下放给联合公司。这次改革适逢盖莱克推行不切实际的“高速发展战略”的时期。由于70年代末经济的严重失衡,改革不得不放弃。这次改革都是在完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经济改革并未导致经济体制的实质性变化。波兰最全面和最富于想象力的经济改革开始于1982年。1982年之后的经济改革使波兰经济偏离了中央计划经济,但是市场型的经济体制并未建立起来。

1.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

波兰80年代经济改革所处的条件非常不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70年代盖莱克时期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盖莱克试图通过进口西方的先进技术来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为此波兰在1970年~1978年向西方国家政府和商业银行大量举债, 债务额达250亿美元。令人遗憾的是外债未得到合理利用,大量外债并未导致波兰向西方出口的增长。其结果是外债无法偿还。70年代末,波兰在国际上已无法获得新的贷款,进口急剧下降,这对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

(2)消费品市场严重短缺,经济严重失衡。 波兰经济中存在大量过量货币,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加剧。

(3)劳工动乱扩大,政治不稳定加剧。1980年10月, 波兰政府决定提高食品价格,此举引起了遍及全国的工人罢工浪潮。劳工动乱的扩大促进了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的产生。1981年10月,团结工会正式成立。团结工会不仅提出了经济要求,而且提出了政治要求。波兰天主教会对于团结工会持同情态度,一些知识分子的反对派也加盟团结工会,这使得劳工动乱更难控制,政治不稳定加剧。

(4)经济改革的国际环境不利。苏联国内的保守势力是制约、 限制波兰改革的外在因素。1981年12月,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下,对波兰全国实行军管。军管后西方国家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这使波兰经济雪上加霜。

2.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

1980年事件后,波兰成立了雅鲁泽尔斯基将军领导的由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组成的经济改革委员会。1981年7月, 经济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经济改革方针》正式公布。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废弃指令统配经济,实行中央经济与运用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制,企业实行自主、自治和自负盈亏。《经济改革方针》指出:“经济活动将建立在中央计划与运用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之上”,其措词令人想起了匈牙利1968年的经济改革计划。 匈牙利学者卡尔曼·米热伊认为, 波兰1982年的改革几乎完成了匈牙利1968年改革所做的一切。(注:卡尔曼·米热伊:《东欧私有化——波兰、匈牙利的比较研究》,《苏联研究》,1992年第2期。)

波兰8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摒弃指令性计划, 中央计划主要确定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方针、比例以及经济组织活动的条件和确定计划实施的管理手段。

(2)国有企业实行自主、自治和自负盈亏。 企业自主决定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一切事务,是独立的经营单位。国有企业实行自治,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如生产、计划、投资、利润分配、工资福利和经理任免,需征得职工自治机构即职工委员会的同意。职工委员会经选举产生,任期两年。国有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以自己的收入偿付支出。如果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应宣布破产。

(3)中央对经济的管理运用经济手段,放弃用行政、 集权和公式化的原则来管理经济。

3.经济改革的阶段:

80年代的经济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1982年~1987年为第一阶段经济改革,这一阶段的经济改革使经济体制偏离了中央计划经济,但未能根本摆脱旧的经营方式,未能确保经济平衡。1988年为经济改革的第二阶段。波兰政府1988年2月公布了《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实施纲要》。 第二阶段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有:缩小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国家不再对企业进行干预,国家主要以经济手段影响经济进程;促进国有企业的自负盈亏,以效益作为衡量投资决定的准绳;扩大企业经理的权限,企业可进行内部承包;调整价格,减少补贴;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产权、国家、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的失败

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具有3个变量, 即对经济活动产生动力的产权、界定和实施产权的单位—国家和决定个人观念转化为行动的道德和伦理信仰体系即意识形态。(注: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我们将从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波兰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1.产权制度缺乏创新

1988年,匈牙利举行了一次有东西方经济学家参加的学术会议。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可行模式”。会议认为,过去的改革已经失败,真正的改革需要进行所有制的改革。波兰80年代的经济改革在产权制度上缺乏创新。国有制仍居主导地位,私人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行政壁垒的限制。波兰战后有幸在国有制的海洋里保留了私人土地所有制,但私人农业的发展受到重重限制。80年代食品的严重短缺表明私营农业的潜力未得到充分利用。 尽管波兰1982 年的改革与匈牙利1968年后的经济改革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发展私人经济的问题上波兰却比匈牙利保守得多。托马斯·鲍威尔认为,匈牙利改革进程的成功主要来自合法的私人部门和合作社部门的增长,而使国有部门更有效率和更具竞争力的尝试已经失败。(注:转引自Philip Hanson, Ownership and Reform,in Soviet/East European Survey, Westview Press,1989.)如果说匈牙利的渐进改革尚有值得夸耀之处,那么波兰的渐进改革在所有制领域没有实质性进展。

在废除指令性计划和集中的资源分配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国家对于企业的控制有所放松,企业部分获得了接近市场的机会,国家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变为了间接管理,但是国有企业的双重依赖仍是国有企业行为的一个特征。国有企业一方面横向地依赖于其生产资料的供给者和产品的消费者,另一方面纵向地依赖于国家行政结构的保护。国有企业尚未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经营失败的国有企业总是会得到政府的解救。科尔内对于匈牙利1968年后国有企业双重依赖的分析完全适用于1982年后的波兰。(注:亚诺什·科尔内:《矛盾与困境》,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80年代末,波兰的一些部门部被解散,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得到扩大。但这并未导致公司治理状况的改善,反而导致了自发私有化的泛滥。这是波兰经济改革计划的制定者决没有预想到的。拒绝搞有组织的私有化,却出现了自发的私有化。国有企业的经理事实上攫取了部分所有权,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将企业的利润转入了自己开办的公司,因此而造成的亏损则由国家承担,其结果是“收益的私有化”和“损失的社会化”。

在发展私人经济方面,波兰一方面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以缓解消费品市场的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对私人经济的发展横加阻挠、限制。80年代担任政府副总理、被称为“经济改革之父”的萨多夫斯基认为,在经济改革中应加强和促进私人经济的发展,但当时许多人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搞社会主义应在私人成份的发展上谨慎小心。(注:1997年6月萨多夫斯基教授在华沙与赵乃斌教授和笔者的谈话。)一直到80 年代末,私人经济仍是波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丑小鸭。私人经济的发展使70年代的匈牙利成为了“消费者的天堂”,短缺经济得到缓解,而波兰的私人经济在缓解短缺上则未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80年代波兰的经济改革在产权制度上缺乏创新,一方面国有部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私人部门缺乏活力,经济改革不能不陷于失败。

2.国家不能应付改革面临的挑战

基于以下的原因,国家不能应付改革的挑战。

(1)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了国家主权的有限性。 雅尔塔体系确定了欧洲分裂的政治现实,规定了波兰所处的地缘政治地位。波兰成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作为苏联的卫星国,波兰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其人口和经济潜力对于苏联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苏联不只是沙皇帝国的简单继续,而且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大国、“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注:Adam Bromke,East Europe in the Aftermath of Solidarit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P.193.)在苏联集团内,苏联与其东欧卫星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苏联的利益高于卫星国的利益,苏联的主权高于卫星国的主权。东欧卫星国不享有完整的主权,因此在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时不得不考虑莫斯科的意志。作为正统社会主义壁垒的苏联对于卫星国发生的政治经济变化异常敏感,不会放任东欧发生不利于苏联的变化。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杜布切克领导的“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遭到了苏联军队的无情镇压,这表明苏联对于东欧改革的容忍是有一定限度的。匈牙利1968年的改革也是在不触怒莫斯科的条件下静悄悄地进行的。波兰80年代的经济改革不得不顾及苏联的反应,因为面临许多国内问题的苏联非常担心波兰的变化会对苏联国内及苏联集团产生破坏性影响。即使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掌苏联大权之后,苏联出于国内改革需要要求波兰等东欧国家加快改革时,波兰在改革问题上也不得不谨慎行事,因为波兰担心苏联国内强大的保守势力可能会东山再起。国家主权的有限性决定了波兰的改革是一种依赖性改革。依赖性改革和自主改革对于经济改革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2)国家在强大的利益集团的压力下软弱无力。80年代, 国家处在两种迥然不同的利益集团的两面夹击之中,一方面是阻挠和抵制改革的官僚集团和国有企业的管理阶层,另一方面是桀骜不驯要求进行激进改革的团结工会。国家同时也面临着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即使是作为传送带的官方工会在80年代也成为影响经济改革政策的强大的利益集团。1987年,官方工会波兰工会协议会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将提价幅度从原计划的13%下调到9.6%。1988年1月,官方工会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政府提出的价格和收入计划。官方工会指责当局操纵价格的经济改革不仅没有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而且也没有导致工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国家面临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经济改革政策的制定及执行不得不考虑利益集团的压力,有时还不得不屈从于它们的压力,国家在经济改革中回旋余地很小,国家难以控制改革的议程权。因此,拉科夫斯基在80年代末疾呼,经济改革的成功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1988年,波兰议会甚至授予政府特别全权,以维护和加速改革,但历史给予共产党领导的经济改革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3)国家的经济改革政策缺乏社会支持。 波兰人民对于依附于苏联的国家具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感,国家的政治合法性一直存在问题。在战后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一直未能摆脱“危机—改革—危机”的恶性循环,政府的改革政策缺乏信用。波兰与西欧国家的差距愈拉愈大,尤其是与战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西班牙的差距扩大,使波兰人民感到沮丧与失望。80年代的经济改革似乎是无休止地提高价格,人民不断地付出代价,却未能获得改革的收益。消费品短缺严重,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因此改革缺乏波兰民众的支持。波兰工人认为经济改革不过是将经济体制失败的负担转嫁给工人。1987年11月29日,波兰政府就经济和政治改革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全民公决有两个问题:一是是否支持持续2年~3年的激进的经济改革:二是是否支持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其结果是2600万合格选民中只有44.3%的选民赞成第一个问题,46.3%的选民赞成第二个问题。由于支持率未能过半,政府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方案遭到了全民公决的否决。80年代惟一的激进改革的尝试遭到挫败。1987年底举行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70%的波兰人认为经济形势很糟(1984年时只有40%),80%的人认为社会冲突是可能的,只有7 %的人相信政府的经济改革计划会成功。这表明国家的经济改革政策已失去了社会支持。

3.正统意识形态是阻碍改革的重要因素

科尔内认为,改革必须改变中央计划的3 个基石:即官方意识形态的决定性影响、国家和准国家所有制的主导地位和行政协调的主导地位。(注: Janos Kornai, the Socialist Syste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P.361、P.387~392.)固守正统的意识形态,拒绝意识形态的革新,经济改革就很难深入。因为正统意识形态是排斥市场和私有产权的,而经济改革显然需要扩大市场和私有产权的作用。尽管正统意识形态遭到侵蚀,但它对于官方的政策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正统意识形态在许多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对他们来说拔除一个信念比拔掉一颗牙齿还困难。波兰80年代在所有制改革和市场化等领域裹足不前与正统意识形态的束缚不无关系。波兰统一工人党内的原教旨主义者力图将改革限制在正统意识形态所能接受的范围内,为经济改革设置理论羁绊。正统意识形态已成为阻碍经济改革的因素。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是改革的大敌,它会导致经济改革上的缩手缩脚,犹豫不决,从而贻误改革的时机。剧变之后,拉科夫斯基曾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注:1991年9月拉科夫斯基访问苏联东欧研究所的谈话。 )但在80年代这种提法对执政党来说难以接受。

80年代经济改革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1.经济改革尽管具有市场取向性,但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始终是模糊的。目标模式的模糊不可避免会给经济改革方案的设计带来困难,导致经济改革的内在矛盾。波兰1982年的经济改革方针对于新的经济体制作了如下规定,在新的经济体制中,“既摈弃市场是惟一的经济调节者的论点,也摈弃过去的体制中出现的剥夺企业自主权的中央管理机关主宰一切的论点。经济活动将建立在中央计划与运用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基础上”。(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波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文献选编》,1985年版,第109页。 )科尔内对于经济改革中此类较为流行的提法如“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政府控制下的市场”、“计划调节下的市场”、“有计划引进市场机制”等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把它作为一般的口号要比真正实行它容易得多”。(注:亚诺什·科尔:《增长、短缺与效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6页。 )经济改革中对于市场既承认接受,又有所保留;既想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以限制,这种自相矛盾的心理会影响到经济改革方案的设计,使得市场化步履维艰。

2.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虽然取消了指令性计划,给予了国有企业自主权,但并未建立起真正的市场。“其结果不是市场经济的诞生,而是金融不稳定的加强”。 (注: Jeffrey Sachs, David Lipton,Poland's Economic Reform,Foreign Affairs,Summer 1990.)1982年经济改革后形成的体制是一种“非计划非市场”的体制。价格仍然受到管制,国有企业缺乏检验其效率的尺度;新的企业的进入受到限制,私人企业的进入有所放松,但仍受到行政法规和税法的限制,而且私人企业也难以从国有部门获得必要的投入品。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国际贸易的高度管制将国有经济与世界经济隔绝,这使国有企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压力;改革后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机构附属物的状况无根本改变。萨克斯认为,“中央计划并没有被市场所取代,而是被企业与政府间特定的讨价还价所取代”。(注:Jeffrey Sachs,David Lipton, Poland's Economic Reform, Foreign Affairs,Summer 1990.)从名义上看,企业受价格、利率、税率的调节,而实际上价格、利率和税率仍是企业和政府间持续的讨价还价的对象。国家作为国有部门的总保险公司发挥作用,处在困境中的国有企业总能得到政府父爱主义的保护。国有企业处在软预算约束之下,国有部门仍是一种高保险、低效率的经济。

3.经济改革在市场化上存在偏差,仅承认产品市场的存在,不承认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存在。波兰80年代的市场化是有限的市场化。国有企业过度就业,存在大量冗员,而经济改革并未对就业产生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人自治使工人委员会对企业的影响增加,另一方面是官方不承认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因此,到80年代末,波兰事实上不存在公开的失业。资本市场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禁忌,80年代的改革在这方面没有变化。财政和金融仍处于指令经济的传统方式的控制之下。国家银行向储户支付的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同时国家以补贴性利率向国有企业提供贷款,以满足国有企业的投资偏好。亏损的国有企业仍能得到国家提供的补贴。布鲁斯在分析匈牙利“新经济机制”时指出,由于缺乏资本市场,“新经济机制”是一种有缺陷的体制。他认为仅有产品市场是不够的,经济改革需要发展资本市场。在缺乏资本市场的条件下,中央当局继续分配投资基金,这使中央仍能对企业行为保持影响。(注:Wlodzimierz Brus and Kazimierz Laski,From Marx to Market:Socialism in Search of an Economic System,Clarendon Press,Oxford 1989.)他的分析适用于80年代波兰的经济改革。可以说80年代波兰的市场化是不完全的。

4.经济改革偏重于价格改革,而所有制改革则缺乏力度。80年代波兰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特点是价格不断提高。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在1982年、1983年和1986年分别提高了400%、25%和19%。1988年1月,这些商品的价格再次提高。煤价提高了200%,汽油的价格提高了60%, 热水和集中供暖的费用提高了100%,基本食品提价40%。 当时的波兰政府认为将价格提高到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价值水平是将市场机制引进波兰经济的必要方式。而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是市场形成价格,而不是价格形成市场。单纯的调整价格并不会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波兰在所有制改革上缺乏力度,进展有限。萨克斯认为,“共产党改革家对于工业私有化没有兴趣。他们完全忽视、错误判断或只是容忍由于企业缺乏适当的所有权而造成的极度低效率。他们没有意识到企业的‘内部人’即管理部门和工人可以使企业行为产生有利于自己的严重扭曲”。 (注:Jeffrey Sachs,Poland's Jump to the Marke Economy, the MIT Press,1993,p.29.)国有企业实行职工自治后,工人要求提高工资的压力很大,而管理部门并不抵制,其结果是价格和工资的轮番上涨,宏观经济的进一步不稳定。国有企业自主权扩大后,国有企业的经理想方设法掠夺国有资产,自发私有化速度加快,这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萨多夫斯基在忆及80年代的经济改革时指出,那时提出了企业破产和反垄断原则,私有化的一些步骤(公司化)已开始。只是由于未能抓住机会,进行关键性领域的改革如国有企业改革,改革未能建立起有效运行的经济体制。(注:1997年6 月萨多夫斯基教授在华沙与赵乃斌教授和笔者的谈话。)到80年代末,在国有制条件下如何促使生产者有效经营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总之,在80年代的经济改革过程中,旧的经济体制被部分抛弃,但新的有效运行的经济体制尚未形成,“非计划非市场”的经济体制带来了新的摩擦与冲突。80年代末,波兰宏观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不稳定,通货膨胀演化为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随着圆桌会议的召开以及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胜,波兰80年代共产党领导的渐进的经济改革最终画上了句号。

波兰80年代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

萨多夫斯基教授主张对中央计划经济进行渐进的改革。他在80年代就指出“迅速向预定的模式过渡是不可能的,改革是一个费时的、演进的过程,应逐步进行”。他并且提出了经济改革的4个假定:(1)过渡时期是不可避免的;(2)永久的解决方式与临时的解决方式共存, 并以前者取代后者;(3)理论上现成的解决方式并不存在, 因此有必要进行试验;(4 )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预想不到的使改革产生扭曲的因素。(注:转引自,Hubert Gabrisch,Economic Reform in East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Westview Press,1989,p.72~73.)重温萨多夫斯基的这一看法,中国的改革者会从中产生共鸣。令人遗憾的是波兰的渐进改革未能成功,其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1.经济改革需要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即使对于可自主进行改革的国家而言,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对于经济改革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2.仅有改革的政治意愿是不够的,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社会的支持。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矛盾,因此决策者需关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有利于改革的社会氛围。对于劳工动乱应妥善处理,否则会影响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3.经济改革需要一个强大的能掌握改革议程的国家。国家是经济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国家不仅能够抵御利益集团的压力,而且能够有足够的行政权力推行改革。

4.经济改革应摆脱正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根据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进行理论上的创新。理论创新会为制度创新开辟广阔的前景。在市场与计划、竞争与垄断、私有制与公有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问题上固步自封和墨守陈规,只会自我封闭,使改革之路越走越窄。

5.市场化应是全面的,仅有产品市场而没有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市场化是经济改革的方向,在中央计划经济的框架内利用市场的尝试不会成功。

6.国有企业的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私人经济的发展虽然有助于创造竞争的经济环境,但不能替代国有部门的改革。只有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够建立新体制的框架。

标签:;  ;  ;  ;  ;  ;  

对20世纪80年代波兰经济改革失败原因的再思考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