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莱西市供电公司 山东莱西 266600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配电网的供电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及高效率,是配电网规划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原有的配电网在供电过程中,发现存在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不足,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对配电网规划采取优化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提高配电网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问题;对策
引言
以前,发电是电力建设的首要任务,然后才是输送配电,认为只要电能能源充足,就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但是实际上,输送配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较大。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置配电网络,用当前的电力配置超额满足市场不断上升的需求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影响到城市配电网规划的质量,不利于城市配电网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一方面也造成配电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城市配电网的应用质量,以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配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
1.1对供电区域电量的预测工作不全面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着对供电区域电量的预测工作不全面的问题。由于在规划中需要根据供电区域在未来几年的用电量进行科学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实施相应的配电网规划。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方面,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对供电区域电量情况的预测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配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高度重视对供电区域电量的预测工作,导致预测不准确,不利于配电网建设后的良好使用。此外,规划人员没有对影响用电量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疏忽了很多因素,也容易出现对供电区域电量预测不准确情况的发生。
1.2配电网配电设备性能的不足
在配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因不同的历史时期,配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性能也各不相同,有的差别还比较大,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设备已无法适应现代配电网对设备的性能要求,其配电的安全性能及容量的提升都存在有先天性的缺陷,最好的办法是将其更换掉。受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只能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及重要性进行分批分次更换,这些配电设备对配电网规划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对这些设备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预估,配电工程规划优化就可能因细节或者局部设备对整个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1.3自动化水平低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具体来说就是智能配电终端技术。其关键技术点在于:配电网发生故障位置定位技术;预判潜在威胁、自我修复控制技术;极端环境下的电磁兼容上的高强适应能力;对网络通信协议的高兼容性和高标准化建设;馈线自动化功能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现阶段的配电网整体上自动化水平较低,对现代化发展进度适应比较困难。
2配电网规划优化措施
2.1电源点的选择以及对线路走廊的安排
(1)城市不断地发展导致电源点和线路走廊的空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预先准备,避免由于空间有限而造成电网电源点和线路走廊的设计不合理,甚至对市容产生影响。而且越往后对市区进行电缆开挖和铺设的经济代价也就越大。目前我国很大城市也已经出现了电源点和线路走廊严重不足的现象,由于城市建设给其预留的空间有限,周围已经很难再进行新的电源点和线路走廊的建设。
(2)在进行线路走廊的规划时如果选择架空线,就会对城市的安全和市容造成很大的影响。架空线路由于环境因素和发生故障和跳闸率远远高于电缆线路,所以我们在城市的电网规划中10k V 线路优先选择的是电缆,而引起电缆故障的只要原因是外力破坏,所以为了减少电缆出现馈线事故跳闸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电缆的直埋,在进行电缆铺设时,我们可以根据经济状况有限选择电缆沟,其次是电缆排管的敷设,不到万不得已都不建议使用架空线和直埋。
2.2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
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人们对高科技的依赖是基于对电力依赖的基础上,可以说科学稳定的配电系统是城市乃至国家秩序运行的有效保证。要保障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要不断发展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我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虽然还在探索阶段,但是与外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很多欧美国家早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我们可以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借鉴,以发达地区配电网规划做试点,不断探讨符合我国各地区差异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可实施方案。
2.3做好与主网的规划和协调工作
新建设的配电网与城市的主网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在进行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只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才能够确保新建设的配电网与主网的和谐发展,共同为城市提供输送电服务。在规划中,规划人员需要对所在城市的主网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主网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具体的规划网络,根据主网的相关要求对新的配电网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出的配电网与主网能够协调发展。此外,在规划的过程中,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主网与配网的配合问题、供电半径问题、供电可靠性问题、无功补偿上的配合等问题,通过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对主网进行更好的规划和协调。
2.4电力负荷分布合理规划
电力负荷分布的预测所需要的内容多且广, 电力工作的管理人员应该借助科学的手段,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同时需要了解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 进而有效的预测当地的用电量, 还要掌握总变电站的容量, 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线路的负荷分布进行合理的预测,避免因为负荷的变化引起电力线路的短路情况。
结束语
配电网络的优化管理是供电单位和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单位也要积极参与改善我国配电网规划工程落后的局面,配合我国配电网络的规划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地基”,配电网的规划和发展也需要城市建设的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波,王财胜,周金辉等.主动配电网现状与未来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8):125-135.
[2]黄媚,董文杰,林子钊等.主动配电网全资源系统的优化调度[J].高电压技术,2017(01):164-171.
[3]高红均,刘俊勇,魏震波等.主动配电网分层鲁棒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05):1389-1401.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配电网论文; 城市论文; 工作论文; 线路论文; 电量论文; 电缆论文; 走廊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论文;